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很忙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5 會川 2015-10-10 17:15:26

    【大山是每个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生命中的毒药】 VS 【何伟是每个叙写当代中国的外国人事业中的克星】

  • 65 萨库拉 2015-01-17 23:26:42

    作者吐槽“大山是每个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生命中的毒药”(笑死),但当时的他还没有料到,就像所有老外的中文都会被拿来跟大山比较一样,所有对中国进行非虚构写作的老外也不可避免被拿来跟何伟比较。好在,吐得一口好槽,行得一手趣文,虽然输了,也算输得光荣。

  • 29 JOJOORC/Z 2014-10-05 20:41:07

    90年代初的中国真是非常有意思,一个洋人敏锐感知到中国人内里的性格,写划拳、练武、喝酒、泡妞都好看。最喜欢两个地方:练武时突如其来的inner peace和结尾。

  • 24 viennavirus 2015-04-02 19:17:26

    很有趣,一股子二十年前的烟火气,释CEO应该把它买下来自己出版,而不是赶紧撇清关系。

  • 15 卢十四 2015-09-29 11:53:08

    四星半。写得非常有意思,但无法不让人拿他和何伟对比,这一比就差远了,无论是深度,文笔,修养或品行。事实上在某些章节中,作者表现得像一个中国通式的外国流氓。

  • 6 包子 2015-08-09 02:06:14

    看到作者和漂亮中国女服务员睡觉的情节,心底还是免不了有点吃醋,证明我骨子里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结尾动人,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最好还是年轻时。

  • 7 2koo 2014-09-20 13:58:30

    一个美国逗逼青年90年代初在少林寺的求学经历。印象最深的是他从门缝偷窥铁裆功大师练功时,映入眼帘的是此人半裸下身,把自己的“哔--”放在桌子上,用手猛捶自己的阴囊的惊悚场景。

  • 7 Marvin 2015-10-29 12:00:10

    “我感觉自己就好像生在一个肤浅、追求物质的社会里,却又希望中国人能睿智和深刻——简而言之,就是人穷志不短——这样一来,在回家之前,我就可以使自己变得深刻。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当我在尽力让自己变得更像幻想中的中国人时,中国人却也在努力地使自己变成他们幻想中物欲的美国人。我们就像两艘船,在黑夜里摸索,结果错过了彼此。”

  • 4 Bigteeth 2015-12-06 23:44:49

    很好啊,一个能投入到物我两忘(这里是实指)境界并且真正意识到虔诚的专注可贵之处的作者,他的每一次吐槽都增加了特别的力量。印象最深的除了铁裆功就是对大山的调侃,但作为写作的老外更应该讨厌何伟。

  • 7 一愚 2015-09-10 17:39:47

    作者说大山是每个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生命中的毒药,因为每个老外的中文都会被拿来和他比较。文中有92年拜师释永信一段,说他是寺里最有钱有势门路最广的和尚,有奔驰还雇私人司机,忙着在国家、军队和北京政府里建关系网。拜师要送红包,尺寸已经是888或1111了。

  • 6 笑望江湖 2015-08-28 16:41:17

    没有何伟的人文内涵与儒雅,而是生猛海鲜式的性情中人自白,作者虽然是普林斯顿大学学生,但在回忆中充满市井智慧与小聪明小讽刺,叙事异常洒脱流畅,一个事件接一个事件忽悠,重口味,脏话多,胆子大,可读性极佳,但深层次的内蕴很少(作者总体才华还是较为逊色),其中有些明显自吹自擂略显浮夸,对武术动作的详细描绘也比较枯燥。作者谈的都是92-93年的河南经历,对彼时的寒酸落后中国自然充满蔑视与挖苦(各种破败各种恶心,臭厕所烂医院神马的),当然,20多年后的中国在硬件设施方面日新月异,在人的素质和社会风气方面呢?呵呵

  • 4 鼹间失格 2015-01-07 20:44:03

    真逗,好几个地方笑死我了。我也要去学铁裆功。永信师父果然收红包。其实这是一部嬉笑怒骂的通俗成长报告文学嘛。

  • 3 流沙陷 2015-06-21 12:56:17

    21岁美国普林斯顿大三学生两年中国学功夫记,可读性强。著者认为天朝以保持稳定摆脱贫穷致富来建立统治的民意基础,但仓廪足而知荣辱,富裕以后关于民主又如何呢,一个老板告诉他“你买不到爱情,但你可以买到自由”---牛哉斯言。练蛙跳的少林和尚们给一米九二的作者上演各.式扣篮,哈。马修式毛病清单很好。那份休学来华少林行的决心与勇气很好很美国范,十年重回少林,那时的少林师傅都已不在大多出国,过去的终将过去。餐桌黄色笑话找小姐艳遇谈朋友,图书审查的level真低。

  • 5 Blade King 2014-09-22 13:57:40

    逗逼美国人在少林学习的故事。虽然少林辟谣了,但我宁愿相信这本书“夸张的事实”,就像马可波罗的书一样。另外这个美国人真是不折不扣的中国社会关系文化通啊。

  • 5 Fornever 2015-05-02 22:02:21

    太有趣,能拍成纪录片就好了!作者93年到少林寺“修行”,留下很多时代的回忆。十年后故地重游,面对“少林寺景点”感慨“功夫世界不再”……读来有些唏嘘。

  • 6 斯凯迪歪 2015-08-30 12:06:27

    我Kindle上最多的笔记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2 成知默 2015-08-23 13:59:14

    2015年第95本:“译文纪实”这套断断续续读了几本,都很好读。这本虽然封面浮夸,却有趣有料,一个美国青年眼中的少林、功夫与武术大师。少林寺,这个被作者称为汉语世界里最遥远、最孤独、最与世隔绝的地方,因为西方视角的介入而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猎奇色彩。作为“老外”,作者在少林被原谅、保护、包容,被赋予种种特权,却又时常被隔离于真相之外。从踌躇满志到悲惨绝望,再到成为一名“中国通”,作者的学艺生涯也可谓历尽波澜。关于释永信的八卦很好玩。

  • 2 唐小万 2014-10-02 23:05:02

    题材看起来就很有趣,读起来发现确实很有趣……可读性强,很“直”的老外视角,甚至政治尺度也比预料中大。一个美国人离开普林斯顿只身闯少林,这种天真的勇气也确实让人佩服。

  • 4 嘟嘟 2015-06-15 22:28:27

    都以为外国人是善良的傻子。可是他们很精明呢。看作者的观察多细致,反应多敏锐。社会很复杂。国人的文章隐晦,外国人很直接。但是他对于隐晦的文明的隐晦的深意有时还不能领会。前半段很好。结尾有点刻意拔高。可能是美国职业作家的通病。对了,从书里我看到了勤奋二字

  • 3 小克 2016-09-07 23:04:26

    高学历和少见经历都没有用,骨子里low。写作到最后还是拼世界观。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