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sonnie* 2014-12-16 17:27:40

    生者惜别,去者惜聚,却是任谁也绕不开、带不走、留不住。

  • 0 小满 2016-08-31 10:42:58

    姥姥去世了 麻麻变成了孤儿 而读这本书让人舒服

  • 0 蓝小小 2024-02-06 11:12:57 江西

    关于亲情,关于生死观,珍惜眼前。

  • 0 壳壳壳破 2017-12-19 22:07:44

    为什么觉得止庵讲得比写得好很多呢。要读完啊。

  • 0 张太盐 2018-09-09 22:13:43

    绝对好书。写法上尤其贴合作者心境。引述和新书自有道理和意义。很受感动。

  • 0 momo 2019-11-26 00:51:44

    睡前看此书的后果就是哭得头疼睡不着觉。倒不是多愁善感,是生死实在太沉重,连一点点侥幸逃脱的可能都没有。突然意识到凡俗之爱的动人之处:正因为我们自不量力、奋不顾身、孩子般任性,正因为我们软弱无能、愚蠢无知、一无所有,所以当我们决定拿出一切去爱的时候,我们的生命第一次出现动人的圣光,那闪光的不是我们的爱,而是那准备好丢掉一切的勇气。

  • 0 阿鹊 2018-03-12 13:18:00

    父亲去世给我的真实感觉并不是我送走了他,而是我们一起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他送我到一个地方—那也就是他在这世界上的最后时刻—然后他站住了,而我越走越远,渐渐看不见他了。 偶尔有直入人心的描述,然后都是大段大段的古文。真正悲伤难过的时候能记得起这么多么?为了以他人/名人之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未免有炫耀之情,此时真正的伤感去哪儿呢?

  • 0 不是 2019-01-22 16:31:51

    想借以慰藉,对生死仍不得解

  • 0 郡主CoCo 2014-10-06 15:45:28

    能不能不要引用那么多古文,学渣看不懂%>_<%

  • 0 大卫 2014-08-11 10:50:32

    正准备拜读。

  • 0 心齋气聽 2021-03-01 08:01:27

    读这本书时,天正在下雨,我读着,就像在别人的大黑伞下避了雨。

  • 0 阿姨洗铁路 2017-06-30 10:22:22

    全书句式,某某在《xx》说.....母亲在信中说..... 作者从平凡微小的细节中絮絮叨叨,旁征博引,企图想要说明白“生&死”这个宏大的主题,略显矫情,可能是我自己不喜将生死这个话题讲得太白太直接。 母亲的书信是本书的亮点吧,一个可爱的老太太~

  • 0 Serpin 2017-11-23 19:47:16

    终于在止庵的许多文学评论中拾掇到一本散文...他的风格和我看过的其他散文家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起步中。

  • 0 铁道边的猹 2018-09-25 00:27:57

    多年前就觉得大量的旁征博引让人腻烦 如今更是如此 想起了高中那个让我们借以练习思辩文的老师 去掉这些表面功夫其实尚可 读完再议

  • 0 露白京默 2017-05-18 09:52:42

    是生离,还是死别,带给人的痛苦更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都是你一程一程的走,我一程一程的送。不管是杨绛先生,还是龙应台,还是止庵,都将这种爱定为陪伴。

  • 0 小棉袄压箱底 2018-05-30 22:55:15

    原以为会是很沉重的一本书,书中娘的书信日记让这追思不那么哀伤

  • 0 Auset 2015-06-13 17:47:00

    惜别于生者间的意义唯惜聚

  • 0 Claire 2017-01-04 23:22:39

    生死本是一个很好的题材。然后看了九页,已被连续的引经据典给累得看不下去了。

  • 0 Benny 2021-07-26 12:21:32

    太多的文言文引用影响了酣畅淋漓的阅读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