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的幻象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 本阿弥·光悦 2015-12-12 22:16:07

    永远抱着反讽的态度看伊格尔顿,欣赏他近乎油滑的文笔修辞和机智,看他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进退攻守。左翼政治现实的失败使得其借助于拥抱现实的市场经济来攻击它摇摇欲坠的意识形态,这种攻击粗暴而没有卵用。我们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有用,但竟然没人搭理我

  • 4 Alain 2018-03-10 14:40:28

    1.我无力做出任何理论的回溯哪怕仅仅是粗浅地提炼几条大纲式的要点,只零星地感受到了某些概念隐约神秘的轮廓,在此写下,贻笑大方: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遭遇困境后从对后者具有反讽意味的自我攻讦和戏仿中产生的,然而它对多元、微观、相对、暂时、个体和不做结论等适用理论的狂热以及对诸如本质主义、目的论、普遍主义等闭合概念的怀疑与批判中陷入了诸多自反的谬论和矛盾,俨然一副“穿着狼的外衣的绵羊般的自由主义的模样”,伊格尔顿无情地戳破了这种幻象,唤起我们对哪些东西仍然坚固而哪些已然烟消云散的思考;2.于我在理解上磕磕绊绊,伊格尔顿对各种理论的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无不现其广度与深度,抽丝剥茧的缜密逻辑精准得犹如手术刀,而在感受上令人着迷,词语以一种九曲回环的逻辑通过关联词联结成长句,富于历史的纵深感和发展的动感。

  • 3 与秋 2018-06-04 23:07:05

    这本书的成功或失败都显示了后现代的困境

  • 3 2020-07-05 16:52:11

    我觉得伊格尔顿似乎就是为了“打空炮”而来——化约一个不可能完全符合任何个体的“后现代”概念进而大加讨伐,这是他第一章就明确在讲的。

  • 4 青叶 2017-05-08 15:39:17

    一言难尽的翻译……

  • 2 蘑無菇 2015-03-09 22:35:47

    后现代主义的政治学说既是丰富的又是含糊的,借助于文化相对主义,产生了一种给人鼓舞的同时也使人麻痹的怀疑主义,但是应该小心,不要把这种相对主义推得太远。 后现代主义用来和同一性对立的东西是多元性本身是积极的善,也是空洞的形式主义和非历史的,它将“差异”推进到更高的阶段,如果每个人的独特差异都能得到尊重的话,它最终会超越平等和不平等这两种观念。

  • 0 胡晓晨 2019-08-20 21:35:08

    后现代主义为了解构大历史,于是将话语转向了身体、性等这些平时处于“下等”地位的话语。他们强调多元性,喜欢把情况推至极端进行推演。对此,伊格尔顿进行了深刻的反讽。他认为普遍性并没有那么应该被否定,因为法西斯主义也只是普遍性的一个极端情况。在普遍性与完全个人化的社会里会有一个折中的情况,这就是伊格尔顿理想中的社会主义,而不是斯大林(或者毛)主义。个人来讲,马克思主义本身不坏,就是视野有点狭隘,但这套理论很容易被人用坏。因为马克思在考虑生产的时候,忘了提问谁来为生产执权。权与人性深切挂钩,当一个人手里权力过大,所有人性本恶都会暴露无遗。至于后现代主义,他们也只是极端地反对,却没有提出一个理性的与传统社会制度阶级的和解。

  • 1 SinionY 2020-01-04 22:48:39

    看了一半,后面我觉得没有必要再看了。这本书价值不大,缺少核心观点,啰嗦无重心。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布尔乔亚化和后现代化了,这同詹明信恰成对照。他的好处是帮助我们确信自己认为和坚持的东西是有道理的。翻译非常糟糕,“嘎然而止”是什么?“清新”的分析视角?译注做得很差,如第78页,艾伦·梅克辛斯·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是谁,译者根本不知道,不仅译成艾兰·伍德,还加了个注释说是1926年生,法国哲学家、后现代理论家。实在太离谱了。这位艾伦·伍德是个女学者,马克思主义者,生于1942年。

  • 0 冲漠无朕 2021-05-05 18:02:29

    伊格尔顿的行文如弹丸脱手,对后现代主义内在矛盾的揭示入木三分,讥讽之重,在左派中亦属拔群。遗憾之处是确有画漫画肖像之嫌,从未明确过他的论争对手是谁以及是什么。无论如何,本书雄辩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激进立场,比起某些极端后现代主义观点更接近非中心化和多元化的理论-实践目标。更扎实包容的来自左派的后现代理论评述,或可参凯尔纳与贝斯特的《后现代理论》

  • 0 nbpr 2019-11-27 22:00:27

    理性尖锐而不失幽默的语言,复杂回环而完美自洽的逻辑,打造一个后现代主义批判卷轴,其中的内容正如标题所示,是在一个幻象中拦截和攻击另一些幻象,一种更高层面的理论游戏,一些寓言包括:矫枉过正的狂奔,恐惧的虚无,伪团结和假的好生活,一种真正秉持秉承沟通态度言说和处置差异的需要

  • 1 榆杉子 2024-02-03 05:06:47 英国

    都不是翻译僵硬之类的问题了,而是直接改写原意的程度

  • 0 阿花 2023-10-26 17:34:52 江苏

    也许我会以现代主义的态度冷漠优雅自律地嗤之以鼻,毕竟我可是每天八点起床的人。但也许我的冷漠优雅自律不过是后现代主义中的一种,每天八点起床的我与这世界的断裂,我解释不了一点。

  • 0 林赋 2023-11-30 17:11:30 四川

    很有武德

  • 0 王假面7 2023-12-08 09:56:21 山西

    想了一晚,清晨算是弄明白点了。 后现代的梦醒了 我一边和家人视频 一边去买早餐 想得到,今天是平淡的一日

  • 0 ono 2024-03-06 23:50:28 江苏

    翻译极端垃圾。有细读这个“神奇”的中译本的时间和精力,为什么不直接读原文呢?——甚至后者可能更有效率。

  • 0 Ithaka 2022-08-28 17:30:54 北京

    伊格尔顿在序言里就说,这本书将从“整体”的角度批判后现代主义,读下来也确实如此,他将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想象中的整体进行批评,而不去界定它是什么、是哪一种后现代主义。因此这样的批评无不避免地会有种“拿虚空当作靶子”的毛病,要知道很多后现代主义流派就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借道的,伊格尔顿在这里反而将它俩全然对立起来了。另外非常搞笑的地方是,伊格尔顿的幽默和嘲讽真的很牛逼!书里让人会心一笑的地方太多了。

  • 1 Tsai 2022-06-11 16:55:14

    读完此书,大致上给我的启发是把“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视作对立是毫无逻辑的。书中客观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政治逻辑,以至于社会主义在核心观念上是较之于前者,是公共领域的强化。 读完还有一个感觉,我觉得“瓷器”所有行为在大方向上都可以被视为一种对现代性的否定,现代性就在于我们开始认识到存在着许多种类相互冲突的时刻,于是我们往往不能在一件事情上取得一致,county必须按照容纳所有不同观念的理念下构建,这种状态的政治结果是其自由主义。我认为,公共社会和个人利益的多元性不绝对是相对立的。我们无需用力去否认西方国家提供的民主制度典范,因为这种攻击对建立新的世界秩序没有任何益处。

  • 0 不要说话 2023-05-19 10:14:23 山西

    不知道是翻译原因还是我的理解力问题,或者是伊格尔顿的冷嘲热讽混杂其中,必须承认,看的累。 可以看到饱满的不满,对周遭的一起。

  • 0 阿达拉西 2023-06-23 01:30:36 湖南

    后现代也不是万能解药。翻译太差!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