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會學》的原文摘录

  • 為了揭露社會秩序與其中的權力分配,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主張社會學應該要撥開象徵資本(symbolic capital )的表象,因為它遮蔽了人們的目光,使人無法看清各種權力關係的本來面貌。應用這個概念來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許多行為只有當它的利益被錯認(misrecognition)時才能進行無礙,而被看成是對自我利益的追求時,則滯礙難行。宗教就是一種具有經濟面向的事業,但卻是持續否認自我的經濟性質才能發揮作用。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說明教育體制所製造的文憑,或是慈善事業所呈現的愛心,教育與慈善之所以被認為高尚,正是因其被錯認為與經濟利益無關;然而任何人都知道,名校文憑、慈善家的聲望卻可以換得比商業交易更多的經濟利益。象徵勞動(symbolic labor)即是製造這種錯認的必要條件,它把物質性的利益轉化為利他、無償、犧牲等意義。 (查看原文)
    古阿古 2回复 2014-12-26 16:14:19
    —— 引自第207页
  • 我今年二十五歲。我是醫生,但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種醫生。 (查看原文)
    junior 2014-12-27 17:08:24
    —— 引自章节:醫療,一場遊戲一場夢
  • 台灣的醫療保健指出占國民生產毛額比,二十年來可是由4.37%提升到6.44%啊!醫療支出的提升,反映的是醫療需求和服務量的增長。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全民健保實施以後,病人逐漸養成「逛醫院」「採購」物美價廉的醫療服務的習慣。 不過,說實在的,醫院也應該負起一定的責任,因為它們和媒體及藥商結合成一個龐大的產業,致力於誘導民眾產生患病風險的焦慮,以創造需求! ...門診病人和住院件數成長率遠高於醫師人力成長率 (查看原文)
    junior 2014-12-27 17:08:24
    —— 引自章节:醫療,一場遊戲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