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是日本历史学家的系列著作,是近年来中国历史方面的重磅力作。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历史佳作。
丛书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国内学者许宏、罗运环、王子今、黎虎、阎步克、邓小南、姚大力、李伯重、步平为中文版作序推荐。
作者简介 · · · · · ·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原作均为日本中国史领域代表学者:
九州大学教授宫本一夫、东京大学教授平势隆郎、学习院大学教授鹤间和幸、京都大学教授金文京、九州大学教授川本芳昭、明治大学教授气贺泽保规、东京大学教授小岛毅、京都大学教授杉山正明、立教大学教授上田信、国际基督教大学教授菊池秀明
目录 · · · · · ·
第02卷 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 春秋战国 平势隆郎 东京大学教授
第03卷 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鹤间和幸 学习院大学教授
第04卷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 金 文京 京都大学教授
第05卷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川本芳昭 九州大学教授
第06卷 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气贺泽保规 明治大学教授
· · · · · · (更多)
第02卷 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 春秋战国 平势隆郎 东京大学教授
第03卷 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鹤间和幸 学习院大学教授
第04卷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 金 文京 京都大学教授
第05卷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川本芳昭 九州大学教授
第06卷 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气贺泽保规 明治大学教授
第07卷 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小岛 毅 东京大学教授
第08卷 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 西夏 金 元 杉山正明 京都大学教授
第09卷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上田 信 立教大学教授
第10卷 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 中华民国 菊池秀明 国际基督教大学教授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 更多书评 27篇
-
नर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第三册秦汉卷中,作者在第280页到第300页前后,提到过汉代禁止私自卖酒,特别是武帝时期,并在汉昭帝时期才解除禁令。 这里对此有一个疑问。如果酒类是禁止私卖并且禁止私自酿造的,那么卓文君在琴台当垆卖酒的逸事便是虚构的了? 后来武帝因为司马相如给陈阿娇作了一首《长门赋》,对司马相如心有不满,便给司马相如罗织罪名,并最终编造了一条受贿的罪名。而实际上则不过是司马相如接受了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给的钱财,父亲给... (1回应)2015-02-09 07:30 2人喜欢
第三册秦汉卷中,作者在第280页到第300页前后,提到过汉代禁止私自卖酒,特别是武帝时期,并在汉昭帝时期才解除禁令。 这里对此有一个疑问。如果酒类是禁止私卖并且禁止私自酿造的,那么卓文君在琴台当垆卖酒的逸事便是虚构的了? 后来武帝因为司马相如给陈阿娇作了一首《长门赋》,对司马相如心有不满,便给司马相如罗织罪名,并最终编造了一条受贿的罪名。而实际上则不过是司马相如接受了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给的钱财,父亲给女婿钱花,这在情理上讲是没有什么说不通的地方。即使说封建社会女子嫁人后便是别家的人,也不能说就和娘家没有关系,何况卓文君还是孤女。因此司马相如当时的这个受贿罪其实很牵强。但是如果,司马相如当日和卓文君在琴台卖酒的事属实的话,则是触犯了汉律,根本不需要罗织其他罪名。而私奔琴台的故事被流传下来,并且武帝当时也并未对此事进行处理。那么问题是,禁止私自酿酒卖酒到底是管理得不严格,还是在那期间就没有禁止? 求助知情者来讲解一下。
1回应 2015-02-09 07:30 -
第一卷:重点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地域,非常多的考古记录,比较像学术报告。这段时期,国内的通史书籍少涉及,但其实对后来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都有很大影响。 第二卷:以春秋战国各国为了表明自身正统性而采用的种种方法为线索贯穿,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切入谈春秋战国,标志性的人物和事件写的非常非常少,也正因为如此,把一段波澜壮阔、人才辈出的历史写得有些枯燥无聊。 第三卷:秦汉史比前两卷易读。特别喜欢第一章,透过云梦秦简...
2020-11-20 11:18
第一卷:重点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地域,非常多的考古记录,比较像学术报告。这段时期,国内的通史书籍少涉及,但其实对后来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都有很大影响。 第二卷:以春秋战国各国为了表明自身正统性而采用的种种方法为线索贯穿,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切入谈春秋战国,标志性的人物和事件写的非常非常少,也正因为如此,把一段波澜壮阔、人才辈出的历史写得有些枯燥无聊。
第三卷:秦汉史比前两卷易读。特别喜欢第一章,透过云梦秦简的墓主人"喜"——秦朝时一不知名的地方官的视角来叙述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当读到"四十五年,攻大野王,十二月甲午鸡鸣时,喜产",有一种莫名的感慨和感动,可能是因为真切地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因自己的记录没有被幽暗的历史所遗弃而感到欣慰吧。
第四卷:三国史,目前为止读起来最一气呵成的一本,一是作者能够站在东北亚的高度看待三国历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二是从头至尾贯穿着演义和事实的比较;三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既能高屋建瓴地把握几个国家的互动和历史脉络,也能对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分析,其间还夹杂了对当时男人胡子颜色等有趣的问题的叙述。不过书中有些地方还是有过于浓重的学术色彩,比如花了大篇幅讨论卑弥呼第一次向魏进贡是景初二年还是三年的问题,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并不是重要的事情。
回应 2020-11-20 11:18
-
-
1、多元文化。原来讲究的是华夏文化,认为中国是沿着黄河发起的文化。而近期的研究表明文化群体是多点的,黄河有,长江也有,有些人甚至认为长江更早。就看历史的传说就可以看到,黄帝打败了蚩尤,那么蚩尤就是另一个文化群体。文化的发展就离不开气候和环境,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决定了生存方式和习惯,生活决定了态度和行为。 2、假说。 关于农业发展,有俄罗斯专家提出有农业生产的工具就表明有了农业生产,但是证明...
2018-04-12 13:38
1、多元文化。原来讲究的是华夏文化,认为中国是沿着黄河发起的文化。而近期的研究表明文化群体是多点的,黄河有,长江也有,有些人甚至认为长江更早。就看历史的传说就可以看到,黄帝打败了蚩尤,那么蚩尤就是另一个文化群体。文化的发展就离不开气候和环境,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决定了生存方式和习惯,生活决定了态度和行为。
2、假说。
关于农业发展,有俄罗斯专家提出有农业生产的工具就表明有了农业生产,但是证明是有问题的,因为对于野生作物人类也可能用工具进行加工。
原来认为农作物出现的种类最早的地方就是这个农作物首先被驯服的地方,因为种植时间长了就自然演化出的种类多。但是现在的说法是种类多的地方一定是农作物生长条件艰苦的地方,只有这样才需要不断研究新品种提高产量。(挺有启发的,活不是干的时间越长就越好,而是干的过程遇到的困难越多约好,因为有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所谓的经验不是通过时间累积的,而是通过一次一次解决问题累积的。所以提升是个痛苦的过程。所以要试错,鼓励试错,试了错了还要想办法改正不再出错。试错有成本,所以要考虑如果降低成本试错)
3、对没有文字留下来的历史的研究集中在于对墓葬的研究。因为墓葬能保留下来,而且认为墓葬可以体现生前的社会关系和结构。墓葬出现分层和区别,那么生前也一定有阶层的区别。
回应 2018-04-12 13:38 -
明帝曹叡二十四岁即位后,马上追谥生母甄氏为文昭皇后,又不断向成为皇太后的郭氏打听甄氏死时的情况。郭氏惶恐不安,不久郁闷而死,也有人说是被明帝所杀。 但是不幸的是,明帝后来也因为宠爱后娶的郭皇后,把原配的毛皇后杀了。他虽然憎恨父亲苛待母亲,结果却做出了与父亲同样可悲的事。 明帝还耽于內宠,在后宫集中了大量宫女,过着骄奢荒淫的生活。对于军人的女儿,凡是嫁给官吏或平民的都被强制拆散,重新分配给军人,又...
2019-04-27 17:29
-
然而,这个时期却孕育出了六朝文化,其中的代表是留存至今的壮观的云冈、龙门佛教遗迹群,以及王羲之、陶渊明等文人和诗人。这是一个绝非“黑暗”可概括的时代,而是一个风流竞逐、异彩纷呈的时代,它是国际色彩丰富的隋唐时代的渊源,而后者对日本的古代文化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2014-11-15 09:58
-
第一卷:重点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地域,非常多的考古记录,比较像学术报告。这段时期,国内的通史书籍少涉及,但其实对后来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都有很大影响。 第二卷:以春秋战国各国为了表明自身正统性而采用的种种方法为线索贯穿,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切入谈春秋战国,标志性的人物和事件写的非常非常少,也正因为如此,把一段波澜壮阔、人才辈出的历史写得有些枯燥无聊。 第三卷:秦汉史比前两卷易读。特别喜欢第一章,透过云梦秦简...
2020-11-20 11:18
第一卷:重点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地域,非常多的考古记录,比较像学术报告。这段时期,国内的通史书籍少涉及,但其实对后来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都有很大影响。 第二卷:以春秋战国各国为了表明自身正统性而采用的种种方法为线索贯穿,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切入谈春秋战国,标志性的人物和事件写的非常非常少,也正因为如此,把一段波澜壮阔、人才辈出的历史写得有些枯燥无聊。
第三卷:秦汉史比前两卷易读。特别喜欢第一章,透过云梦秦简的墓主人"喜"——秦朝时一不知名的地方官的视角来叙述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当读到"四十五年,攻大野王,十二月甲午鸡鸣时,喜产",有一种莫名的感慨和感动,可能是因为真切地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因自己的记录没有被幽暗的历史所遗弃而感到欣慰吧。
第四卷:三国史,目前为止读起来最一气呵成的一本,一是作者能够站在东北亚的高度看待三国历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二是从头至尾贯穿着演义和事实的比较;三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既能高屋建瓴地把握几个国家的互动和历史脉络,也能对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分析,其间还夹杂了对当时男人胡子颜色等有趣的问题的叙述。不过书中有些地方还是有过于浓重的学术色彩,比如花了大篇幅讨论卑弥呼第一次向魏进贡是景初二年还是三年的问题,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并不是重要的事情。
回应 2020-11-20 11:18
论坛 · · · · · ·
国内学者有没有出过这么一套历史书? | 来自刘西光 | 7 回应 | 2021-01-27 |
日本亚马逊的第十一卷及评论地址 | 来自素问 | 33 回应 | 2020-12-20 |
最后两卷台版电子版已于 Kobo、Readmoo 等平台上架 | 来自越幾斯 | 4 回应 | 2020-03-29 |
是不是套装里的书没有版权页啊 | 来自柘 | 1 回应 | 2019-04-18 |
有删节或修改吗? | 来自卡帕 | 6 回应 | 2019-04-03 |
> 浏览更多话题
118 有用 青年哪吒 2014-06-14
读书这种事情,你要是信媒体忽悠,那就叫瞎了!
4 有用 陈武歌 2015-06-19
总体来说,这套书还是让我失望了。刚开始是从微信上看到相关的介绍,封面的设计确实很用心很漂亮。买来后从第十本开始往上读,第5、8、9卷尚可,其它的只能呵呵了,最大的败笔所在,是这样的一套书,竟然60%以上的内容让我感觉是无数篇博客文章拼凑而成的,这种感觉太糟糕了。以第8卷为例,该书作者的专著《忽必烈的挑战》很好看,像一本专著,而这一本,虽然差强人意,相比之下实在有点信笔所至、漫不经心的感觉了。
5 有用 Monty 2015-12-17
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才发现很多小知识自己早就知道了,读着读着就觉得啰嗦,看得越来越不耐烦
15 有用 Chopin J.F.YU 2014-04-28
第十一卷和第十二卷没翻译过来?
54 有用 Tradition 2014-07-26
这套书我翻了一翻,川本芳昭和衫山正明的两本写的最好,这套书的特色在于多元化形成的中国和东亚秩序的互动
0 有用 毛毛豆妮 2021-02-22
这本书写得挺有意思,做为外国作者的史学视角,是对国内史学读物最好的补充,可读性强。就是有的地方写得有点想当然,思考深度不足。
0 有用 这届群众 2021-02-20
历史书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历史事实,这套书我只看了第10卷部分内容,作者毫无底线,不配称为学者。
0 有用 小明明 2021-02-12
2020年基本就在读这十二本书中度过,终于读完了
0 有用 九钿 2021-02-12
开始啃中
0 有用 两年为期。 2021-02-07
虽然风格水平考据程度等不一,但通读下来太爽了。有几卷写的很好,我尤其喜欢第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