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吴承明,经济学家,直隶(今河北)滦县人。中国当代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史专家。吴承明,经济学家,历任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本书是其晚年撰写的一部经济史领域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著作,总体上是一本文献综述。本书分为历史观和方法论两部分,其实主要区分还是古代和现代,古代的中西方历史观念的探讨被归入历史观,而现代的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史则归入方法论。因此,前半本就成为了中西方历史观念史,而后半部则称为关于经济史思考所需要涉及的经济学史、现代哲学史和中国经济史的文献综述。因此,这本书与其说对于指导经济史有用,不如说是一本中国历史观念和现代学术观念的备查手册,其实本书还可以做一个人名索引,这样对于检索本书的主要内容会有很大的帮助。本书附有吴承明先生的介绍。
融贯中西之治史方法与思想,大开眼界,入木三分却又通俗近人,实在是好书!
前半部分史無定法,介紹性的。後半部分計量和統計理論,看不懂。
经济史必读
《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史研究》一文充分体现了吴先生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他指出了市场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经济现代化过程实际上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商业革命导致了工业革命,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变迁也常是在市场上反映出来。同时市场与分工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市场经济也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就为90年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看明白历史和文学作品,我认为还是要有三个火眼金睛:世界观意识、认识论意识、方法论认识。有了火眼金睛,作者的目的、角度和方法,清清楚楚。不然,很容易被看到的东西忽悠进去,不经意间被灌输了某种东西。有心的朋友可能看看吴承明的《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 这本书大略过一遍肯定有帮助。我的建议是挑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先看看,不一定要全看完;我记得关于历史观的部份和关于方法论部份很好,其他挑感兴趣的看。吴先生是大师,这好像是90多岁写的书。
着重读下篇方法论,能够解答我所有对于经济史的疑问,从辩证法是否具有工具性到年鉴学派的局限性,理论与史料之争论,经济社会的建立标准,计量经济学的使用条件。最后居然也对白银资本表达了和王家范非常相似的观点。一点题外的感触,所有大师都殊途同归,无论是书中反复提到的史无定法,还是王家范所说的自然逻辑,甚至尼尔泰森所说的宇宙没有义务让你理解。归根结底以人类的限度到今天,我们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方式虽有进步,但仍然太过于有限。
光宋代历史观部分,即可碾压如今鼓吹理学如何影响宋人历史观的长篇巨著。😈
前半编系统性讨论历史观,比较泛泛而谈。后部分讨论经济学方法论,没怎么看懂。但据说是经济史很重要的入门书,总之看过。
课程推荐
超大review,前半本涉及中西主要历史哲学研究流派,快速翻过。后半本是各种典型经济学研究流派和方法。作者对各种经济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研究得失的点评是整本书的内核所在,确实是大师格局,非常值得一看。
本书承载了吴承明先生对于历史学的深刻思考,是中西理论融会贯通的典范之作,也是对我个人历史观影响巨大的一部著作。全书分为历史观和方法论两个部分,归纳了古今中外历史学的发展脉络,也详谈了经济史的研究方法。作者认为,“历史观就是关于历史的世界观(包括宇宙观)和认识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涉及到了历史哲学的问题,在这一层面,中国和西方的思想观念有着迥异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哲学理论,丰富了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他还进一步提到,“在研究具体问题的历史的时候,任何世界观或历史观都可以作为思维方式,视为方法论”。对经济史研究而言,就是指各类经济学派的理论皆可视情况而取用。这就是所谓的“史无定法”,是作者史论的核心。历史学不只是史料学,必须要有学贯中西的基础积累,跨越学科的视野,方能有所建树。
前半部分较为通俗地介绍了中西历史学的思想史,内容也比较浅以介绍为主。不过可以看出是吴老师一字一句自己整理的。
吳先生之廣博學識,作為菜雞後學,我真的嘆服,有點相見恨晚,2022/8/3讀畢。好好學習
哲学很多
读了方法论
粗略翻了一遍,是中西方思想史的罗列比对,需要画图对比才可以更好理解
史无定法;在经济史研究中一切经济学理论都应视为方法论。
国内经济史领域的顶级学者吴承明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重要论著,也堪称其学术生涯中的一部巅峰之作。吴先生求学期间历经工、理、经、史四科,后来尽管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但一直坚持大经济史观,主张经济史研究要从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其他史学分支当中吸取养分、相互交融。因此在本书当中,历史观部分的论述涉及思想文化和现代化等宏观领域,而方法论部分的论述也在历史实证主义和经济学理论之外,把社会学理论、计量分析、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囊括在内,体现了先生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君子不器”的治学风范。考虑到本书成书时,先生已值九十高龄,而本书当中又吸纳了学界大量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观点,我们不由对先生治学终生、钻研不止的精神,感到由衷赞叹。
「瓜田李下」读书月活动12月11-12日第三十一、二天打卡。历史观,方法论。要再读
> 经济史
4 有用 愚公∞ 2020-06-11 09:24:54
吴承明,经济学家,直隶(今河北)滦县人。中国当代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史专家。吴承明,经济学家,历任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本书是其晚年撰写的一部经济史领域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著作,总体上是一本文献综述。本书分为历史观和方法论两部分,其实主要区分还是古代和现代,古代的中西方历史观念的探讨被归入历史观,而现代的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史则归入方法论。因此,前半本就成为了中西方历史观念史,而后半部则称为关于经济史思考所需要涉及的经济学史、现代哲学史和中国经济史的文献综述。因此,这本书与其说对于指导经济史有用,不如说是一本中国历史观念和现代学术观念的备查手册,其实本书还可以做一个人名索引,这样对于检索本书的主要内容会有很大的帮助。本书附有吴承明先生的介绍。
6 有用 二赫 2016-04-28 00:21:46
融贯中西之治史方法与思想,大开眼界,入木三分却又通俗近人,实在是好书!
5 有用 落雨回家 2016-09-23 09:31:20
前半部分史無定法,介紹性的。後半部分計量和統計理論,看不懂。
1 有用 sub rosa 2020-07-25 20:09:15
经济史必读
4 有用 优雅骑士 2020-11-19 12:56:42
《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史研究》一文充分体现了吴先生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他指出了市场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经济现代化过程实际上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商业革命导致了工业革命,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变迁也常是在市场上反映出来。同时市场与分工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市场经济也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就为90年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0 有用 chansun925 2022-02-27 18:23:39
看明白历史和文学作品,我认为还是要有三个火眼金睛:世界观意识、认识论意识、方法论认识。有了火眼金睛,作者的目的、角度和方法,清清楚楚。不然,很容易被看到的东西忽悠进去,不经意间被灌输了某种东西。有心的朋友可能看看吴承明的《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 这本书大略过一遍肯定有帮助。我的建议是挑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先看看,不一定要全看完;我记得关于历史观的部份和关于方法论部份很好,其他挑感兴趣的看。吴先生是大师,这好像是90多岁写的书。
0 有用 神勇老白兔 2021-12-20 22:53:32
着重读下篇方法论,能够解答我所有对于经济史的疑问,从辩证法是否具有工具性到年鉴学派的局限性,理论与史料之争论,经济社会的建立标准,计量经济学的使用条件。最后居然也对白银资本表达了和王家范非常相似的观点。一点题外的感触,所有大师都殊途同归,无论是书中反复提到的史无定法,还是王家范所说的自然逻辑,甚至尼尔泰森所说的宇宙没有义务让你理解。归根结底以人类的限度到今天,我们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方式虽有进步,但仍然太过于有限。
0 有用 三清喵 2022-12-25 10:33:41 江苏
光宋代历史观部分,即可碾压如今鼓吹理学如何影响宋人历史观的长篇巨著。😈
0 有用 赛博朱雀昏睡中 2022-11-26 17:05:44 福建
前半编系统性讨论历史观,比较泛泛而谈。后部分讨论经济学方法论,没怎么看懂。但据说是经济史很重要的入门书,总之看过。
0 有用 我又改昵称了 2022-09-17 14:24:39 上海
课程推荐
0 有用 希夷子 2022-06-17 17:21:41
超大review,前半本涉及中西主要历史哲学研究流派,快速翻过。后半本是各种典型经济学研究流派和方法。作者对各种经济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研究得失的点评是整本书的内核所在,确实是大师格局,非常值得一看。
0 有用 以逆为名 2023-08-04 21:42:48 江苏
本书承载了吴承明先生对于历史学的深刻思考,是中西理论融会贯通的典范之作,也是对我个人历史观影响巨大的一部著作。全书分为历史观和方法论两个部分,归纳了古今中外历史学的发展脉络,也详谈了经济史的研究方法。作者认为,“历史观就是关于历史的世界观(包括宇宙观)和认识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涉及到了历史哲学的问题,在这一层面,中国和西方的思想观念有着迥异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哲学理论,丰富了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他还进一步提到,“在研究具体问题的历史的时候,任何世界观或历史观都可以作为思维方式,视为方法论”。对经济史研究而言,就是指各类经济学派的理论皆可视情况而取用。这就是所谓的“史无定法”,是作者史论的核心。历史学不只是史料学,必须要有学贯中西的基础积累,跨越学科的视野,方能有所建树。
0 有用 实名上网 2023-06-17 00:07:12 上海
前半部分较为通俗地介绍了中西历史学的思想史,内容也比较浅以介绍为主。不过可以看出是吴老师一字一句自己整理的。
0 有用 稚食粪纸 2022-08-04 03:52:24
吳先生之廣博學識,作為菜雞後學,我真的嘆服,有點相見恨晚,2022/8/3讀畢。好好學習
0 有用 文喆 2024-01-29 20:14:44 北京
哲学很多
0 有用 Katherine 2020-12-04 22:35:33
读了方法论
0 有用 樱花带桔 2020-07-08 10:22:37
粗略翻了一遍,是中西方思想史的罗列比对,需要画图对比才可以更好理解
0 有用 崇孚雪舟 2019-11-22 03:35:21
史无定法;在经济史研究中一切经济学理论都应视为方法论。
0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18-12-05 21:45:17
国内经济史领域的顶级学者吴承明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重要论著,也堪称其学术生涯中的一部巅峰之作。吴先生求学期间历经工、理、经、史四科,后来尽管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但一直坚持大经济史观,主张经济史研究要从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其他史学分支当中吸取养分、相互交融。因此在本书当中,历史观部分的论述涉及思想文化和现代化等宏观领域,而方法论部分的论述也在历史实证主义和经济学理论之外,把社会学理论、计量分析、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囊括在内,体现了先生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君子不器”的治学风范。考虑到本书成书时,先生已值九十高龄,而本书当中又吸纳了学界大量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观点,我们不由对先生治学终生、钻研不止的精神,感到由衷赞叹。
0 有用 苏凉快 2020-12-12 23:08:38
「瓜田李下」读书月活动12月11-12日第三十一、二天打卡。历史观,方法论。要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