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的原文摘录

  • 现在我总觉得,母亲当初哪怕多活一天也好; 但回想起来,母亲活着时,其实我并未真正感到她的一天如何重要,如何值得珍惜,尤其是在她健康的时候。我们总是在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才想到应该爱他或更爱他。 (查看原文)
    颜悦 2赞 2014-09-02 10:31:58
    —— 引自第295页
  • 「我认为推理小说故事情节要新颖,不能落俗套,看了几本写女法医的书,都是思路情节相仿,也不知谁抄谁的,看起来好像又看一遍,不过书还是要看完的。」 (查看原文)
    豆友152905485 2回复 2赞 2019-06-20 07:12:02
    —— 引自第99页
  • 后来我去日本白滨的三段壁,那是著名的自杀地,我在悬崖上看见一块“口红的遗书诗碑”,上边刻着当年情死者的手迹:“白浜の海は,今日もれてゐる。”(白滨的海,今日依然波涛汹涌。)后署“一九五〇·六·一〇定一貞子”。 对这行将赴死的两个人来说,他们的爱情与死亡何其重大;大自然却对此无动于衷,还是原来的样子。这使我想起《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具情感, 且无所偏私。 一些人死了, 一些人活着, 一些人不幸, 一些人幸福, 如此而已。 我们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失去亲人,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怀念死者。 (查看原文)
    Pimlico 2赞 2020-11-20 22:34:37
    —— 引自章节:第五部分 向死而生
  • 孔子所谓“仁”有两个意思,一是希望人活得好些;二是希望人不要活得太坏,乃至不能活了。《庄子》所云,“昔者舜问于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 尧曰:‘吾不敖无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此吾所以用心已。’”是说遇着“无告”以下各类,需要特别关怀一下。由此反观《老子》之“天地不仁”、“天道无亲”,未免把上面两层意思混淆在一起反对了。《老子》自是标榜一视同仁,但我们并没有要求个别地好,所要求的只是不要个别地太坏。 墨子讲“ 兼爱”, 是在与《老子》截然相反的方向上反对孔子的“仁”—《老子》可以说是“兼不爱”,完全仿同大自然对待人的态度。在我看来,《老子》太冷,墨子又过于理想主义,还是孔子所提倡的能够落实,或者说我们可以退到这个地方:对于爱你,你也爱他的人,尽量让他活得好一点罢。 周作人在《寻路的人》中说: “我曾在西四牌楼看见一辆汽车载了一个强盗往天桥去处决,我心里想,这太残酷了,为什么不照例用敞车送的呢?为什么不使他缓缓的看沿路的景色,听人家的谈论,走过应走的路程,再到应到的地点,却一阵风的把他送走了呢?这真是太残酷了。” 这里的“强盗”是个象征—象征我们所有终将死去的人。此文所体现的眼光正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相对立,形容起来,就是“悲天悯人”的“悯人”二字,亦即孔子之“仁”。 生就是向死的过程,不过有人走得短些,有人走得长些罢了。既为生者,无一不死。死是生所注定的。既然如此,那么应该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但我们仍然痛惜他人之死,畏惧自己之死,这是因为我们总是在“一般”中留意“唯一”— 唯一的存在,唯一的关系,亦即老子所谓“私”、“仁”。 我们最终得以承认和接受一个人的死,可能仅仅在于无人不死,或者说,在于众人之死。众人都承受的事,一人就能承受。 (查看原文)
    Pimlico 2赞 2020-11-20 22:34:37
    —— 引自章节:第五部分 向死而生
  • 母亲在的时候,我们曾每晚一部地将小津安二郎后期从《晚春》到《秋刀鱼之味》这十三部电影按拍摄顺序看过一遍。前不久我又都重新看了,留心到不少过去疏忽了的地方。好像非得以生死为代价,才能真正明白就中深意似的。 《东京物语》和《小早川家之秋》都表现了下一代人与上一代人的“死别”。在《东京物语》中,幸吉将父亲周吉从病危的母亲身边叫出来,对他说:“我看能到明天天亮就不错。” 周吉回答:“是啊,不行了吗。”幸吉:“妈妈六十八岁了吧?” 周吉:“是啊,不行了。”幸吉:“我看就是这样了。”周吉:“是啊,这就完啦。”这是我看过的电影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 “死”同时被突然强加给妻子和周吉,不管你是否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而在《小早川家之秋》中,万兵卫病危,两个女儿和一个女婿守候在身边,医生向他们陈述病情,小女儿则在厨房凿冰以供病人冷敷之用—这情景简直与《东京物语》一模一样,但接下来就不同了:次日万兵卫竟奇异地恢复了健康, 几个女儿喜极而泣。虽然万兵卫很快还是死了,但对于亲人们来说,他实际上是死了两次。死最令人难以接受之处,正在于它的一次性—是那么断然,彻底,决绝,无可挽回,无法补救。无论此前生者以为如何具有思想准备,死永远是一个突如其来,令人措手不及,从而造成太多遗憾的事实。而在《小早川家之秋》中,尽管万兵卫第二次死距离第一次死的时间很短—正所谓“回光返照”—但亲人们已经能够相对平静地面对他的死,视之为人生必然的最后一程了。而两次死的距离越短,生者对死者最终的死接受得就越容易—讲一句残酷一点的话,对于生者来说,第一次好比是“热身”,隔得太远也就失去效用了。 在万兵卫两次死之间,女儿文子有机会告诉他:“爸爸, 我要向您道歉。”万兵卫问:“为什么?” 文子:“我任意地对爸爸说了些难听的话。”万兵卫:“我没有放在心上,已经忘记了。”文子:“虽然不应该这么说,但如果爸爸有事,我会永远内疚的。”万兵卫:... (查看原文)
    Pimlico 2赞 2020-11-20 22:34:37
    —— 引自章节:第五部分 向死而生
  • 安东·契诃夫的剧本《樱桃园》结束于一位老听差菲尔斯的独白:“生活过去了,好像我没生活过似的。……”这时, “传来一个遥远的声音,仿佛来自天边,那是琴弦绷断的响声, 悲伤的余音渐渐消散。随后是肃静,只能听见花园里砍树的响声。”这与昆德拉所说是同一个意思,但我读到这儿感受却更深切,不仅因为这是说在一个人生命结束之际,是为自己一生所唱的挽歌,而且仅仅因为它表述得简单,如友人史航所说“是实在熬不住才说的茫然的话”。人活一次,然后死了,不再活了。这件事根本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置身其中,只是无可奈何。 不过由此得出的结论却未必是消极的:如果没有彼岸,那么此岸就是一切,无论生命短暂、长久,都是唯一的机会,这就更能显示出人的一生的意义。不然,如果有彼岸,则此岸仅仅是向着那里过渡的起点而已。没有完结的起始是虚妄的,也是怪诞的,人可能更承受不了。 死的确可以让我们认识生——与死相比,生是可以触及, 可以改变,甚至可以补救的…… 我们可以尽一己之力做点什么,假如我们想到应该如此的话。 (查看原文)
    Pimlico 2赞 2020-11-20 22:34:37
    —— 引自章节:第五部分 向死而生
  • 我读《文选》中赋、诗之“ 哀伤” 各篇, 诗之“ 挽歌” 各篇,好像往往止步于慨叹故人辞世,遗留一个颓败寂寞的世界,就不再说下去了。再读《元稹集》中“挽歌伤悼诗”、“伤悼诗”两组,他说得上是古来对生死问题最为关注的诗人了, 但所写仍与《文选》上述诸篇意趣大致相同。以《遣悲怀三首》为例,如《唐诗余编》所云“第一首生时,第二首亡后, 第三首自悲”,但即以第三首而论:“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好像还是稍稍触及,就绕开了。虽然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云:“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亦云:“夫微之悼亡诗中其最为世所传诵者,莫若《三遣悲怀》之七律三首。……所以特为佳作者,直以韦氏之不好虚荣,微之之尚未富贵,贫贱夫妻,关系纯洁,因能措意遣词,悉为真实之故。夫唯真实, 遂造诣独绝欤。”在我看来,真实诚然,但亦止于此矣。回过头去再读《文选》,倒是陆机作《叹逝赋》中“寤大暮之同寐, 何矜晚以怨早”二句,比“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要深刻多了。此外,缪袭作《挽歌诗》之“造化虽神明, 安能复存我。形容稍歇灭,齿发行当堕。自古皆有然,谁能离此者”,亦颇具理解。死是死者与生者共同的命运,区别但在先后而已。要有陆、缪两位所说的这层意思做底子,“悲君亦自悲”才能落到实处。 (查看原文)
    Pimlico 2赞 2020-11-20 22:34:37
    —— 引自章节:第五部分 向死而生
  • 然则《庄子·天道》有云: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 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这里本来讲的是道之不可以言传, 但却也是对生死问题的深刻理解。一个人死了,借助语言文字这种媒介,所传达、所保存的只是“糟魄”,其所有精微均已“gone with the wind”( 随风而去)。即便借助更为具体的视听手段如绘画、摄影、电影、录像、录音等,也仍然如此,亦如《天道》所云: “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 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 所说的“情”可能多少存在于相知者的心中,但是要想真正著之笔墨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了。不过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未必不能知其不可而为之。就算是对于轮扁的话的一种反抗,有如许多已死者和未死者曾经做过的那样。 (查看原文)
    Pimlico 2赞 2020-11-20 22:34:37
    —— 引自章节:第五部分 向死而生
  • 我们点的油爆虾、家乡鳝丝(加绿豆芽和咸菜,是炒的)和火腿冬瓜球,两碗饭,两杯龙井茶 (查看原文)
    严杰夫 2014-07-22 21:51:29
    —— 引自第40页
  • “我在一九三五年随父母去了好莱坞的拍摄现场,看见秀兰·邓波儿(当时我最迷的影星)和她妈妈坐在汽车中,我们请她签字,我当时太兴奋了。 (查看原文)
    颜良辰 1赞 2014-09-24 16:59:55
    —— 引自第110页
  • 中秋节那天晚上我和方方去华联四楼,叫‘大食代’那里一柜台、一柜台什么吃的都有 (查看原文)
    严杰夫 2014-07-22 21:56:34
    —— 引自第41页
  • 如油爆虾没那么甜,不放蒜、醋、香菜,而是放葱段,特别之处是虾要烧出红色 (查看原文)
    严杰夫 2014-07-24 09:14:08
    —— 引自第81页
  • 一个人的死与不死,死期的提前与推后,所导致人生内容的减少与增多,所有后果,最终完全由这个人自己来承担,犹云“活该”是也。天地间之大不公平,恐怕莫逾于此。 (查看原文)
    到里斯本看海 2014-08-12 00:02:32
    —— 引自第11页
  • 死生都是我的“命”,把“命”当成一个整体来接受,对待它的任何一部分就应该是相同的态度。 (查看原文)
    到里斯本看海 2014-08-12 00:04:25
    —— 引自第14页
  • 母亲在给姐姐的信中说:“下午五点,我过去和方方碰头,一块步行去新开的大商场。我们从一楼逛到四楼,方方给我买了一件黑底彩花的短袖衬衫,其实也是针织的,又被售货员夸了一通,他化了一百六十七元,还是打的四折。”母亲平时一直怪我有点吝啬,大概不明白我为什么给她买衣服。那天我总感觉就要失去母亲了,眼泪忍不住地往外涌。 (查看原文)
    到里斯本看海 2014-08-12 00:05:24
    —— 引自第182页
  • 母亲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要在“大同”中分辨出“小异”,每个人的经历才有价值,才有意义;然而离开“大同”来看“小异”,“小异”也就没有价值,没有意义。 (查看原文)
    到里斯本看海 2014-08-12 00:08:53
    —— 引自第207页
  • 我们只有在生之外或生之后,才可以把生安排得理想一点。 (查看原文)
    到里斯本看海 2014-08-12 00:10:23
    —— 引自第247页
  • 夜里梦见开始写关于母亲的书了。 (查看原文)
    到里斯本看海 2014-08-12 00:12:07
    —— 引自第275页
  • 卡夫卡日记有云:“不要绝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绝望这一点也不要绝望。在一切似乎已经结束的时候,还会有新的力量,这正好意味着,你活着。如果他们不来,那么一切就到此结束,彻底完了。”(一九一三年七月二十一日)据此,死才是真正的绝望。卡夫卡日记又云:“人们从来不知道,是否人们感觉到的绝望是合理的绝望,或者是美誉道理的绝望。”(一九一四年十二月十九日)其间区别,也在死与生之间。然则既已死了,连绝望也没有了。 (查看原文)
    桥水 2014-08-27 22:49:00
    —— 引自第22页
  • “生之国”的主宰毗湿奴遂向造物主梵天投诉:“死之原”被造得太美丽了,太幸福了。梵天用黑暗织了一张厚实的幕,命“苦痛”与“恐怖”把这幕挂在路口。于是,“生命又充满了生之原了,因为死之国虽然仍是那样的光明而且幸福,人们都怕这入口的路。” (查看原文)
    桥水 2014-08-27 22:55:12
    —— 引自第28页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