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书抢鲜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島嶼寫作」· 男性 (普照)
- 大陆外诗学研究 (那颗晴空)
- 文学 (真空-无人地带)
- 吴耀宗的书 (吴耀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被叙述,所以存在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被叙述,所以存在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阿金 2021-01-11 00:00:26
居然没有人标注?2018年在P大老图书馆翻到,被前言的引诗感动,买回来。居然到现在才来看。海外学者的行文与治学方式、视角确实有很大不同。这本书是一个论文集,但是也有着其内在脉络,第一章力图重建文学史,2-4 对于郭沫若、郁达夫的现代性论述可谓是大开眼界,其后亦有城市文学等论述。吴耀宗教授对于文献、文本的把握真的是太扎实了,其写作论文的逻辑也和大陆不太一样(以文本为主 结尾列一“结论” 引用理论观点... 居然没有人标注?2018年在P大老图书馆翻到,被前言的引诗感动,买回来。居然到现在才来看。海外学者的行文与治学方式、视角确实有很大不同。这本书是一个论文集,但是也有着其内在脉络,第一章力图重建文学史,2-4 对于郭沫若、郁达夫的现代性论述可谓是大开眼界,其后亦有城市文学等论述。吴耀宗教授对于文献、文本的把握真的是太扎实了,其写作论文的逻辑也和大陆不太一样(以文本为主 结尾列一“结论” 引用理论观点 具体总结阐释),我觉得自己以后会有意识的尝试这样的行文结构,因为它情绪、明确,且能够将理论和文本细腻的结合起来。 第一篇序总结的很好,吴教授的这本集子也是重建文学史的尝试。“精神中国”的概念,也算是一个开创。 (展开)
0 有用 最近喜欢灰蓝 2021-08-18 19:01:49
看之前的期待值太高了,对比之下有点失望;确实是重建文学史的一种尝试,论述清晰;分析到了郭沫若的杀子意识与现代性、郁达夫的情色空间与现代性,确实角度不错,文本分析也很细致,但是就是少了点“神来之笔”和惊艳感。
1 有用 围堰 2021-04-14 19:54:45
对于现当代文学的视角非常刁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