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老式雷鸟 短评

热门 最新
  • 19 柏拉不图 2015-01-09 16:18:26

    比卡佛琼瑶,比门罗卡佛。

  • 11 诺第 2016-01-07 10:19:56

    翻译是怎么回事??注解里奥登的《维拉内拉》是个什么鬼?好吧,我不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并不在于翻译,我想我是看多了如此的无病呻吟、故作忧伤。难道我们就不能好好地写一个故事吗?何必总是用一些乱七八糟拼凑起来的故事描述所谓“城市人的孤独”,然而却不能仔细去感受一下何谓真正的孤独?这样零散的、敷衍的短篇小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跟托宾、理查德耶茨、麦克尤恩等人的作品相比的。

  • 8 今天不想带娃 2015-02-23 15:05:30

    虽然是译林出版,为什么感觉翻译非常不上路子。

  • 8 阿契亚 2014-10-21 13:07:49

    最后两个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其余的十四个大概是四颗星的样子吧

  • 5 苏莫 2017-11-07 17:34:04

    安.比蒂的小说集被命名为“《纽约客》故事集”,里面却尽是些残缺的生活片段。这种写法很考验读者的耐心、阅读习惯以及生活积累,因为缺失的部分需要自己去填补。如果其中有一篇碰巧打动了你,试着想想,它是不是勾起你了某些私人经历或记忆?

  • 5 Mthen. 2015-05-25 14:14:07

    这种故事在专栏上看还可以 聚到一起就成了美式中产无底洞 丧到极致 无聊惨淡的人生哦

  • 7 花椰菜 2014-12-25 11:27:30

    真是抑郁啊,都是有裂缝的情感,不幸福的人生,得过且过的忍耐和试图挣扎的渴望此消彼涨。而她是冷静而有节制的叙述,甚至并不想展现自己的语言技巧(并不是不能),因此也形成一种居于生活之上的视角。知识分子口味的蛛丝马迹:爱德华·霍珀、安德鲁·怀斯、鲍勃·迪伦、海明威、祖与占、第七封印等等。

  • 5 炎さま 2015-04-17 15:19:22

    看完这些故事我才发觉她的故事是给自己画好圈圈的,只在自己熟悉的圈圈里去写这些不同的角色,然后还是在这个圈里,怀旧、离婚、平静、写实、大麻。淡淡的抹开来去也许并不能看到什么意思,她不写有意思的故事,她更不写睿智的故事,她的故事里,是人与人之间即近又远的距离,我在你的身边,用不以为然的方式相处,然而我爱着你,就像我触碰你却无法触碰你的灵魂,而灵魂也寡淡的似乎并没有什么存在感。最深印象的一个故事是万达家,一个被托付照顾别人家孩子的朋友,好像跟爱情没有一毛关系。

  • 2 元非 2015-08-10 16:54:58

    原来纽约客小说的雅皮轻风格是她定义的

  • 2 麻木粮姜 2015-04-29 04:10:35

    故事一个比一个丧

  • 5 糖罐子 2015-01-06 20:00:05

    让我想想这一类的文学作品带个我的是什么吧,大概就是,写的满满的孤独,然后却因此让我觉得不孤独

  • 3 2015-09-11 14:34:08

    每天一集广告狂人+一篇安比蒂=晚安,好梦

  • 1 她还没有死 2016-03-25 15:01:12

    一股百无聊赖的雅皮气息 一种中产阶级内核的装逼

  • 3 阿花_hana 2016-03-02 15:19:16

    有点卡佛的风格。太丧了,太没有意义了,太绝望了。好喜欢。

  • 1 布拉格西 2014-10-05 10:57:40

    越到后面越好看。

  • 2 阿烈 2017-08-03 14:25:20

    中产阶级都是作逼,偏偏国内那么多年轻作家学习这种作逼写法。哦生活亏待了我,哦世界怎么这样,哦人与人之间,哦尼玛逼,上下五千年就你他妈最作,该。

  • 1 管牧 2016-05-17 02:10:13

    真的读不下去,为自己试图装逼交了学费。

  • 1 ♢Triticum†L. 2016-06-21 20:40:18

    怎么能跟卡佛比!但对我来说,总比门罗好读一点。好读一点,不是好一点(微笑)。她的物质名录和刻意极简化的对话,都只是为了烘托出最后那个结尾。我承认结尾往往都令我原谅了之前的琐碎伤心:落在后颈上的吻,萤火虫,餐桌上的雪山。但是还是太匠气,就像一个小孩躲在墙角等着吓你,而你已经看清了他不小心露出的影子。

  • 1 西瓜吃西瓜 2014-11-28 11:36:04

    读过奥康纳再来读这个。。。只能说太弱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