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北方中国的权力结构 短评

热门 最新
  • 72 張仙人 2014-05-08 14:53:03

    2010年譯完,四年後終能出版。感謝王賡武先生、中西書局李碧妍學姐促成此書!敬請批評!

  • 15 韧勉 2014-12-15 16:13:48

    此文为作者申请博士时提交的论文,大致写成于1960年左右,此时的文章风格仍是以通论性质论述历史进程,作者从黄巢起义与节度使制度的固化还是探究唐亡宋兴的原因,以长时段研究的视角诠释五代时期政治史进程的主线。

  • 16 江海一蓑翁 2017-05-22 17:08:30

    新加坡华裔学者王賡武先生的博士论文,在史料搜集与考证方面,完成得相当出色,然而其内容与书名的内涵指向相比,仍有明显的距离。作者更多沉浸于琐碎细致的史料考证之中,而缺乏在这些流水账式的历史事件叙述背后的大历史观统领,对于五代时期北方中国权力结构演化的社会、经济、文化层面的原因,及其发生机制,都缺乏足够深入的分析,而且内容主要集中于中原王朝层面,而对于当时北方中国的重要存在——契丹,则几乎没有论述。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论著仍然给后人留下了非常大的研究和写作空间。

  • 14 saidelizi 2014-06-29 19:04:15

    对这本书的兴趣来自小时候看蔡东藩的五代十国演义,书中介绍的这段历史复杂异样,作者吹捧的明君混不了几年就要下台,所谓的汉奸似乎还能苟延残喘更长时间,忠奸之辨的逻辑在这里完全不起作用。到底为何如此,这个问题一直留在我心中很多年,这本书比较好的回答了心中的疑问,书最后两章是重点所在,内使、侍卫亲军、文官统制体系的相继转变,讲的很精彩,书开始一两章对朱温分化藩镇的做法介绍很新颖,给予朱以公允的评价。美中不足,对于唐代末期中央与地方,藩镇内部的政治结构铺垫有些不足,唐末制度的变迁感觉很混乱,书中前半部有些地方讲解不清楚,比如告赤是什么意思,往往一笔带过,让我觉得是刻意回避了研究不清楚的问题。文中提及唐宪宗削藩、世族是否真的存在,作用真的那么大?引起了我的兴趣

  • 8 Tacher 2014-06-24 11:25:45

    作者通过对唐末与五代前四朝创业经过的分析,试图说明在这一阶段权力结构的转型问题,认为五代变革的中央政府吸收了节度使体制本身的基本特征,藩镇模式向中央移植,藩镇官员内朝官化,侍卫亲军和内诸司使成为效忠于皇帝的主要官僚。在妥协与压制下,藩镇势力逐渐下降,资源最小化,并受到文官监察,在契丹入侵和刘汉灭亡使得藩镇力量最终下降到威胁的临界点之下,最后受到侍卫亲军主导。最后附录短文,言简意赅,论证极为精彩,用计量方法说明了河北势力在五代的重要作用,但对内诸司使和河东人物的探讨并未展开。不过,作者的论述方法很不适应,重点不如传统叙述突出,一方面也在于我对五代地理和人物并不熟悉。作为合译的作品,有些译名似不统一,如“powerful families”前为“形势户”,后为“有力户”。

  • 6 寒鲲 2017-05-20 09:53:36

    细密解构朱梁、沙陀两系人马对于唐宋变革的起承转合,从中揭发出一些冲淡传统“五代”印象的观点,使得读者能够从近乎京剧脸谱化的五代印象里回归政治史or制度史理路,实乃不可多得的断代史佳作。

  • 11 sindwerra 2019-12-09 08:23:05

    这是一本被语言遮盖了其光芒的书,它用纯西方的视角和思维去总结归纳了晚唐五代的藩镇格局,并通过数据得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结论(也因为西方思维的原因对大多数个案失之细考),总之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唐末如毒虫互噬般无解的藩镇格局是如何在五代帝王的手中一点点解决的(关键词是内诸司使和侍卫亲军),也许这些帝王在传统史家看来荒淫无比,不值一提,但如果没有他们一次次的试错,最终也不可能成就赵大轻松写意的一句杯酒释兵权

  • 4 流惜子 2015-08-23 23:54:20

    脉络清晰深刻,功底非常人所及,为宋初政治架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 2 熊罴精的奥德赛 2014-09-04 23:36:08

    堪称范本,辽制有征。

  • 1 阿道克 2015-01-10 23:12:51

    五代史真是乱的可以。作者功力了得。五代时期的政治结构是从分裂到统一的演化,中原内部出现强力政权逐步重建皇权和文官官僚系统,同时外部的强敌入侵也瓦解了藩镇割据的物质基础。这么看来,五代和民国真的挺像的。

  • 3 顾迁 2015-02-07 11:07:10

    翻译啊翻译

  • 0 江湖遠人 2014-08-19 09:21:17

    读罢于西行列车之上。

  • 1 盒饭很硬 2015-03-17 22:52:30

    读着别扭,受不了那注释

  • 2 完蛋了的国王 2018-10-03 05:36:10

    读完之后我的观点与很多历史学家的对本书的评述正相反,王氏倾其所学,将唐末五代时期的政治权利结构单独抽离出来,进行详细论证叙述,而没有铺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这一点才是最可贵的,否则就是在重写一部《五代史》,才真的失去了焦点。

  • 1 栗子有毒 2016-11-06 10:07:26

    在读的过程中想到的是毛汉光的《五代之政治延续与政权转移》,论简明准确王不如毛。

  • 1 新橋 2024-02-19 10:54:16 山东

    十年后再看一遍,不得不说翻译得太烂了!

  • 0 wind 2015-09-20 23:26:40

    权力结构研究的典范

  • 0 史本纳兹 2024-03-03 10:47:53 上海

    翻译加上语言习惯显得不好读,但是对权力结构的变迁,对藩镇的限制描述很清晰。即使是藩镇起家的皇帝也受不了藩镇了,藩镇还能长久吗?

  • 0 小雨藏山 2015-07-31 19:48:36

    中国史 历史 政治史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