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 短评

热门 最新
  • 436 晓榕 2015-06-01 22:59:09

    中上水平智商+10000小时刻意练习+良好成长环境+机遇=成功 生活在荒芜信息爆炸的信息化时代,多动脑子,主动思考,批判性思考才是生存之道。旧秩序已经不再适用。依靠自己才是最终的出路。

  • 368 WXYzZ 2015-06-21 17:02:11

    评论总是比书本身有意思(虽然家庭的经济没有太大压力,但是我当时很犯贱的没有选择继续学习,而是选择了低附加值的工作,总以为可以鱼与熊掌兼得,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的时候还能够学习。一方面我无心工作,做什么都不投入,而另一方面工作又占据了学习的时间,而且不喜欢的工作还给心灵带来负值,需要各种放松才能回复,于是落得两头不到岸的境地。 )

  • 141 闪电丸子 2015-05-10 09:04:21

    打翻了心灵鸡汤,让我们这种2B青年还如何活下去==

  • 150 2015-07-26 15:38:20

    喜欢这种理性的书,但是看完没人讨论就忘了。。成功受各种因素综合影响,1勤奋(稻田文化)10000小时,2家境(富裕者更倾向协同培养,给孩子建立权力意识)3时代,时事造英雄4文化,权力距离意识。4

  • 135 Millu 2016-07-22 00:11:48

    作者用一本书论证了三个字:都是命😀

  • 57 gyzhao 2015-02-03 09:59:50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只是由于他的天赋和足够的努力(一万个小时理论),还要有足够的情商,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除了这些以外还和所处的时代、个人背景息息相关,正如书中所说的:“成功人士不可能独自走向成功,他们总是特定地点和特定环境的产物”。

  • 59 笨熊 2015-03-30 01:06:20

    很多受追捧的书,都是花了大量冗长的事例描述一个简单的结论。本书尤甚。

  • 50 九四一方 2016-10-15 16:54:56

    这么好的一本书差点儿错过!出生年月,一万小时,协同培养,荣誉文化,权利距离指数,语言发音效率。。。这么多干货,有些人竟然说只是一个「有关机遇的简单的道理」,如果这么说,所有的书都不用看了,因为早有人总结成一句话了,这句话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 24 Lu噜 2015-12-02 21:53:03

    只读了60%,一部马后炮成功总结经验

  • 23 麦小白 2015-07-22 23:59:40

    倒回去分析一个个成功的例子,说明成功不只是个人因素决定的,还有包括巧合,机遇和成长环境等因素。其实这些道理并不是不知道啊,“马后炮式”的回头分析事件,生活中,新闻中大家都常干不是吗?而且现在还会有人天真地认为仅凭个人能力就能成功的吗?真有这样的人可以回炉重造了。这本书可以让人明白、理解一些事(很可能是你一早就已经知道了的),但是对你预测自己或别人是否能成功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机遇这种事没人预测得到。

  • 35 kokutou 2016-12-12 21:53:04

    最动容的自然是那个天才的经历:“社交常识是门学问,是一系列可以习得的技能。我们获得这类技能的场所是家庭”、“劳动阶层的孩子性格‘疏离、疑虑和有强迫性’,无论在什么环境下,他们都不知道如何为达到目的‘制定策略’”、“他也知道为了能更好地与社会沟通,它需要更努力,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努力”、“中产阶级的孩子虽然才上四年级,但已经能站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基础上行事...形成了‘权利’意识,在各种情境中更加自由,即便面对有权威的对象,也能理直气壮维护自己的权益” ...字字戳心,呵

  • 17 sigma38 2015-06-23 10:04:49

    写得啰嗦,逻辑性较差。

  • 22 東寫西讀 2016-10-06 20:47:19

    如果你望文生义把《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当作一本成功学的心灵鸡汤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有幸从图书馆汗牛充栋的一排排充斥着陈腔滥调的庸俗成功学著作里读到怪才格拉德威尔的心灵硫酸,恭喜你终于可以摆脱功利主义了。心灵鸡汤养生功效毋庸置疑,文火慢炖滋味悠长,在中国好这口的粉丝趋之若鹜,这从《读者》、《意林》每期的发行量就可见一斑,可惜一碗好汤里加的都是鸡精味精,鲜过头就容易发腻上火生痰有悖初衷。鸡汤虽美,但不能天天当饭吃,有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心灵鸡汤,更需要心灵硫酸来适当地解毒。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托马斯.爱迪生这句名言脍炙人口,但是中国的老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往往故意漏了后半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在格拉德威尔看来,这世界根本就无所谓天才。

  • 15 艾吉奥 2016-05-20 11:30:12

    如果我碰巧没有一个开垃圾收购站的伯父,可以从里面肆无忌惮地淘书,也没有得到来自重视教育的邻家大叔的夸奖,也没有看到初中的语文老师沉浸在阅读《堂吉诃德》的场景,以及他们的关爱,恐怕我无法对这本书产生共鸣。从作者的叙述来看,他也是个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奉者。

  • 16 李小丢 2016-05-22 21:53:36

    用老话来总结,就是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幸运的,外部因素的综合大于个人努力,但是个人努力也不可或缺。

  • 7 白色的蓝 2015-06-10 12:44:11

    还算有趣,虽然启发不大。

  • 11 角质紧猫 2019-09-07 14:10:31

    一万小时定律已被证伪,整那么多没用的,人生发财还是要靠康波啊

  • 9 机-丹尼尔-玛格 2015-11-08 16:55:31

    大开眼界,它可不是鸡汤类的成功学。从10000小时到时代时机,到飞机失事谈及地区不同谈话迂回方式造成延误判断。从数学题分析不同人面对知识的态度。成功的人也许首先智商是高的,然而,除此以外,他们在时代时机,个人性格,努力刻苦,学习态度,语言判断等等等,也都是超越你之上的。

  • 11 青语 2015-04-02 18:49:13

    写作手法太好,我什么时候能学会啊

  • 6 一刀未剪的童年 2014-11-13 16:33:57

    据说微信张小龙也推荐这本书了,其实很多故事并不够典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