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纪念版
以日本视角最完整还原亚洲两强较量的战争图景
甲午战争老大帝国败于蕞尔小国
唤醒中国四千年之大梦
[ 内容简介 ]
1894年清日的战争,清朝用干支纪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战争”;日本命名“明治二十七八年战役”;欧美命名“First Sino-Japanese War”。依据国际上对战争命名的惯例,明确作战当事国的主宾关系,本书题为“清日战争”。清日战争已过百年,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留下了伤痛和耻辱。从那个时代开始,外来侵略接踵而至,在中国近代史上,当西方文明和明治维新与古旧的清朝体制发生猛烈碰撞时,战争的失败也催生了中国新的历史纪元。
作者将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等处馆藏历史文献中收集了大量华语史学界难得一见的史料和大量弥足珍贵的图片,爬梳整理,按战争经过、战争背景、战争、战时、...
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纪念版
以日本视角最完整还原亚洲两强较量的战争图景
甲午战争老大帝国败于蕞尔小国
唤醒中国四千年之大梦
[ 内容简介 ]
1894年清日的战争,清朝用干支纪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战争”;日本命名“明治二十七八年战役”;欧美命名“First Sino-Japanese War”。依据国际上对战争命名的惯例,明确作战当事国的主宾关系,本书题为“清日战争”。清日战争已过百年,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留下了伤痛和耻辱。从那个时代开始,外来侵略接踵而至,在中国近代史上,当西方文明和明治维新与古旧的清朝体制发生猛烈碰撞时,战争的失败也催生了中国新的历史纪元。
作者将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等处馆藏历史文献中收集了大量华语史学界难得一见的史料和大量弥足珍贵的图片,爬梳整理,按战争经过、战争背景、战争、战时、战地各种局部、战争影响、大事记、图记、表记等编纂出一部崭新巨著。书中对甲午战争历史的深层挖掘和剖析,力图站在中间立场分析战争的胜败得失,有助于读者更多地认识战争的背景,客观思考战争胜负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本书各部分均采用清日两国对比手法写作,全面对比双方的军、政、经、民等各方面因素,清晰直观,一目了然。较之以往单纯纪事或编年手法的突破,有利于对清日两国之间战斗力等军事能力现状的了解。
[ 推荐语 ]
凤凰卫视、《新京报》《第一财经周刊》《文汇报》《羊城晚报》《深圳晚报》《新民周刊》《南国都市报》《信息时报》《看历史》《炎黄地理》、凤凰网、人民网、搜狐网、腾讯网 联合推荐
这是一本有关中日甲午战争的专著,是我读过研究这场战争最具价值的书籍之一,书中运用了大量日方的数据,几达巨细无遗的程度,甚至连日军炊事班使用什么炊具,都一一罗列出来。这种对技术细节的关注,一向是中国学者最缺的。不过,这本书以日方史料为主,能引起争论之处甚多,光是书名,我估计就有不同的意见。
——叶曙明,近代史学者
这本书也许也不可能得到很多读者的认同,但是我想谁都没有办法否定,作者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的孤诣苦心。
他搜集了那么多资料,他对于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对这场战争很多具体的方面,所做的研究和探索,我看在中国的历史学家里面,没有人能够做得到,至少中国的历史学家好像还没有人能够到日本去做这样的史料搜证。
——香港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
对于维系东亚的稳定来说,那段历史中依旧蕴藏着不可忽视的丰富财产,这也正是这本《清日战争》的价值所在。
——《书城》
作者简介 · · · · · ·
宗泽亚,日本研究学者,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在科学院工作。多年专注日本古代民间风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史的研究。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清日战争
第二章 清日战争观
第三章 清日战争大事记
第四章 清日战争图记
第五章 清日战争表记
清日战争年表
表记参考资料
结束语
参考及引用文献
· · · · · · (收起)
"清日战争(甲午纪念版)"试读 · · · · · ·
本书所称的“清日战争”,中国依传统,通常以战争爆发当年的干支纪年称为“甲午战争”或“中日甲午战争”;在日本则命名为“明治二十七八年战役”、“日清战争”;欧美各国命名为“First Sino-Japanese War”。 甲午战争源于清日两国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始于 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清军在各战场连战连败,最终日军在辽东、山东及台湾登陆,并彻底摧毁了清朝海军主力——..
喜欢读"清日战争(甲午纪念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清日战争(甲午纪念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 更多书评 4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8.5分 660人读过
-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1)8.3分 4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广义人类学备忘录 (nothing传叔)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后浪·大学堂」 (后浪)
- 「后浪@2014」 (后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清日战争(甲午纪念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严肃活泼王十一 2019-06-26 17:51:29
可怜又可恨,知道甲午海战惨,清军弱,没想到军队羸弱涣散到如此地步,90多万对20多万,在朝鲜败了,在本土竟然也让日军如入无人之境,指挥混乱,巨资修筑的炮台也成了摆设。如此看来邓世昌用船撞击敌舰,要与之同归于尽的血性,也成为一个悲情的水花,单单一个北洋水师是救不了中国的,何况还败了。91年丁汝昌带领舰队到访,让日本人惊恐不已,短短3年,进步之快。甲午战争失利,可以说让人看到大清是不成了,什么改良什么... 可怜又可恨,知道甲午海战惨,清军弱,没想到军队羸弱涣散到如此地步,90多万对20多万,在朝鲜败了,在本土竟然也让日军如入无人之境,指挥混乱,巨资修筑的炮台也成了摆设。如此看来邓世昌用船撞击敌舰,要与之同归于尽的血性,也成为一个悲情的水花,单单一个北洋水师是救不了中国的,何况还败了。91年丁汝昌带领舰队到访,让日本人惊恐不已,短短3年,进步之快。甲午战争失利,可以说让人看到大清是不成了,什么改良什么变法什么君主立宪,都不成,只能革命来推翻它。打败清朝,占领朝鲜台湾,也是日本军事崛起开端,也可以说是后来全面侵华的起源。 (展开)
0 有用 久道 2015-05-29 14:59:54
比较客观的视角。综合来看,明治日军是现代文明的军队,遵守国际法,战地纪律严格。日本在清国的占领区,实行文明的制度,并巧妙利用了满清是征服王朝这一特点,让汉人更愿意与日军合作。
6 有用 渣渣 2015-07-05 20:59:28
应该叫宗泽亚编,怎么能叫著呢?史料不加选择,没有自己历史观,重细节轻大局,堆砌,文笔差,非专业…体验糟糕,后悔买了两本他的书
9 有用 nothing传叔 2014-10-22 17:34:50
甲午战争最丰富资料大汇集,图文并茂,舰船、枪械、海战对阵形式、来往密电,在第4章和第5章的图记、表记里可谓应有尽有,海战全过程超详实大复盘。。。以至于其他文字叙述和评论都好象是这本书的引申、发挥和超展开。。。
1 有用 [已注销] 2015-08-23 11:19:22
史观太亲日,尽管极力的摆出客观的态度
0 有用 糊涂庙里糊涂仙 2023-02-14 06:44:04 辽宁
度过那么多本有关这场战争的书籍,这本是日方资料最全的一本了,更像是一本博士论文,虽然有很多明显的错误,但非常有价值,通篇观点不多,个别几句有明显亲日的倾向。
1 有用 wlf4567 2023-02-12 23:06:00 湖南
书中还原甲午战争始末,资料多出自于日方档案,有些熟知的事件由此展现了以前未知的一面。
0 有用 大甜甜~~ 2023-01-31 20:34:24 日本
随着史料更多的公开,我想,日清之间的差距会被看得更清楚。
0 有用 Jarek 2022-09-05 13:22:07 北京
虽不是专业规整的历史作品,但当年还是作为推荐书推荐给学生。
0 有用 半端 2022-08-17 18:34:29
确实是搜罗了海量资料,不少角度和数据都是第一次见,而且对比的模式也确实较流水账式铺陈更清晰。可惜错别字还是多了些,对历史题材的读物来说有些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