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 短评

热门 最新
  • 26 春天與星星 2018-04-22 13:53:08

    怀念萧姗那篇让我看得流下泪来。

  • 14 宇宙瓦克 2017-02-05 23:49:13

    巴金就像一个很真诚很谦逊的邻居爷爷

  • 4 觉今非又昨非 2017-09-02 17:59:08

    浅易,但确用心血

  • 2 碳基二足生物 2017-07-15 00:12:50

    学妹送的书,太有心了。慢慢看了好久,最近才看完👀。巴金爷爷的随想文笔能让我感觉到他已是经历一切大风浪的老人。

  • 4 青鸟 2022-04-03 11:45:49

    下面的话可能有点苛刻:纪念温格是好的,给后代以教训。但我又想,如果温格没有发生在知识分子头上,他们还会不会这样发声,我仿佛看到的是一旦板子打在自己身上,就痛的哇哇大叫的知识分子群像。 1、不搞人的思想现代化只搞物质现代化行不行? 2、受到朋友热情招待的李尧棠——巴黎五月的凉夜突然暖和起来了。 3、诗人最后的杰作——swan song

  • 0 水果布丁娜 2022-02-28 16:47:26

    记录在另一版 两个星期 艰难进行 有太多不堪回首的往事 由他随风而去之前 得我自己把他烧成灰烬 谢谢先生

  • 0 我吃饱时不饿 2022-01-29 22:18:12

    很顺畅,一旦开始读之后停不下来。

  • 0 Elainezeit 2022-01-24 02:05:54

    男人果然很能够共情男人。在害得一个又一个女人得了这种“歇斯底里症”后,女人却成为男人实现夙愿的绊脚石、对抗的对象以及死亡的原因。也许男人和女人的痛苦重量不同,有时候我感觉女人总是沦为爱情的祭品和别人生命中的注脚。是谁应该成为他人言行不一的磨刀石呢?

  • 0 骑鲸少年 2021-10-26 12:06:00

    满满的回忆满满的伤痛,希望我们不会再有非人的遭遇……

  • 0 美在齐中 2022-01-19 11:17:30

    讲真话难,不说假话更难。

  • 2 财神5.0 2022-05-19 15:09:31

    巴金强调很多次要说真话,不要钦定官员指导艺术,怕门铃打断写作,身体一直健康的幻觉随时会被一场感冒击破,不同时间翻翻总会发现新的视角,参照当下。

  • 0 好运栗子馒头 2022-05-23 16:11:56

    补标高一读过的书。后来这套书在搬宿舍的时候丢了,没找回来

  • 0 勉之 2022-05-31 17:08:50

    近日很累很丧,提不起精力做事,坐了大半天读完了。顾名思义,内容即随想的集合,有怀念旧友的,例如怀念老舍、鲁迅、胡风等,都真挚而感人;有写亲人的,例如怀念妻子萧珊的两篇,记录外孙女端端的三篇;还有记录自己在法国和日本的生活,思考教育、写作、文学等。但更多的是写十年里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感,写自己受辱,身边的人受辱,写萧珊怨恨又绝望的表情,写“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很苦很痛,字字血泪。我很喜欢读巴金,高中时候读激流三部曲,大一时候读爱情三部曲,《憩园》《寒夜》等,印象都很深。

  • 0 邦尼与兔 2022-11-24 15:10:29 上海

    我们有很多的声音却没有真理,我们来自一个良心却各自藏起。

  • 0 pauli123 2022-04-17 00:52:26

    高中断断续续读的,寒假又通读了前两本

  • 0 再从头 2022-11-01 15:59:48 广东

    自省是人的必修课。巴金翻来覆去在书中提的wg和呼吁建立的wg博物馆,放在当下原来是需要堵住悠悠之口的东西。

  • 0 喵了个咪的 2022-10-24 16:39:54 天津

    李先生掰开揉碎了写入愁肠,与一百个人的十年中的哭诉不同的是,文艺界更先一步、更深一层,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时至今日,文艺界依旧是一个上流的存在,文艺界与商界政界的融合在字里行间只言片语透露着一二,但经过二代三代发展,那股能量是可以想象但无法估量的。好在,伤痕文学年代和“文艺复兴”年代真正领军的不仅仅是作家和诗人,还有这么多劳苦大众。

  • 0 秀逗君 2022-12-04 19:57:20 山东

    《随想录》1、老实说,我不笑的时候比笑的时候多。2、一直到今天,我和人们接触、谈话,也看不出多少科学的精神,人们习惯了讲大话、讲空话、讲废话,只要长官点头,一切都没有问题。《探索集》每次运动过后我就发现人的心更往内缩,我越来越接触不到别人的心,越来越听不到真话。《真话集》我想,到了不能高飞的时候,我也会“滚下海去”吧。《病中集》世界语,来自波兰的某某某,我还以为是英语…《无题集》有些人喜欢挂起“实事求是”的招牌出售“官僚主义”的旧货;有些人把“官气”当作特殊的政治待遇,以为功勋大地位高,自己毕竟与别人不同;有些人只让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向认为当官的应该高人几等;还有些人似乎相信批文件发指示就是为人民服务。

  • 0 Lena 2022-12-11 00:26:39 四川

    为巴金的精神、毅力、病痛和心痛打五星。但作为脱离了时代语境的读者,阅读过程中实在很难真正代入了,情感的共鸣也不太强,反倒觉得书中不少回忆和控诉方式同样也显示出认知和表达的困境,以至有些程式化而并不深沉(虽然我知道这标准太无理了),也因此觉得《随想录》被经典化得过了。最细腻、深刻的还是怀念人的文章,最早《怀念萧珊》《小狗包弟》是血泪;最后《怀念胡风》《怀念非英兄》极其直面(这真是需要勇气)、自省自责、详实精致。若能把这两篇理解为八年自我抗战后逐渐的超克,我只好为“天太大。海太阔。人太老。”而遗憾。通过《随想录》,我再次认为巴金尽管是名作家,但是因为性格、立场和自由撰稿身份,与文坛交集不深,于他个人也是幸运吧。很有趣的是,书中他反复反思的文坛震荡,在当年他的日记和家信中几乎未提,最多寥寥记一笔。

  • 0 Dear Darkness 2022-12-16 22:20:25 辽宁

    巴金的反思只不过是些痛心的控诉,停留在文学层面,感情方面,并不肯更深挖掘。可叹这样的反思也随时间淡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