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5年收入图书 (苏木)
- 9分以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 (我真便宜)
- 现当代-学术书目 (别理这只河豚)
- 路翎研究资料目录索引 (我真便宜)
- 大陆外诗学研究 (那颗晴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两岸:现当代文学论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辭驛韞 2024-11-05 22:52:27 安徽
讀台灣學者的論文總讀得我心痛,從呂正惠讀到施淑,有“一任韶華隨逝水,空餘生事付雕蟲。”之感,字裡行間透出“我盡力了”的無奈與疲憊。施老師遍地飄零,或主動或被動改換研究對象達四次之多,又怎會不感到疲憊呢?讀時總想起陳映真。
1 有用 春雪 2022-03-21 21:32:54
施淑教授是黄锦树最尊敬佩服的老师,对岸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也就施淑-黄锦树这一脉比较厚重,拿得出手。
0 有用 熊柴大略 2019-05-02 16:19:48
我还是觉得编论文集不仅仅是把论文整理排印出来就好,还是要有一个整体的脉络,并且把里面的一些主题提出来,才能成为一本完整的书。施淑教授受教于许世瑛先生,他是许寿裳先生的长子,这一脉和鲁迅间关系之紧密,在六十年代的台湾真是紧张又难得。施淑老师研究多次转向,她的研究和现实政治间的紧密又空缺的特质,很值得玩味。仔细看的是《“大东亚文学”在“满洲国”》的一章,用具体文学段落较少,引用文艺座谈会上的方针较多,... 我还是觉得编论文集不仅仅是把论文整理排印出来就好,还是要有一个整体的脉络,并且把里面的一些主题提出来,才能成为一本完整的书。施淑教授受教于许世瑛先生,他是许寿裳先生的长子,这一脉和鲁迅间关系之紧密,在六十年代的台湾真是紧张又难得。施淑老师研究多次转向,她的研究和现实政治间的紧密又空缺的特质,很值得玩味。仔细看的是《“大东亚文学”在“满洲国”》的一章,用具体文学段落较少,引用文艺座谈会上的方针较多,这也是一个文学社会学研究(严家炎教授评)方式吧。但我可能要求有点过度了,有点希望看到施淑教授能把台湾本土在日本殖民下的经验与体会融合到谈伪满文学之中去,比起远远地谈论来说更能有体会的深度一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