中国的倒影 短评

热门
  • 1 笑望江湖 2015-04-19 17:00:55

    典型的新周刊文体,文笔洒脱精妙,话题颇具吸引力,但文章水平参差不齐,前几篇很不错(《后物欲时代》《工作新图景》《怎样才能成为富人》),有些妙语和亮点让人深思,但跟中国大多数流行书籍一样,到后来大部分明显都是凑数的平庸文章,东拉西扯的,毫无阅读价值,最后那篇《行报》采访真是酸不可闻,胡赳赳那个装逼的脑残蠢样(什么“性交+神交”的流氓叫嚣),让人怀疑书中几篇好文章都是他雇写手代写的

  • 0 万瘦无疆 2019-10-09 16:47:18

    文人不总相轻,偶尔互捧。冯唐说喜欢胡赳赳的文字,我找来了四本陆续读完了。看到胡写道“音乐打败时间”,我就想到冯唐的“用文字打败时间”。 陈丹青、余世存他们也是喜欢胡的。 相对我觉得《北京的强调I》最好。

  • 0 路边小石杜辉 2022-12-05 09:50:24 北京

    各种杂文,有些还是指向问题,尺度尚可。那个年代还是纸书比较好的时候,出版的书也有些灵气和含金量。

  • 0 大社小尘 2022-09-08 09:04:32 河南

    有些厌倦的批判,没有建设,像是作秀

  • 0 Jesse 2014-05-26 21:20:08

    关键词裂变

  • 1 w. 2018-10-24 22:17:57

    有想法不够深,名词堆砌强说愁。

  • 0 Renly 2016-04-19 20:12:53

    不论观点,只论深刻。为什么自己总是看得这么浅薄,好着急。对80年的印记好流连啊。穷忙,耻感缺失,怀旧。

  • 0 五亩田 2015-03-13 11:43:56

    记录时代,当报纸精华合集看。

  • 0 墙上的向日葵 2020-06-11 19:34:48

    新周刊的东西,我一直挺喜欢

  • 0 一野 2017-05-06 08:27:13

    后面几篇太凑数了

  • 0 。穆翊同學 2014-11-02 23:42:34

    书评两极化。没期待的那么好,但还算值得看看。

  • 0 浪费品收购中心 2019-08-10 20:16:17

    新周刊文风集锦 某些看法还蛮有趣的

  • 0 holly2007 2014-05-17 15:01:13

    前半部分有大量的社会学经典文献的引用,分析得很到位。后面类似时评,个人感想,尚可。赳赳其人,可以看得出来,还是正直的。

  • 0 鱼钓鱼 2014-10-20 12:20:44

    有些独到的分析与见解

  • 0 小透明 2019-04-26 07:00:42

    这本书本身让我比较失望。其实很久没有对一本书失望过了,因为挑书的时候比较谨慎,下一本要选本合适的弥补一下自己。 时评类文章,需要的是锐度和清晰的脉络。而这本书标题起的够有吸引力,讨论的问题也是痛点,但内容却没达到预期。行文太松散,有批判的情绪,但洋洋洒洒的一大篇,不仅消解了情绪还影响了观点表达的锐度。所以很难说我在这本书中得到了什么,可能是把一些老生常谈的论调又再复习了一遍吧。 但鉴于作者本身论述相对完整,也并非没有自己观点,只是过剩的表达欲,以及思维的“自由度”影响了文章质量。我觉得那几篇人物篇是最好的,虽然他固有的问题依然存在,但对于资料的掌握,以及对人物的熟悉,多少填充了其他方面的不足。

  • 0 小张 2023-08-26 15:41:47 北京

    相对犀利

  • 0 幽兰 2014-05-07 16:43:25

    《新周刊》副主编、七〇后最富思想的语体高手、知名媒体人胡赳赳以 满身才情、独特腔调,直击二十年改革之怪现状,倾吐中国人所有的爱与怕。全书分沉默的社会、正确的废话、真实的废墟三部分,从当下最受关注的中国梦、高房价、穷忙族等热门话题入笔,写出对大时代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感同身受、犀利发声。以最睿智的文字品读中国,用最尖锐的思想透视社会。

  • 0 读了就忘 2018-11-29 08:02:30

    一些时代现象

  • 0 海上钓鳌客 2014-12-02 18:31:25

    70后的调侃,太过直白,正所谓男人在外管大事,女人对内管小事,但一般家里没什么大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