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 短评

热门 最新
  • 2378 白模卡 2015-10-24 22:23:56

    洪荒巨兽,太巨大了。老陀的体量感真不是盖的,契诃夫、布尔加科夫、《百年孤独》、《悉达多》,简直都好像只是从他身上抽下来一根骨头。一边读一边也遗憾:涅朵奇卡没有写完,卡拉马佐夫没有写完,契诃夫死得那么早...

  • 1976 HDE_Halves 2017-03-03 14:43:52

    这是一个缺失信仰的年代。这是一个焦虑爆棚的年代。当大家都在忙着读心灵鸡汤,来寻找到人生真谛的时候,推荐你读一读这本《卡拉马佐夫兄弟》,一本被无数大师封神的小说。 这本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它极其真实的写出了人性中种种的崇高与丑恶,它像一面镜子,在其中你会看到一个你都不想承认的自己。这本书,是完美的将哲学、神学、心理学融为一体的杰作。 就连最狂傲的,自命为天才的尼采,读完此书也不得不承认:“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际遇,他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他有充分的权利,蔑视我们这些浅薄的德国人。”

  • 1338 Jonko 2016-02-29 11:57:38

    《宗教大法官》一章另添一星,翻译再添一星,这书至少该打七星!

  • 758 Minty 2015-07-23 17:57:46

    不知是陀氏自身还是荣如德功劳,语言意蕴丰满,两本大部头看起来很愉快。上海译文这版版式不错,插画精美,如果有精装版就更好了。当时的俄罗斯刚刚破除农奴制,新思潮涌入,宗教却依然占据主导。陀氏虽然拥有一定的倾向性,但理性的光芒已锐不可当。感觉“宗教大法官”和“魔鬼。伊万·费奥多罗维奇的梦魇”两节最为精彩,其中“宗”一节直接逼问上帝,毫不留情揭露宗教,大快人心。相比之下,想到《我的个神啊》这种幼稚的意淫如此为人追捧,只得耻笑。

  • 1268 胡如隐 2019-01-14 16:42:47

    那时候我太轻狂,只觉得他太多话,没察觉那是另一种沉默,或者说那是沉默的尽头。

  • 365 黎川 2018-08-12 14:36:13

    按纳博科夫的说法,真正的文学,应该用脊椎骨去阅读,如果面对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脊椎骨怕是会有被折断的风险。

  • 384 利物浦斯嘉丽 2016-06-09 20:07:28

    读完元气大伤,决定恢复一年再重新读书

  • 306 虫虫 2019-06-26 16:26:51

    我始终认为,伊万才是整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灵魂人物,虽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偏爱于阿辽沙、围绕米嘉的恋情和案件着墨很多,但只有伊万可以当作其思想的代言人。如果说《群魔》中的基里洛夫是陀氏对否认上帝的一次尝试【假如上帝不存在,基里洛夫就是神祇。假如上帝不存在,基里洛夫就必须自杀,从而基里洛夫就必须为了成为神祇而自杀】,那么到了伊万这里,则成了理性与上帝的直接对峙,伊万不再信赖神秘的上帝,而是信赖一个更高的原则,就是正义。【他开创了以正义的王国代替圣宠的王国这一反抗的基本事业。同时他开始攻击基督教,伊万明确地拒绝基督教奥义,从而拒绝作为爱的原则的上帝】。

  • 473 金嵩荐 2019-11-03 08:15:04

    你读了马尔克斯、卡尔维诺、莫言、奥维尔等等的牛逼小说、又看了些其他人的平庸之作、你就会觉得那些耽误你时间的东西,降低了你读书的欲望、等你发掘了陀哥的这部“兄弟”便懂得坚持找书的意义、好翻译让你如沐春风、极短的个人观点放在了书的最后、不像一些自诩翻译大家们,开头亮观点,做诱导,先入为主的给作品定了调、生怕读者忘记他、然而荣老先生是那种,你每次阅读后放下书,除了感叹陀哥的哲思,人物对话、人性、之外,你深感荣先生是吃透了这本书的、是理解和融入这本书的、可以说,是我渺小的阅读量翻译的最好的、感谢你们的相互成全、

  • 531 豌豆公主 2019-08-31 23:33:13

    阿廖沙是天使,伊万是魔鬼,而米嘉是永远朝向天使却无法停止委身魔鬼的人,如你我。

  • 222 莫羡 2015-11-19 11:29:17

    难忘“宗教大法官”那一章,这样的书每隔几年应该再读读,应该会有不同体会。“美这个东西不但可怕,而且神秘。围绕着这事儿,上帝与魔鬼在那里搏斗,战场便在人们心中。”

  • 327 PooomBooom 2019-09-28 23:28:53

    这世上竟然存在这么伟大的小说,想想真是一件令人幸福而又不可思议的事情。

  • 164 成知默 2019-08-29 16:01:46

    作为上帝最杰出的信徒,陀翁却常常通过否定的形式来肯定信仰与宗教的力量,或者说,“上帝是否存在”、“上帝能否带来救赎”也一直困扰着陀翁,对上帝的肯定与否定,是陀翁和他笔下人物激情与痛苦的源泉。而此书即映照了陀翁的这种犹疑与惶惑,质疑上帝的德米特里、借宗教大法官说出异端邪说般渎神之论的伊万、上帝忠诚的仆从阿辽沙,在上帝与魔鬼的对峙之间,淫欲与纯洁,罪行与神圣,人性与兽性常常矛盾地集于一人之身,徘徊于天堂与地狱之间才是生命的本相。陀翁说:“天国喜欢一个悔过的人胜过十个规矩人”,劣迹斑斑的德米特里比起冰冷的、圣徒似的的阿辽沙要血肉丰满得多,苦难的净化与悔罪的可能,正代表了陀翁感化众生、宽恕一切的宗教理想。依旧被陀翁炽热的语言的火焰灼伤,在有如昏热呓语般的谵妄与疯狂之下,陀翁呈现了最复杂的生命力量。

  • 339 脑力妖怪那那酱 2020-04-04 14:00:47

    第一要真诚,第二要善良,第三要我们永不相忘。

  • 249 不是过去 2018-01-30 00:57:13

    每次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生了一场热病。这位大神太擅长描绘各种歇斯底里的癫狂了…

  • 216 莫仔 2018-07-16 21:48:16

    读完没脸写作系列。

  • 152 小夜一 2017-07-16 23:16:23

    “要爱伊万”。伟大的俄国文学。伟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 214 yardbird.tan 2018-02-09 14:05:30

    虽然很多小说我也愿意给五星,但是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面前,他们都自动减少一星。

  • 148 啊砸 2016-03-12 10:44:37

    去年此时的《罪与罚》,到今年把《卡拉马佐夫兄弟》阅毕,这期间我的生活包含着剧变,并没有预估的本事,我在等待中惶恐不已,躲进书里。陀氏的文章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引人思辨的能力,大教堂下的辩论和伊万与魔鬼的对话、法庭上的争锋相对,都精彩无比,此时看到了善与恶的交锋,上帝和魔鬼的战争,并且在最后魔鬼似乎总占领了上风,生活处处是能见到绝望和恶意的,这不能妨碍我们去追求幸福和智慧的权利,就如阿辽沙所说的,只要内心的最底层,保有一丝美好的回忆,就能制止大多数悲剧的发生,这和上帝存在与否无关,而于自身的良心相关

  • 118 本尼塔 2016-02-08 01:16:18

    累累累累,简直要休息好久不读陀翁,且不说主题太宏大,已经被那种狂风暴雨一般的歇斯底里症搅得疲惫不堪。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