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1》的原文摘录

  • 印加人不是被钢铁和马匹击败的,而是被病毒和宗派主义打垮的。 流行病是在第一批成功的殖民者抵达之前爆发的。当欧洲人真正到来的时候,这一个个创伤惨重、支离破碎的文化已经无法团结起来抵抗入侵了。相反地,坚信自己即将丧失统治地位的一方总会与侵略者结成同盟,以此提高自己的地位。这种联盟通常是成功的,因为本土方能够取得预期的优势。但其成功往往是临时性的,而且作为一个整体的本土文化总会是输家。 环保主义说,推土机随时等待着摧毁这片全球最后的大面积野生净土之一,在这时声称大量人口曾在此居住千年之久,是极不负责任甚至近乎不道德的做法。因为这等同于给开发商开了绿灯。 (查看原文)
    索阿雷斯 2赞 2018-02-22 23:05:07
    —— 引自章节:全书
  • Passenger pigeons were greedy eaters with terrible manners; if they found some food they liked just after finishing a meal, they would vomit what they had previously eaten and dig in. Gobbling their chow, they sometimes twittered in tones musical enough that people mistook them for little girls. They gorged on so many beechnuts and acorns that they sometimes fell off their perches and burst apart when they hit the ground. But in flight they were angelic; they cut through the air with such speed and grace they were called "blue meteors" (查看原文)
    半个桃李林檎 2016-06-29 14:15:15
    —— 引自章节:One of every four birds
  • 发现从银河系里星星之间看到的那些模糊的点,其实是遥远的星系。 (查看原文)
    费德里科维奇 2021-02-25 15:27:12
    —— 引自章节:“人类及其作品的缺失”
  • 1492年以前的西半球。按照当前的观点,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惊人地多元的地方,语言、贸易、文化纷杂混乱;上千万人在这里爱着、恨着、崇拜着,就像人们到处在做的一样。 (查看原文)
    费德里科维奇 2021-02-25 15:27:12
    —— 引自章节:一次有导游的旅行
  • 这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对美洲大陆和美洲历史造成了永久性的改变。更新世以前,美洲曾有着3个种类的马匹和至少两种可供驾驭的 骆驼,而其他的哺乳动物也可以接受驯化,供人们食其肉、饮其奶。 它们如果能存活下来,今天的世界会有巨大的改变。家畜不但会改变 印第安社会,更有可能产成新的动物传染病。如果不是这次物种灭绝 欧洲与美洲之间的接触可能会对双方造成同等致命的影响:两大半球 都会经历灾难性的人口剧减。 此前,研究人员对古印第安人的抵达和大规模物种灭绝之间的关联曾有所察,但他们并不相信小群猎户就能造成如此严重的生态浩劫。曾与海恩斯在亚利桑那大学共事过的古生物学家保罗・马丁(PaulMa)对此持有异议。他宣称,这次物种灭绝,是从未与智人有过接触的猛在忽然遭遇“一种全新的、全方位优越于它们的猎食者,面且是一种以杀戮为首选,只要还有动物存在,就必然坚决杀戮之的猎人”之后,近乎无法避免的结果。 (查看原文)
    琼楼 2021-10-30 17:05:34
    —— 引自章节:克洛维斯共识
  • 根据格林伯格的语言学分析,古印第安人不是一次,而是三次越了白令吉亚。他用语言年代学估算出,阿留申语系人群的祖先于元前200年左右跨越了海峡,而纳一德内语系人群的始祖是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完成这一壮举的。至于美洲印第安语系人群的先祖,格伯格认为“我们或许是在和大于11000年的时间段打交道”,但这一时间段并不远远大于11000年。这也就暗示着,印第安语系人群是在克洛维斯见诸考古学记载的时间段前后来到美洲的。克洛维斯率先论固然没错,但克洛维斯人是三拨迁徙人群中的第一拨。 (查看原文)
    琼楼 2021-10-30 17:05:34
    —— 引自章节:大陆分水岭
  • 由于最先发现的克洛维斯遗址是一处猎营地,考古学家通常认为,克维斯社会专注于捕猎活动。事实上,克洛维斯人之所以入无冰走廊,也被认为是因为要追捕猎物(按怀疑者的说法,就是“踪鹿”)。而人类学家了解到,在当代狩猎一采集社会里,妇女集工作往往是日常饮食的主要来源,男性猎人捕获的兽肉是为狂欢和庆祝活动准备的奢侈品,相当于更新世时期的大盒牌瑞士三角巧克。与其在全球各地的同胞相比,专注于大规模灭绝性捕猎活动的克洛斯社会的形象,是绝对的异数。海路迁移说使古印第安人看起来正常了很多。 (查看原文)
    琼楼 2021-10-30 17:05:34
    —— 引自章节:靠岸
  • 与其他谷类能进行自我繁殖不同,玉米必须由人类手工播种,因为玉米粒被包在厚厚的外皮里,这使其基本无法自体繁殖。其他谷类食物未经耕种的先祖与其被化的后代十分。人们可能也确实食用其谷粒。如在中东,一小片土地收割的野生大麦就足以养活一个家。相比之下,人们苦查了几十年,也未曾发现野生的玉米始祖。和玉米最为相近的是一种叫大刍草的山草,但二者的外表迥然相异(大刍草有很多根细细的茎,而玉米只有一根粗粗)。而且大草不像野生小麦和大米,它根本无法作为一种实际的食物来源:其穗部还不到1英寸(约2。厘米)长,由7到12个坚硬的木质种子组成。大刍草一整条穗的营养价值,也比不上一颗当代的玉米粒。 (查看原文)
    琼楼 2021-10-30 17:05:34
    —— 引自章节:小玉米棒
  • 在美索不达米亚,轮子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苏美尔人的时代。它是欧亚大陆民众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从战车轮、水轮车到陶工旋盘和磨石轮,人们很难想象古代欧洲社会或中国社会能离得开它们 唯一比未能发明轮子更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发明了轮子,却未能把它利用起来。印第安人恰恰就是这么做的。大概有无数人曾经把这些玩具一样的带轮小塑像在地上滚来滚去,怎么可能就没有一个人想到过把这些轮子做得大一点,也更有用一点呢? 一些原因是有目共睹的。更新世的物种灭绝,使得美洲缺乏可供驯化成为驮畜的动物;虽然没有能够拖车的动物,但是在崎岖地带居住的人们几乎可以同样有效地使用滑橇。即便是在有驯化动物的情况下,轮式车辆对奥尔梅克人也没有多大用处。当地的农村路面太过湿滑,沼泽颇多,以至于斯特林的马匹连胸部都陷进了淤泥之中;直到最近,行船还是一种主要的交通方式。 (查看原文)
    琼楼 2021-10-30 17:05:34
    —— 引自章节:轮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