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愿望是睡饱饱 2024-05-28 17:18:43 重庆

    大概是因为听大人们讲过知青插队的往事,所以读起来津津有味,也对那个时代的轮廓有了想象。随笔部分也好喜欢,史铁生平实而高级的叙事和偶尔带有哲思的言语是吸引人的,至少我是难以抗拒~

  • 3 阴天有时下驴 2014-04-25 17:08:20

    知青文学。史铁生的文字瞧着瞧着会上瘾。

  • 1 理想 2018-04-01 17:52:31

    陕北的乡亲怎么那么可爱。 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了解到本书,原来史铁生也是陕北插队青年。 疑点,史铁生书中提到插队不算工龄,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中中信前董事长却说插队算工龄,究竟算是不算?

  • 3 Zoooooey 2014-09-20 16:03:32

    史铁生的文字真是既有趣、又坚强、还动人。

  • 2 2 2020-12-08 09:55:53

    平实感人

  • 0 L 2022-03-19 18:09:22

    我在这个炎热的早春下午,吹着有点温度得暖风读着它们,又点梦回我的乡村童年。

  • 1 老战士 2022-01-07 22:12:15

    起伏绵延的山群,像一只只巨大的恐龙伏卧着,用光秀秀的脊背没日没夜地驮着落日、驮着星光。 他写出的关于风景的句子出乎意料的好呢

  • 1 虾米 2021-07-21 10:55:09

    好像莫言因为爱出国人的糗,于是被网上扣了抹黑中国的帽子。那么就谈谈史铁生和他的插队小说呗。笔下都是好人没有坏人,最坏也不过是工宣队长,胡萝卜加大棒地哄人上山下乡,把那地儿宣传成“二等天堂”,大家就“心想敢于百分之百说瞎话的人还没有出世。其实呢?出世已久。”好人的日子不外受苦、受穷、受病,一场洪水下来,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可以白捡柴火家什和牛羊,愁的是失掉这一切的只好举家出门讨饭,还得去远一点,免得脏了领导的眼,在熟人面前也不光彩。至于饥荒的原因么,公粮“指标年年长,因为年年都有‘一派大好形势’”。集子中两个小说都写于上世纪80年代,作者似乎预见到今后有人要翻案,就先把话说前头:感情归感情,“感情常常影响了记忆,冷静下来便想起本不是那么回事。”史铁生有犀利的一面,但写得很克制。

  • 0 42 2022-11-26 15:03:41 上海

    再读再读一直读

  • 0 hao 2024-02-08 17:10:03 广东

    高中买的的书,一直没看不知道,插队的故事是相当好的文字,有人说插队版西线无战事,叙述节奏把握的精妙,一个话题延伸到另一个话题,一个人物想到另一个人物,一段回忆牵扯另一段回忆。 史铁生的文本很有研究价值,好奇上山下乡运动研究的运用程度

  • 0 M豆点点 2023-10-14 05:41:50 广东

    要说起上山下乡运动大概能联想到的就是我们的学农,一群被父母伺候惯了的城市子女来到了相对落后的地区,一起用柴火做饭、睡硬板床,干点轻松活,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与其说是忆苦思甜,不如说是去玩,我们能有多少机会一群人做一些跟学习无关的有意思的事呢。真正的上山下乡运动,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教育什么?歌颂苦难吗。很显然不是,原先是新鲜的,还觉得是不是去玩儿去旅行,真正懂教员的,大概没有多少,离开父母去受苦,这成了十七八岁他们这代人的青春,让他们中年回想起来多么深刻,除了爱情那点荷尔蒙的事,还有村里吃到的瓜和农民兄弟结下的缘分。未来要从政、经商大概总是要有烙印的。穷下中农是贪污犯最好的老师,时来逆转,钢筋城市格子间的坐牢,做老板的奴隶,看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我们,不得不想起了这场运动,苦了,也有意义了!

  • 0 闲持贝叶书 2023-01-22 15:54:20 陕西

    史铁生用了十年时间反复修改才出了写篇《插队的故事》的小说,改编自他的真实经历,里面的小故事我讲给老公听的时候他的眼圈也红了,对于我看来是苦难的生活,史铁生感受到的是影响了他一辈子的坚韧精神,选择是不由人的无奈,生活也是看得见的参差,唯有人的感情是相通的。

  • 0 Franz_kafka 2023-04-22 20:09:25 浙江

    高二看的(补标)

  • 0 Almitra 2022-04-05 17:06:05

    充满那个时代的琐碎温暖,读得仿佛置身其中了。

  • 0 西风斑 2020-04-11 10:14:05

    体验生活和生活体验是两回事。

  • 0 姚篮儿 2017-03-02 06:47:47

    一读此书,我不再对马列毛概有抗拒之心了。

  • 0 青釉 2020-05-05 14:39:55

    讲在陕北清平湾插队的故事,我们这一代人难以想象的际遇,文字之间是赤贫、朴素,又充满生机的生活。“体验生活和生活体验是两回事,”大抵如此吧

  • 1 阿端 2019-03-25 09:09:50

    四星半。史铁生真的有一种力量,让你觉得他描述的一切仿佛都在身边,语言平实,但每个字都带着深深的烙印。“我不觉得一说苦难就是悲观。胆小的人走夜路,一般都喜欢唱高调。我也不觉得编派几件走运的故事就是乐观。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走运的事,企望以走运来维持乐观,终归会靠不住。”“在丰饶宽厚的秋天里纪念春天,顾影自怜和孤芳自赏都太没有味道。秋天,只是把它的落叶和果实和盘托出,无论甘甜还是苦涩,都为了让往日的梦想于中保存,让一代又一代日夜兼程的春天听见秋天的要求:不可逃避的艰难与责任。”“春天和秋天都要记住。险路和歧途更是都要记住……唯愿那一段历史不要在遗忘中作废,不要在沮丧和怨怒中重演。历史要求于人的,永远是思考,是激情,还有祈祷,一样都不能少。”

  • 1 樟旻 2015-03-29 10:00:50

    其实相对于小说,我更喜欢史铁生的散文、杂文之类。但不论哪一种,史铁生的文字中的那种真挚总会打动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