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短评

热门 最新
  • 17 沈砚之 2014-07-28 16:11:15

    在发布会上梁曾不建议大家购买此书,倒是够坦率。专栏文字集结成书,读下来的确些许敷衍潦草,唯有《领导》一文吐槽火力十足,聊以一笑。此书真是中信为了编书而编书,太商业化,不推荐。

  • 7 三四 2015-06-07 15:22:35

    专栏这种东西果然不能集中着读。

  • 3 宋不吃 2014-06-25 22:58:41

    随便出烂书的结果就是,对不起自己辛苦积累起来的「NAME」。梁文道你缺钱缺疯了吗?购于万圣。

  • 2 傅踢踢 2014-07-31 14:49:27

    特别。。。一般

  • 2 季米 2018-01-22 09:47:31

    梁文道作为一个香港人,生存在香港这种言论自由的世界,不倦地扮演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对大陆的种种现象发表观点,好象就是行走在钢丝的边缘,把握这种尺寸是比较艰难的,可真的是难为他了。看过了网络上各种相对比较自由的言论,现在公开发表的杂文实在没有什么太值得看的东西了,邵燕祥先生写了一辈子杂文,最终发现写杂文没什么卵用,无奈地放弃了。奈何就是那样的自我阉割,小心翼翼地言说,也会捅到肉食者的G点,即使隔靴搔痒地说也是不允许的,这不,这样的一本根本没啥出格话语的书据说也不能被重印了,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这种字大行疏,内容不痛不痒的书也只有匆匆翻一遍的价值,何必还印成精装本呢,真的太没有必要了。

  • 3 于是 2014-07-03 14:45:16

    不错,因为讲得没错。

  • 2 黑炭 2014-08-07 10:33:57

    最近正在听罗辑思维,所以不妨拿罗振宇和道长对比一下。严谨的说,罗胖所讲的不仅仅是在于常识层面,他的内家功夫看得出是来自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而外家功夫则是时下最热门的互联网思维。除此而外,罗老师的言行会督促听众不时的主动做点什么。反观道长,则更加注重社会的底线,告诉受众,有些事情,不要做,有些想法,其实是一种落后的思维习惯。两个人都是思想的行动者,而且不管内家功夫是西方哲学或者东方佛学,骨子里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善念。

  • 0 韧勉 2014-10-19 20:25:51

    社会“关键词”背后不同维度的历史解读,可以让我们看出这个世界的各种乱象,这种乱深入骨髓,难以察辨。

  • 2 laroche羽 2014-10-24 10:40:53

    聪明的策略,常识普及。

  • 0 調色盤壞了 2015-05-16 20:24:00

    恩,我怀疑是不是道长的执笔了?太过白话的文字感觉是文字记录下的道长语录

  • 0 疯疯爱 2015-12-01 23:11:44

    短小精悍,引人思考。

  • 0 青丝 2016-02-22 17:38:55

    知识分子嘴里果然没好话,哈哈哈哈。还不错,有些新角度。

  • 0 Cambrian 2015-05-28 23:25:48

    这有什么好出的

  • 0 肖浑 2015-08-04 22:20:22

    这本标注的人这么少,是梁文道出问题了还是因为公知污名化?不过这本确实意思不大,还是那些东西叨逼叨。介于三星到四星之间。

  • 1 Balllawbao 2020-05-08 15:23:39

    近来每天都听“八分”栏目,看书的时候脑海里总会响起道长的声音。道长的风格没怎么变过呐~

  • 1 火·霸总研究·锅 2016-01-13 09:42:13

    读完这本书,我想,一个可以称得上能独立思考人,并不多。大多数时候我只是人云亦云,只是故作独树一帜,然而,真正的内涵我也不懂。

  • 0 keitame 2015-07-21 00:15:43

    社论还是需要及时看,过了时间就差点味道

  • 0 強子機器劉威廉 2014-10-16 00:07:09

    道长的书我都有读过,非常喜欢,道长是一个很认真的读书人,文章中也尽显小聪明,无论吹的有多远,最后还得搂回来,这本书选了四组词汇触碰到了“政府”“党”等G点,搔的有理有据,陈冠中在前言中帮道长重抗公共知识分子的大旗,特别说明不是微博上那一帮为钱传谣的乌合之众大V,而是有担当的如左拉一般的针砭时弊,用所了解的开放观念来认识我们的社会,从这点看,是有温度的,道长对文字很珍视,你要说他度掌握的好也好,这或许是一种激灵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