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放棄千萬年薪與影響力,你願意嗎?
在高盛工作,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他竟然選擇主動離開?
來自南非,毫無背景的小伙子,在高盛一路力爭上游,
眼看就要升任高階主管,擁有大好前程,為什麼決定告別?
透過葛瑞.史密斯的故事,
我們將讀到他在高盛得到了什麼,又可能犧牲了什麼……
商業周刊1386期書摘推薦
二○一二年三月十四日,三百多萬人讀了葛瑞・史密斯的《紐約時報》投書,標題是〈我為什麼告別高盛〉。那篇文章在網路上爆紅,登上推特(Twitter)的全球熱門話題,並催生了這部備受注目的暢銷書。
這本書引起大眾的共鳴,不僅是因為它掀起大眾對華爾街的質疑,更重要的是它帶領我們深入華爾街最深處、多少年輕人所嚮往的金字招牌下,看見金錢遊戲的演出現場。
故事,從二十一歲、滿懷理想的他講起──如何進入高盛擔任實習生,一路升任分析員,再升任副總裁。在書中,史密斯帶領讀者重...
放棄千萬年薪與影響力,你願意嗎?
在高盛工作,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他竟然選擇主動離開?
來自南非,毫無背景的小伙子,在高盛一路力爭上游,
眼看就要升任高階主管,擁有大好前程,為什麼決定告別?
透過葛瑞.史密斯的故事,
我們將讀到他在高盛得到了什麼,又可能犧牲了什麼……
商業周刊1386期書摘推薦
二○一二年三月十四日,三百多萬人讀了葛瑞・史密斯的《紐約時報》投書,標題是〈我為什麼告別高盛〉。那篇文章在網路上爆紅,登上推特(Twitter)的全球熱門話題,並催生了這部備受注目的暢銷書。
這本書引起大眾的共鳴,不僅是因為它掀起大眾對華爾街的質疑,更重要的是它帶領我們深入華爾街最深處、多少年輕人所嚮往的金字招牌下,看見金錢遊戲的演出現場。
故事,從二十一歲、滿懷理想的他講起──如何進入高盛擔任實習生,一路升任分析員,再升任副總裁。在書中,史密斯帶領讀者重新走一次他的高盛旅程,洞悉這家全球最強大的銀行:從暑期實習的爾虞我詐,到拉斯維加斯的酒池肉林及房地產的熱潮,以及金融風暴後巴菲特降臨拯救高盛免於倒閉。
史密斯以精彩的內容,描述這家華爾街最有名的投資銀行,如何從協助福特、西爾斯、微軟等頂尖企業上市的公司,變成把客戶稱為「傻蛋」的「吸血烏賊」。
和九位高盛合夥人懇談未果後,他覺得要讓這個體系改變,唯一的方法是由局內人站出來公開內幕。於是他毅然放下這個金飯碗,站出來,講述他的故事。
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彭博商業週刊、紐約時報熱烈關注!
作者简介 · · · · · ·
葛瑞.史密斯(Greg Smith)
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出生與成長,以全額獎學金就讀史丹佛大學。二○○一年畢業後,進入高盛工作。最初十年在高盛紐約總部,二○一一年到高盛倫敦服務。二○一二年春,辭去高盛美國股票衍生性商品的歐洲、中東、非洲事業單位的負責人一職。現居紐約。
目录 · · · · · ·
什麼,只能坐矮凳子?——金字招牌下的實習生涯
第二章
清晨五點半的影印室——菜鳥應該做的事
第三章
透明玻璃牆裡的恐懼——戰戰兢兢,迎接新任務
第四章
三線電話在響,交易廳裡還有人大聲喊我——走進成人的世界
第五章
歡迎來到賭城——一個紙醉金迷的世界
第六章
一夜之間,改寫歷史——業績差怎麼辦?找更多客戶進來啊
第七章
安了,巴菲特來了!——大風暴讓我們看見這些人的真面目
第八章
聰明,邪惡,單純……不會發問——股市回神,保住飯碗
第九章
鎂光燈下的控訴——什麼!高盛涉嫌詐欺?
第十章
轉戰倫敦前夕——更上層樓的良機
第十一章
該告別了——但,值得嗎?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 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管理层认为,要对实习生强硬冷酷,才能把他们训练成为诚实、足智多谋、善于协作的人。所有这些素质都是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具备的,目的是使我们晋级,成为初级分析员。这些也是客户所赞赏的素质——其中真诚位列首位。客户不喜欢信口胡诌瞎编乱造的人,他们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瓦伦蒂诺在开放会议上最讨厌任何形式的捏造。如果你不知道答案,最好就说:“我不知道,但我会找到答案。”这里的关键是要教导我们,当我们在跟生气的客户通电话的时候,对方不希望我们编造答案——他希望我们知道如何才能得到答案,并在5分钟之内给他回电话。如果你在开放会议上不知道答案,你就必须赶快冲出房间,乘电梯下楼,穿过布洛德街,冲到交易大厅,在会议结束前找到答案赶回来。实习工作主要是在交易大厅的不同柜台上进行,这是测验我们建立关系技能的地方。所以你需要盟友,就是在紧要关头你可以依靠的人,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拉比”。你可不能在某位高级副总裁忙着别的事情的时候随意地打断他。如果那样的话,“离我远点!”可能是你听到的最礼貌的回答。 2. 高盛公司对自己的文化非常认真,我喜欢这一点;我也喜欢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严谨地为客户提供正确的信息。这些就是开放会议教给我们的:不要捏造事实,也不要夸大其词,只要坦然面对。如果你不知道某件事情,那就学会熟练地去寻找答案,这样就很好。如果你犯了错误,那就承认——立即承认。(高盛一直告诉分析员说:如果你犯了一个错误,尤其是在交易之中,你所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不承认错误。不承认错误总是会带来更大的金钱损失,而且也会毁了你在客户那里的信誉。) 3. 我的教训是,在高盛,要想在实习计划之中和之后取得成功,更多的要依靠判断,而非知识。这里你会看到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们可能在SAT考试里获得了1600分的高分,可能是哈佛毕业的头号学生。然而这些人来到高盛,却可能完完全全是个失败,在第一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new world we live in, content is the way we will differentiate ourselves. Keep it up. While this is not illegal, Wall Street firms don’t like to get played—they like to be the ones doing the playing.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我為什麼告別高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从《我为什么离开高盛》中看高盛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同业究竟是对手,还是客户?

价值观不再相符,就是离开的时候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7.7分 387人读过
-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2012)7.9分 211人读过
-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2012)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2013)暂无评分 2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我為什麼告別高盛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羊香鱼有有 2020-11-24 06:03:52
其实一路读下来还蛮有自己人的归属感的,书里每个人都写出了点个性;不过大概离开的原因也并不是明说的这个吧,感觉(至少如今)已经是一个被广而接受的设定了…空袭的鼓掌有点泪目有点燃…takeaway可能是既然高盛把客户当对家且高盛总有王炸,那就别当客户直接投它且要当成对冲基金而不是banking来投;真要当客户了碰到结构衍生品都得靠自己拆出来整起来厘清;以及别指望本乡z府会有足够脑细胞合理投资妥善给村民... 其实一路读下来还蛮有自己人的归属感的,书里每个人都写出了点个性;不过大概离开的原因也并不是明说的这个吧,感觉(至少如今)已经是一个被广而接受的设定了…空袭的鼓掌有点泪目有点燃…takeaway可能是既然高盛把客户当对家且高盛总有王炸,那就别当客户直接投它且要当成对冲基金而不是banking来投;真要当客户了碰到结构衍生品都得靠自己拆出来整起来厘清;以及别指望本乡z府会有足够脑细胞合理投资妥善给村民发放养老金,还是自己整吧… (展开)
0 有用 北落师门 2021-02-15 23:59:32
搜了一下,作者之后并未从事衍生品专业工作,而是加入了一些投资者保护(帮助检查401K)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