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中国人 短评

热门 最新
  • 23 笑望江湖 2015-09-12 10:28:01

    这肯定是目前中国最好的新闻通讯文集了,典型的南方系文风,作者杨猛名气不算大,但文笔老辣扎实,绵里藏针,简洁有力,除了可读性绝佳和妙语迭出,内藏深深的政治批判锋芒和人道主义情怀,也颇令人感动。其中关于唱红歌、袁厉害、莫言家乡、陌生的中国人(李蕊蕊案)、缅甸边境等文章,立场客观中肯,视角独到深刻,批评力度尖锐,堪称同类中的经典!

  • 14 远子 2017-04-09 20:52:35

    当代小说里已经越来越看不到“中国”了,只好去“非虚构”里寻;书里提到的几处地方很想去看看;单就“兰考弃儿”那篇来讲,杨猛下的功夫比袁凌要多,他会在没有当事人陪同的时候重回现场去看。

  • 12 李乃喵 2014-08-04 19:06:43

    很好。还是喜欢记者的书,讨厌文史学者。。。

  • 14 小北 2015-01-07 22:52:53

    题材甚好,深度尚欠。比较喜欢《回家》和《发现莫言》,这两篇人物刻画得实些,更富意境。其实写作和活着有些共通之处,要想丰富有趣,得具备一定深度,还要不失小小的理想。前天和朋友小聚,说起她家的小朋友,活在梦幻一般自己的世界里,被保护得很好很好。小时候,我们有幸遇到这样的父母,得到完整的童年,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幸运。长大后,心要靠自己来守护。不仅变得强大的,更要延续童年的梦,在心底最深处,在最柔软的地方。所有的泪和痛,都会因此而平静愈合的。

  • 5 低端XC亲自 2015-10-04 14:27:56

    三星半。pros选材杂视角广内容挺新奇。cons有些自以为是的拷问("那么,张先生,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您自己再也没能写出比《农业与工业化》更好的作品呢?"我不认为作者在经济学上的专业造诣有资格做这样的判断),预设立场可以更少一些,读起来会更平缓。

  • 3 走马 2019-11-20 14:08:14

    这些文章我本该更早阅读,然而没有,现在读仍然不晚,因为同样的事情仍在发生,新闻一直没有更新

  • 3 枫林挽秋 2015-12-10 10:16:13

    作为一个记者,杨猛对“中国故事”不为人注意的一面充满好奇。他遍寻“那些本应在人性深处闪烁的质感:毅力、质朴、简单”,“倍加呵护那些微弱的烛光,并且记录在案。我写陌生的他者,也是写自己对社会的意见。”(摘自深圳商报)

  • 2 狂气之瞳改 2019-12-20 11:39:11

    “中国成为一个一流国家还缺少什么?如果人民无法享受到参与其中的快乐,这种崛起就是残缺不全的。”

  • 3 鎏旧 2019-11-27 18:34:22

    一边是政治的侵犯与控制,一边是资本的冲击跟玩弄,两股力量的结合造就了几代人的光辉岁月。在这场极具雄心的现代化之路里,绝大部分人脱离了贫穷,摆脱了愚昧,解决了温饱,但也有不少人难以逃离精神上的贫乏,难以触碰自由的禁区。那些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喜剧或悲剧,对你而言也许是陌生的,但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时代面貌与制度共性。

  • 2 嗜辣如命女 2019-11-17 15:33:39

    如果五年前本书值四星那么现在应该翻倍。它让我反应过来多久没看到中国作者对这些题材的观察记录了。笔力扎实结构标准。如果中国记者没有被蒙上嘴,那可能的确也轮不上western journo来“说三道四”了

  • 1 提拉米苏苏 2017-08-20 12:50:09

    中国之大,生活之多维,偶尔一窥

  • 3 Mia 2015-02-11 00:45:58

    我所不知道的中国,还有多少人没见过尊严,多少人天天与死亡擦肩。杨猛是个值得尊敬的记者,在他笔下是丰富又围绕主线的人物和细节,真实而有力。没有过多过分的情感和氛围引导。我不喜欢庞麦郎那篇文章,单纯是觉得文章氛围营造显得过分用力,有意无意显露出不理解和悲悯的情绪。

  • 0 李小补 2014-09-13 17:27:51

    记者肚子里故事常常比别人多。

  • 2 匕匕七 2019-11-19 21:23:54

    “只是没有死而已,在这里并没有展示生命的价值。”

  • 2 娇俏 2016-01-14 15:58:30

    南都周刊记者杨猛的新闻通讯文集,记录了不同领域内基层国民的生活现状和遭遇,触动感很强。

  • 1 左岸单行道 2014-10-12 21:42:05

    南方style的人物肖像纪实,杨猛的笔触伸向了那些时代背景下充满矛盾和对立的或中心或边缘的个体,海外移民、中缅边境、朝鲜、澳门赌场、台湾眷村……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流转不定的卑微而真切的生命印迹。曾几何时,年少的我是多想成为这样的记录者啊。

  • 1 马可勒拉 2014-07-14 21:51:51

    写实性真强。不愧是资深的记者,人脉与语言组织水平一流,从文字能隐约察觉到作者的立场。也许中国人写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深入地去探索那些看似边缘但却又极其重要的议题,这一点是何伟等西方人所不能触及的硬伤。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从当地去了解这块土地上在发生些什么。文字与封面具有一种都隐忍的质感,内文如果能配上纪实性的黑白插图可能会更好。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