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迫与忍耐 短评

热门
  • 116 波普蜥蜴 2019-10-03 16:59:30

    封面画的是仁科

  • 5 赵松 2018-05-08 14:54:44

    “贝克特只盯着本质,把语言层层剥开直至露出骨头,以便靠近一种无法企及的语言。······但是,我认为,在贝克特的作品中还有某种东西,某种甚至‘超越’语言的东西。‘超越’语言,那,当我们撇开人物和故事,在一本书里,还剩下什么呢?还剩下作者,还剩下一种孤独,一声呼唤,是人的呼唤,是不被倾听的呼唤。”

  • 3 看不见的城市 2015-02-12 22:35:59

    “各种颜色和辅音在我的头脑中相互撞击,叮当作响”图森破的随笔比小说好看太多了了啊~

  • 4 土星记事 2018-03-05 21:14:15

    图森和贝克特的两页友谊太动人了。

  • 3 俞晓之 2020-07-17 20:39:04

    写贝克特那几篇看到了读飘灯的自己,夸张了但贴切,无限x3~~代人说出说不出的眩晕/启示/召唤/对话,还有那些混合着幸福仰慕和感激的种种情感,在时间里凝迹化字并在几多年后余波仍在,完好如初。

  • 0 恶鸟 2015-03-28 15:30:04

    是一些随笔集子,相较小说,还是小说好看一些

  • 2 Ma 2016-02-06 09:59:12

    这应该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本关于图森对“写作”这件事的随笔集。书中聊到了图森写作的习惯、喜爱的作家和作品。“急迫与忍耐”是图森写作经验的汇总,他认为这两者在写书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正是两者在作品中比例和分量的不同,形成了每个作家独特的个性。作品方面,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他心目中顶礼膜拜的文学高峰;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预述法(“后来”对“当下”的干预,电影中“闪进”的手法)对他的表达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家方面,图森是贝克特的脑残粉,他在贝克特的作品中找到了超越语言的东西。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有趣的小册子,值得一读。【3.8万】【首图】

  • 0 bin. 2018-01-23 08:58:24

    这本小册子让人发笑,也因为文学的赤诚以待,对文学乃至美和艺术的虔诚侍奉,而让人感动的盈眶。发笑则是因为法国人那种轻浮而又自视甚高的幽默感。

  • 2 姜小和 2020-05-02 22:23:10

    明白了为什么读图森的小说时总是停不下来,他关心的是听见而不是看见,任何词和句都不能打断阅读,流畅性是第一位的;写作就是闭上眼又让他们睁着,潜入黑暗的水下去复原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预述法对他产生很大影响。

  • 1 枯川满 2014-12-30 21:26:01

    “当时,世上最让我感兴趣的也许就是电影了,如果那事不是那么难办的话,我本来十分愿意去拍一部电影”,“我一直以为自己喜爱文学,但我喜爱的其实是文具,我发誓!”。

  • 0 馬臠 2015-01-19 13:14:46

    某兩篇難道不是自滿產物

  • 0 孟冬 2017-12-19 10:24:09

    几个月前,一个朋友给我发了图森在这本书里关于“急迫与忍耐”型作家的文字,那段时间刚好在看布朗肖的《文学空间》。他们对相同事物(观念)的看法,让我感到表述的差异,布朗肖写得深多了,如果用图森的表述,那就是我能在布朗肖的带领下潜往更深的腹地。急迫与忍耐的提法类似于巴托比症,只有现象,没有原因。阅读和写作一样,有人满足于畅游,有人必须潜入深处。

  • 0 Konec 2015-03-18 08:39:41

    那么我便患有巴特综合症

  • 0 我突然 2018-07-17 21:28:11

    从中间即《我,罗季昂》开始明显好看,本性暴露,特别是频频拿兰东开涮的部分。

  • 0 苏格 2019-08-27 12:15:47

    博尔赫斯网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