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聚落群聚形态研究 短评

热门
  • 1 替替No.4 2018-06-25 16:28:50

    从聚落布局出发研究社会形态,前者再详细一些也是不为过的,而两者之间的对应则显得过于简单了(如评价刘莉的以等级看社会不足取,但其实自己也有以偏概全的毛病);沉迷于母系到父系以及血缘到地缘的转变,但论证力度有限;城址除了分布外主要看城墙,但对于城墙和壕沟(包括有水还是无水)讲的还是比较有意思;强调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但整本书里自然环境的部分太少了;最后,图不错。

  • 0 俞贰叁肆伍陆柒 2016-06-04 13:43:53

    绪论说,别人的研究太过于一厢情愿的猜测;正文自己却开始一厢情愿的猜测,不对,“推测”

  • 1 目黑區漢堡店 2015-05-19 12:42:55

    这本书看的要死要活~~

  • 1 西部散人 2021-08-20 23:40:43

    这本书普遍评价不高,当然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我感觉这是裴安平先生做的一个新尝试。从这本书在引用文献上刻意回避了很多原始的考古报告,而尽量引用报道类型的文章,可以看出他对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想做一些调整,甚至也许是想将立足点挪到地理学和统计学上研究聚落形态演变与背后的原因,视角比较新,也试图站得比较高,但不是很成熟,证据显得单薄。这很正常,因为要摆脱原有的体系很不容易。这本书的写作为他后面写《中国的家庭、私有制、文明、国家和城市起源》一书做了铺垫。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