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狐不归 2015-08-15 17:36:08

    新小说派啊,爱不起来。实验主义的小说,常常会实验失败。

  • 0 Josephine 2018-03-11 15:29:08

    同属于回忆录性质的小说,这本《童年》本应该比西蒙的《植物园》更容易接受。由对话引导出细腻的心理描写,代入感强,主要内容是童年往事,更容易有共鸣。但是满篇的省略号,搞得我密恐要发作了,译后记说作者这样是为了让我们用孩童的眼睛和她一起看新鲜有趣的世界,其实没有标点我感觉也挺好啊

  • 1 siyu 2015-11-09 15:25:52

    为了赶进度读了最后20页,对比原文顿觉索然无味,文学翻译真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还是得找时间回去读原文。法语与中文的距离貌似比英语与中文的距离还要远一些,泛指、自反不好处理,比如原书一个问答"Pourquoi on ne peut pas faire ça ?""Parce que ça ne se fait pas."——桂译“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因为不能这么做。”感觉译得不达意,但又想不出更好的译法……

  • 0 SinionY 2015-04-27 22:20:51

    其实还是去年年末买的,桂裕芳的译本。

  • 0 有风自南 2018-01-30 18:04:35

    儿童,童年,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和内涵,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此书将其开掘,恰如其分而又沉稳深厚……当写一评论。

  • 0 路米內 2020-03-19 23:44:51

    她和她自己说话。儿时写了小书教妈妈的友人来看,结果却是被提醒「先练练拼写」!这困扰了她,而她写作的编年史也开始。多数时候,母亲是缺席的存在,不在之在,也是在母亲面前说错了话,她恐慌于自己的想法,于是自此不再有她的想法,而是有「想法」找上了她。

  • 0 折叠兔 2022-03-10 20:49:06

    作为一个省略号重度患者,看了这书也不知该作何感想...又用省略号了。关于母亲的部分很喜欢。

  • 0 x10 2022-03-19 17:58:45

    欣赏无能

  • 0 ABI 2022-01-02 17:39:58

    是近五年来读到的最好的小说,它真挚的情感让我几乎能够触摸到住在这里的那个纤巧的灵魂。没有评价、没有定义、没有叙事,我不知道娜塔丽是怎么做到在这样毫无前车之鉴的规则中完成这样一部流程而优美的作品,仿佛是1900在空气中完成钢琴曲谱的创造一样,她的真挚令人惊叹,更令人惊叹的是高超的写作技巧

  • 0 安西 2024-02-14 17:59:23 重庆

    叙述的一种方式。

  • 0 灰。 2024-03-03 15:48:01 浙江

    萨洛特的书热度好低啊,她写的多好啊!用对话形式来进行童年的回忆,有很多当时的再现、现在的分析、一点自我欺骗或者猜测,对身边人物的刻画也不是刻板的,用对话补充了人物的丰富性,可以说非常巧妙了。但又很真挚,处处都能共情,不幸福的童年那种夹缝中的紧张、期待失望都写得那么真切。

  • 0 千都般 2024-02-03 20:09:32 陕西

    对话意识流的自传,一种很新(对我)的文学形式。 零散的生活碎片构成作者的童年,来回奔波于双亲之间的儿童,情绪的敏感,作者什么都没有说,一切都在她的文字里。

  • 0 bmple 2023-10-15 17:12:10 广东

    读过后便明白了ab珊瑚的原型。纤细而敏感的萨洛特将童年织成了一张雾气中的情绪之网。这一过程如此艰难,她无法直诉‘追忆’,也无法沉溺于独白,只有在与另一个自我的对话中,剖去心灵的表皮,抓出那情感与事物凝结成的灰白。

  • 0 WinnegensFake 2023-04-04 10:38:29 四川

    “这是你第一次被一个词困住”。不,不要文字,而是图画,是残片,是剪辑,是没有任何能被削减的朦胧与混沌,在这里我终于成为了多样化的视点自身。“我要挣脱它,跌落在无人之处,跌落在虚空中……”

  • 0 中华田园企鹅 2023-01-20 01:15:09 上海

    Lieux communs:Sartre, Sarraute 老生常谈与碰头地点 序言中关于意识流的细致划分值得再看,萨洛特性格熨帖温柔

  • 0 smelly catttt 2023-07-17 12:30:21 湖北

    诗一样的语言,把完整的童年生活打碎,取拾其中发人深省的,黄金一样的心理片段。其实只是一个悲惨的,被母亲遗弃,被继母讨厌的女儿的故事,不是吗,原来可以写得如此出彩,悲惨的底色也开始具有了诗的意味。从隐喻的角度来说,我更希望将这个故事理解为娜塔丽为使得心目中的,莎士比亚的天才妹妹存活下来,与父权抗争的所做的努力。而在这一条抗争之路上,母亲的情人与娜塔丽的生父之间截然相反的态度与二者的关系便引人深思。

  • 0 Joynnn 2023-10-07 21:45:01 江苏

    N7 很意识流 很神奇(值得细读学习!)

  • 0 醒春 2023-11-03 11:20:27 福建

    妈妈说“哪个孩子不爱母亲?”被妈妈指摘的继母说“人们怎么会讨厌一个孩子呢?” 大人有时真的要注意反思语言的暴力,孩子的敏感和怀疑不是没有道理的。将唇舌间的语词拆开了揉碎了,配上柔韧的节奏,萨洛特写的童年就像一场光影摇曳的午后小睡,醒了也学会了原谅……

  • 0 MCFC 2017-06-26 18:10:20

    细腻的童年记忆,谁知轻言片语会对这样敏感的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