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比利时] 让-菲利普·图森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图森作品集4
原作名: La réticence
译者: 姜小文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107
定价: 13.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午夜文丛·图森作品集
ISBN: 9787540465650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图森作品集4
原作名: La réticence
译者: 姜小文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107
定价: 13.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午夜文丛·图森作品集
ISBN: 978754046565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条人的书单 (belakangmati)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2015年购书目录 (思郁)
- 午夜文丛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15-2019书架 - 国内图书 (苇间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迟疑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Konec 2015-12-30 22:33:28
机上
2 有用 Ma 2015-10-28 16:40:28
海边一只黑猫的死因?比亚基到底是什么人?他与“我”有什么样的关系?作者早早把这几个问题抛给观众,却不着急回答。作者把控故事节奏的能力很强,情节时而平缓,时而紧张;有时是在慢节奏的且无聊到令人想要放弃继续阅读时候,给你突然的紧张,有时是在屏住呼吸接近答案的时候却又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谓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小说的主色调是灰冷、偏暗的深蓝色,极富画面感,且充满了死亡、多疑、恐惧的阴暗气息,但在写“我”可爱... 海边一只黑猫的死因?比亚基到底是什么人?他与“我”有什么样的关系?作者早早把这几个问题抛给观众,却不着急回答。作者把控故事节奏的能力很强,情节时而平缓,时而紧张;有时是在慢节奏的且无聊到令人想要放弃继续阅读时候,给你突然的紧张,有时是在屏住呼吸接近答案的时候却又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谓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小说的主色调是灰冷、偏暗的深蓝色,极富画面感,且充满了死亡、多疑、恐惧的阴暗气息,但在写“我”可爱的小儿子的时候,又非常轻松惬意,充满温暖,这样的冷暖对比贯穿始终。最令人郁闷的是故事不痛不痒的结尾,一切的悬念最终都变成了一场疑神疑鬼、自作多情的误会,所有的情绪都被作者玩弄了。【5.3万】【首图】 (展开)
0 有用 伊夏 2018-02-02 22:04:25
意外的还挺喜欢
1 有用 小陈 2018-02-21 16:35:22
找到一些在图森作品中的相似性。比如很难解释确切动机的突如其来的凡人举动,在《迟疑》中“我”拿走已寄达的信件,后又放回。在《照相机》则是偷走他人拍了一半底片的相机,尔后仅留下慌乱拍摄完的底片,把相机扔进海中。讲述者无时不刻的迟疑在其他作品中也常有体现——《浴室》对走出浴室的迟疑和《照相机》抓住生活中闪光的迟疑。首次见图森写的是太过微妙的人际关系,好似向往着尽可能抛弃对他者的刻意解释,表达一种较为彻底... 找到一些在图森作品中的相似性。比如很难解释确切动机的突如其来的凡人举动,在《迟疑》中“我”拿走已寄达的信件,后又放回。在《照相机》则是偷走他人拍了一半底片的相机,尔后仅留下慌乱拍摄完的底片,把相机扔进海中。讲述者无时不刻的迟疑在其他作品中也常有体现——《浴室》对走出浴室的迟疑和《照相机》抓住生活中闪光的迟疑。首次见图森写的是太过微妙的人际关系,好似向往着尽可能抛弃对他者的刻意解释,表达一种较为彻底的单方面讲述。 (展开)
0 有用 topazz 2022-05-22 22:42:04
三星半,原因是我不喜欢结尾的解谜部分,而结尾依然处理的非常好。 第一视角有时等同于上帝视角,多重身份的叙述者,不可信的叙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