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为余英时文集的第四卷,共选文15篇,主要考察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状况。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介绍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递变,重点阐述了清代学术史观念的形成以及戴东原、章学诚等人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二是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士的兴起、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系统的梳理和检讨。
作者研究注重从不同历史阶段的个案出发寻求中国文化内在理路的连续性和价值的再发现,同时作者酷爱中西文化比较,如在谈论作者归纳的知识分子两大特性之一的“超越”时,作者把它与中国古代的“道”进行了比较置换,指出“中国知识分子从最初出现在历史舞台那一刹那起便与所谓道分不开,尽管‘道’在各家思想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全书结构清晰,思路流畅,无论是整体编排架构还是具体行文都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同时作者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文意贯通,虽着眼于古代,投射的意义却是现代...
(展开全部)
全书结构清晰,思路流畅,无论是整体编排架构还是具体行文都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同时作者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文意贯通,虽着眼于古代,投射的意义却是现代的。资料翔实权威,引用准确简洁,对于了解中国的知识分子整体发展状况及今天的很多文化现象都很有帮助,具有很高的阅读参考价值。
余英时,1930年生于天津,祖籍安徽潜山,曾师从钱穆、杨联陞,当代华人世界著名历史学者、汉学家,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现居美国。
沈志佳,博士,自2006年9月始任美国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前此曾于1993年至2006年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并于2001年至2003年间兼任美国匹茨堡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职位以及匹茨堡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
还是文集来的爽快,,,其他的东拼西凑的又是一本新书,,,结果不少重的=·=
古希腊的哲学是外在的突破,贯注在永恒不变的超越本体或真理世界。 诸子百家重视精神的修养。在外在超越的西方文化中,精神修养主要是寺院中修士的事。 士起先为低级贵族。
@2019-06-03 10:19:43
内容与《士与中国文化》《论戴震与章学诚》多有重叠:中国文化东周时期的“内向超越”,士人文化原始形态“道统与政统之间”,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想之异同,宋代政治文化三变,戴震一生学术三变,章学诚“六经皆史”针对顾炎武“经学即理学”,“朱陆异同论”标志陆王尊德性在清代向程朱道问学转化。
2020129。
《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谈到对儒、道两学在当时的作用和地位,获益良多,有发前人未发之感。儒释道或是别的什么说法,哪有那么界限分明,过度拘泥于门户、学派,事事都要定性戴帽,就像气宗和剑宗内斗一样,不是狭隘盲目,就是别有用心了。
略过了关于清代儒家学术的那几篇,实在是没有基础,而且也太专业了,提不起 兴趣。
《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士志于道,道在于心,以道抗势。
> 更多短评 19 条
> 更多书评 3篇
> 24人在读
> 67人读过
> 131人想读
订阅关于余英时文集 第四卷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okfinethanku 2021-04-10 00:19:51
还是文集来的爽快,,,其他的东拼西凑的又是一本新书,,,结果不少重的=·=
0 有用 憧憬 2022-05-06 16:14:01
古希腊的哲学是外在的突破,贯注在永恒不变的超越本体或真理世界。 诸子百家重视精神的修养。在外在超越的西方文化中,精神修养主要是寺院中修士的事。 士起先为低级贵族。
0 有用 商隱一號機 2020-02-20 17:41:15
@2019-06-03 10:19:43
0 有用 三清喵 2020-05-05 23:04:45
内容与《士与中国文化》《论戴震与章学诚》多有重叠:中国文化东周时期的“内向超越”,士人文化原始形态“道统与政统之间”,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想之异同,宋代政治文化三变,戴震一生学术三变,章学诚“六经皆史”针对顾炎武“经学即理学”,“朱陆异同论”标志陆王尊德性在清代向程朱道问学转化。
0 有用 的人 2020-12-14 20:22:46
2020129。
0 有用 憧憬 2022-05-06 16:14:01
古希腊的哲学是外在的突破,贯注在永恒不变的超越本体或真理世界。 诸子百家重视精神的修养。在外在超越的西方文化中,精神修养主要是寺院中修士的事。 士起先为低级贵族。
0 有用 大风起 2022-05-05 17:37:18
《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谈到对儒、道两学在当时的作用和地位,获益良多,有发前人未发之感。儒释道或是别的什么说法,哪有那么界限分明,过度拘泥于门户、学派,事事都要定性戴帽,就像气宗和剑宗内斗一样,不是狭隘盲目,就是别有用心了。
0 有用 栗子炖鸡 2022-03-27 10:03:49
略过了关于清代儒家学术的那几篇,实在是没有基础,而且也太专业了,提不起 兴趣。
0 有用 Раскольников 2022-03-27 07:50:58
《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
0 有用 艾多斯 2021-10-22 19:55:10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士志于道,道在于心,以道抗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