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沈从文,生于1902年,逝于1988年。
“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的候选人。”不少人喜欢这样的说法,以此来加重对沈从文的崇仰和表达遗憾。《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认为,这固然是个很大的遗憾,不过实在说来,获奖与否并没有多么重要。重要的是,对沈从文的认识,能走到多远多深。1988年,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重新发现”沈从文的工作仍将继续……
从1948年始,沈从文在时代大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成为他后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业的起点。《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著作由此起笔,沿着他生命的坎坷历程,翔实叙述他的社会遭遇、个人选择和内心生活,叙述他为始终不肯放弃的物质文化史和杂文物研究而做的超常努力和付出。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传记,特别着力于呈现沈从文后半生漫长...
沈从文,生于1902年,逝于1988年。
“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的候选人。”不少人喜欢这样的说法,以此来加重对沈从文的崇仰和表达遗憾。《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认为,这固然是个很大的遗憾,不过实在说来,获奖与否并没有多么重要。重要的是,对沈从文的认识,能走到多远多深。1988年,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重新发现”沈从文的工作仍将继续……
从1948年始,沈从文在时代大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成为他后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业的起点。《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著作由此起笔,沿着他生命的坎坷历程,翔实叙述他的社会遭遇、个人选择和内心生活,叙述他为始终不肯放弃的物质文化史和杂文物研究而做的超常努力和付出。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传记,特别着力于呈现沈从文后半生漫长而未曾间断的精神活动。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中,这种连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活动,清晰见证了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显现的强大勇气和信心,一个“有情”的知识者对历史文化长河的深沉而庄严的爱——一如他爱家乡的那条长河,曾经不知疲倦地抒写那条河的故事,他的后半生甘受屈辱和艰难,不知疲倦地抒写历史文化长河的故事。
沈从文的后半生的创作者
· · · · · ·
-
张新颖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新颖,1967年生,山东招远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韩国釜山大学交换教授(200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教授(2006年),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2006年)、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2008年)等多种奖项。
主要作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精读》、《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当代文学批评集《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无能文学的力量》、《置身其中》等,随笔集《迷恋记》、《此生》、《有情》、《读书这么好的事》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
[第二章] 革命大学:“越学越空虚”
[第三章] “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
[第四章] 川行土改:“群”、“单独”的生命、“有情”的传统
[第五章] 杂乱的工作,纷扰的事
· · · · · · (更多)
[第一章] 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
[第二章] 革命大学:“越学越空虚”
[第三章] “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
[第四章] 川行土改:“群”、“单独”的生命、“有情”的传统
[第五章] 杂乱的工作,纷扰的事
[第六章] 行行重行行
[第七章] “老去”的文学,“不算是学问”的学问
[第八章] “好辛苦的战斗”和“抽象的抒情”
[第九章] 大动荡前:“临深履薄,深怀忧惧”
【下部】 一九六六~一九八八
[第十章] 大字报、检查交代、抄家、批判会
[第十一章] “连根拔除”前的日子
[第十二章] 湖北干校:迁移无定中“麻醉”痛苦、抵抗愚蠢
[第十三章] “还得好好活在人间”
[第十四章] 以“忘我”来恢复人的“潜伏能力”
[第十五章] “出土”时期
[第十六章] “一个健康的选择”之后
[第十七章] 生命的完成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影像] 沈从文走过的路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生命“惟以化为文字,为形象,为音符,为节奏,可望将生命某一种形式,某一种状态,凝固下来,形成生命另外一种存在和延续,通过长长的时间,通过遥遥的空间,让另一时另一地生存的人,彼此生命流往,无有阻隔。文学艺术的可贵在此。文学艺术的形成,本身也可说即充满了一种生命延长扩大的愿望。至少人类数千年来,这种挣扎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得到认可。”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8页 -
沈从文在革大,觉得有意义的事只有两件:一是打扫茅房,从具体实践中学习为人民服务;二是到厨房里去坐坐,帮帮忙,或拉几句家常。他说,在这里,“唯一感到爱和友谊,相契于无言,倒是大厨房中八位炊事员,终日忙个不息,极少说话,那种实事求是素朴工作态度,使人爱敬”。他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临事庄肃”、“为而不有”,在整日抽象、教条的空谈环境中,成为唯一觉得亲切的东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革命大学:“越学越空虚”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沈从文的后半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沈从文的后半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沈从文的后半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6 条 )
论坛 · · · · · ·
括号里面的数字是什么? | 来自Kyayaya | 1 回应 | 2022-11-27 03:31:47 |
前半生后半生阅读顺序 | 来自倩邪 | 2021-10-14 16:23:43 | |
喜欢《沈从文的后半生》和《民国男闺蜜》,客观详实 | 来自可儿 | 2016-08-10 09:08:44 | |
沈从文的后半生:总而言之不醒 | 来自深白 | 1 回应 | 2016-05-31 15:40:21 |
边城的电影谁拍适合? | 来自睡睡睡 | 2015-01-05 00:48:56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上海三联书店 (2018)9.6分 1227人读过
-
麥田 (2015)9.2分 2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豆瓣五星图书【传记】 (爱玛·包法利)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4(上) (ICE CHAN)
- 书海无涯 (佾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沈从文的后半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拥抱 2014-08-23 14:50:25
看完文革时被下放到湖北的时候入睡困难。一两小时后终于入睡就做了个充满各种迫害的可怕的梦。梦中惊醒才半夜,迷糊睡去起来之后-----就光荣生病了。。。或许足以说明此书之好吧。P.S:赞一下封面和硬皮书壳上的题字。P.P.S:张老师或许是太喜欢沈从文了,通篇木有一句坏话啊啊啊。
15 有用 苏罗梨 2014-08-01 15:45:30
今年最重要的阅读就是关于沈从文先生。两天内抽空读完。合上书心里酸酸的,这样一个人。人生百年长勤。 补:今年作者年会追的唯一的星就是张新颖。因为沈从文。跟张老师聊了几句,也是温柔敦厚的人啊。
4 有用 Yurii 2014-08-10 18:48:27
我拿到的是《收获(长篇专号)》的全文版。在作者冷静、客观、隐忍的笔调牵引下欲罢不能地看完了。
174 有用 巳注销 2014-11-12 13:16:14
作者总是在叙述了一长段狂风暴雨式摧折之后,细细罗列当年海外学界对传主的研究进展,天渊之间,动静对照,好不虐心。
9 有用 29. 2015-10-09 14:13:56
似看从文,实则见己。爱我请送我《沈从文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