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副标题: 未曾透露的真相
译者: 于滨 / 谈锋 / 蒋伟明
出版年: 2014-7
页数: 696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0229822
内容简介 · · · · · ·
★上世纪90年代“内部发行”图书,20年后首度公开出版,原班译者重新校订,
1990年,解放军出版社内部发行《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23年后首度公开出版。经原班译者重新校订,对全书理解更为准确。同时,保持原著生动的风格和观点,增补文字逾5万字,首次收入麦克阿瑟解职后国会质询的两章内容。还原大众可以感知的生动细节,为再现朝战历史提供动态的社会和政治全景。
★军事研究的权威著作,一个观察美国军事政治决策出台、运行的极佳视窗
本书向读者提供了涵盖政治、战略和战场“互动”的全新视角,书中的批评性论述,有别于西方和美国的“正统”观念。运用的大量解密美方内部档案,为中国的朝鲜战争史研究提供了原始素材。内部版本发行以后,即成为军史研究权威作品,为国内学者大量引用,如著有《朝鲜战争》的王树增,研究冷战史的著名学者沈志华等;以及为国外后期研究、著述者所借鉴,如《最...
★上世纪90年代“内部发行”图书,20年后首度公开出版,原班译者重新校订,
1990年,解放军出版社内部发行《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23年后首度公开出版。经原班译者重新校订,对全书理解更为准确。同时,保持原著生动的风格和观点,增补文字逾5万字,首次收入麦克阿瑟解职后国会质询的两章内容。还原大众可以感知的生动细节,为再现朝战历史提供动态的社会和政治全景。
★军事研究的权威著作,一个观察美国军事政治决策出台、运行的极佳视窗
本书向读者提供了涵盖政治、战略和战场“互动”的全新视角,书中的批评性论述,有别于西方和美国的“正统”观念。运用的大量解密美方内部档案,为中国的朝鲜战争史研究提供了原始素材。内部版本发行以后,即成为军史研究权威作品,为国内学者大量引用,如著有《朝鲜战争》的王树增,研究冷战史的著名学者沈志华等;以及为国外后期研究、著述者所借鉴,如《最寒冷的冬天》的大卫·哈伯斯塔姆。
★像故事书一样好看的军事史书,可读性极强
译文流畅,传神达意。作者笔下的历史人物形象立体生动,各方军事—政治斡旋紧张感强,战争场面既见宏大叙事,又见人性的细微刻画,呈现历史的偶然和必然。其叙述贯穿战争全程,读来就如同小说一样好看,在写朝鲜战争的众多书中是仅有的一本。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是一部研究朝鲜战争的全面又精彩的综合性著作。美国政论家约瑟夫·古尔登充分利用1970年代末开始解密的有关朝战的官方档案,收集到美国政府重要决策所依赖的原始情报数据,此后四年间采访众多当事者和知情人,经过精准梳理和敏锐把握,完成了这部内幕之作。而这批“五角大楼朝战文件”资料已经被小布什政府重新加密,这使得本书所揭示的真相更为难得可贵。
本书循着战争决策和实施的主线,从党派政治、国际关系、军事战略、战役以至战术等角度,详尽地描述和分析了朝鲜战争的起因、背景、发展和结局,全景式地再现了决策和作战的真实进程。
书中更有很多美国最高决策当局的内幕情节,着力刻画了诸多军政要员的独特性情和手段,如杜鲁门的固执轻率、艾奇逊的聪明傲慢、麦克阿瑟的乖戾戏剧化等,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向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美国军事政治决策出台、运行的极佳视窗,以及理解政治、战略和战场“互动”的全新视角。
1953年的一纸协定,朝鲜半岛分野依然。60多年后回头再看这场战争,以及围绕这场战争的种种国际间的纵横捭阖,对于我们把握现实和预测未来,仍然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作者简介 · · · · · ·
约瑟夫•古尔登,美国知名政治作家,曾长期从事情报分析工作,后投身新闻业,任《费城问讯报》华盛顿分社主管。古尔登在《朝鲜战争》前一部著作《黄金时代:1945-1950》涵盖了从美国对日战争胜利到朝鲜战争的历史,是美国最有权威的文化机构每月一书俱乐部力荐读物。其另一著作《超级律师》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24周之久。
★译者简介:
于滨,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现任美国文博大学政治系教授 、美国陆军战争学院访问学者,兼上海美国学会资深研究员、北京《外交观察》季刊策划。有中、英文学术著作6本,论文百余篇。
谈锋,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任学者。多年从事翻译出版、媒体、科技管理等工作,在美国生活工作20多年。翻译校订的其他图书还包括《李普曼传》(与于滨等合译)、《硅谷优势》、...
约瑟夫•古尔登,美国知名政治作家,曾长期从事情报分析工作,后投身新闻业,任《费城问讯报》华盛顿分社主管。古尔登在《朝鲜战争》前一部著作《黄金时代:1945-1950》涵盖了从美国对日战争胜利到朝鲜战争的历史,是美国最有权威的文化机构每月一书俱乐部力荐读物。其另一著作《超级律师》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24周之久。
★译者简介:
于滨,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现任美国文博大学政治系教授 、美国陆军战争学院访问学者,兼上海美国学会资深研究员、北京《外交观察》季刊策划。有中、英文学术著作6本,论文百余篇。
谈锋,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任学者。多年从事翻译出版、媒体、科技管理等工作,在美国生活工作20多年。翻译校订的其他图书还包括《李普曼传》(与于滨等合译)、《硅谷优势》、《硅谷百年史》等。
蒋伟明,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英国)伦敦大学图书馆、信息和档案研究生院。曾担任国家图书馆国际交流处处长、中国驻印度和尼日利亚使馆文化参赞。
目录 · · · · · ·
本书缘起
引言:一场苦涩的小战争
第一章 鲸斗殃虾
第二章 战争爆发
第三章 “警察行动”
第四章 炫耀武力
第五章 先斩后奏
第六章 背水一战
第七章 仁川赌胜
第八章 放手行事
第九章 “悠悠行动”
第十章 威岛会谈
第十一章 大军待发
第十二章 中国介入
第十三章 暂时平静
第十四章 走向深渊
第十五章 死里逃生
第十六章 陷入灾难
第十七章 危难受命
第十八章 麦帅解职
第二十一章 和谈密径
第二十二章 争持不下
第二十三章 政令之变
第二十四章 最后和平
资料来源和致谢
· · · · · · (收起)
喜欢读"朝鲜战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朝鲜战争"的人也喜欢 · · · · · ·
朝鲜战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一场不能被忘却的战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鲸鱼打架,小虾遭殃。李承晚爱说的这句话可能是朝鲜战争最精辟的总结。 上学的时候以为是美帝国主义和南朝鲜伪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北侵而打响了朝鲜战争,实际上却是金日成政权在苏联的纵容下率先发动战争在先,美国的政策最开始是避免卷入朝鲜人之间的战争,在东亚战区总司令麦克... (展开)
一场多方对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恐惧而都不得不打的局部战争

改个书名吧:《朝鲜战争:麦克阿瑟大败局》

从“敌人视角”看来的朝鲜战争
> 更多书评 32篇
论坛 · · · · · ·
黑天鹅图书微信(微信号:htebook)有本书的试读和... | 来自黑天鹅图书 | 2014-08-14 14:20:5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文治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7.6分 520人读过
-
Times Books (1982)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解放军出版社 (1990)8.5分 44人读过
-
Mcgraw-Hill (1983)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4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TOP100 (451½°F™)
- 兵略通览 (Lightsage)
- 黑天鹅图书2014年出品 (黑天鹅图书)
- 金融博物馆书院2014年7-9月推荐书单 (金融博物馆书院)
- 2015年购书单 (虞二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朝鲜战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Jeans 2015-03-24 16:54:08
仁川登陆、麦克阿瑟解职等章节尤其精彩!
0 有用 一秒钟的时间 2020-10-07 13:51:38
诚然那场战争值得我们骄傲,但也应有清醒的认识,其实美国并不怕我们,他真正害怕的是背后的苏联,美国一直担心战争规模的扩大会导致苏联借机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正是这种瞻前怕后缩手缩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们。
2 有用 狒狒不洗脸 2016-03-15 00:19:23
不如王树增
7 有用 黑暗之刺 2015-04-20 22:01:01
作者是有多讨厌麦克阿瑟,呵呵
2 有用 满满 2015-01-29 22:05:02
不得不赞叹,译者功夫深。上册的主角是麦克阿瑟,故事的主线是他的刚愎自用导致了朝鲜战争的全面升级,趣味性在于他和美国总统、国务院、国防部就当前国际形势分析政治立场考虑军事权力收放的一来二去三推四就。比较遗憾的是,中国人刚出场5分钟,上册就结束了。下回分解的感觉让人不爽
0 有用 zhang33 2022-12-26 23:23:12 浙江
另一种视角下的历史~
0 有用 慕思唐 2022-10-20 21:00:06 北京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之17年10月31日购于当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手视角解读的这场被我们称之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立国之战,不无裨益。
0 有用 三馀書客 2022-10-04 14:42:06 湖北
充满偏见
0 有用 潇湘公子 2022-09-12 12:37:28 云南
写得非常糟糕,哪种典型的左派风格,强烈的个人情绪,预设立场 @2021-08-15 03:14:32
0 有用 大海广阔 2022-08-31 22:27:04 北京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真有人被这本书写的误导,觉得抗美援朝是不必要的吗?如果当时韩国打败了朝鲜,今天的萨德就是部署在你家门口。看看俄罗斯周围的北约国家,你就知道问题所在了。这本书描写历史非常详细,但是带着美国人的傲慢,总认为中国是“侵略”的,看看伊拉克,看看叙利亚,美国好做“世界警察”,还要冠冕堂皇给自己找正义的理由。某些评论里的人,真容易被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