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序 /朱茂男
序/德川 真木
導 論 /潘朝陽
中國儒家知識分子的日本觀──朱舜水與徐復觀的比較/黃俊傑
一、引言
二、朱舜水與徐復觀的同調與異趣
三、日本人的心理與日本文化之特質
四、結論
異議的意義──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楊儒賓
一、前言
二、不謀而合的平行現象
三、理世界是怎麼建構起來的
四、氣化論的另類天道性命說
五、結語:反經合道的辯解
近世東亞文明與朱舜水之位相/錢 明
提要
一、朱舜水思想的隸屬問題
二、朱舜水對朱子學的態度
三、朱舜水對陽明學的態度
朱舜水航至日本時的中日文化交流/松浦章
一、緒論
二、萬治二年(1659)前後的中日來往
三、朱舜水赴日時的中日文化交流
四、小結
朱舜水在江戶儒教思想史上之定位──德川儒教勃興的思想狀況再檢討/佐藤 貢悅
一、問題所在
二、退溪學派和藤原惺窩
三、舜水思想的接受情況
四、代結語
古學取向的朱舜水儒學/潘朝陽
一、前言
二、晚明大儒顧炎武的古學型儒學
三、清末黃遵憲溯古推尊孔子本義
四、朱舜水對於佛老的態度
五、朱舜水批判明代心學家
六、朱舜水批判宋代理學家
七、朱舜水上追孔孟的古典儒學之路
八、結論
朱舜水與黃宗羲、馬一浮──論道德與法政主體/楊際開
一、問題的提起
二、朱舜水與黃宗羲
三、朱舜水與馬一浮
結語
循孔子、尊虛君:朱舜水、德川光圀之水戶學/呂玉新
一、創新意識形態:尊霸賤皇還是尊皇敬幕?
二、幕府御說vs 水戶學論
三、幕府官學對皇室、將軍意識形態地位之塑造
四、循孔子:水戶學的出現及其尊虛君之實質
五、對日本、中國後起問學與意識形態之影響
朱舜水與水戶的唐話學/德田武
一、用唐音傳授
二、安積澹泊
三、舜水的記聞
四、澹泊的俗語使用
五、今井弘濟、服部其衷
六、《舜水朱氏談綺》與《名物六帖》
七、水戶藩唐話學的歷史意義
談水戶藩儒教儀禮相關紀錄文獻與朱舜水/倉員(長谷川)正江
一、緒言
二、《水戶紀年》、《義公遺事》、《西山隨筆》等書中與舜水相關內容
三、《中村雜記》刊載舜水相關內容
四、《大日本史編纂記錄》刊載舜水相關內容
五、〈改訂釋奠儀注〉的增補
六、談柳川古文書館藏《陳設目.改定儀注》
七、幕府對於釋奠的態度
八、光圀的宗教、儀禮觀
九、結語
朱舜水思想與加賀藩儒教發展再考/徐興慶
前言
一、奧村庸禮與《讀書拔尤錄》
二、得意門生古市務本
三、服部其衷與習釋奠禮
結語
關於朱舜水「日本歸化」問題的再思考/韓東育
一、問題的緣起及其爭論
二、「歸化」概念的古今中日流變
三、朱舜水「歸化」與否的事實及爭論雙方的意願分析
知己是同胞 不論族與鄉──淺議張斐與安東省庵的文字之交/劉玉才
一、渡海緣起以及與安東省庵的結交
二、張斐、安東省庵文字交誼析論
三、張斐與安東省庵交往的文獻遺存
四、餘論
朱舜水墨蹟研究/計文淵
朱舜水的尷尬與慰藉──試論日本的朱舜水紀念碑文的準確性/梁繼國
前言
一、朱舜水先生終焉之地碑
二、為水戶學奠定基礎的儒學家朱舜水微形銅像和其碑文
三、位於西山莊的朱舜水碑
四、結語
跋/徐興慶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