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的油》的原文摘录

  • 关东地区的大地震,是一次可怕的事件,但也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它告诉我自然界异乎寻常的力量,同时也使我了解了异乎寻常的人心。 ...... 这是很天真的想法,倒不会带来什么害处。不过,可怕的是被恐怖所控制的人的脱离常轨的事来。 工商业区的大火熄灭了,居民家里的蜡烛用光了,夜晚成了黑暗世界。受着黑暗威胁的人们,竟然受了可怕的蛊惑,干出了荒唐透顶、愚不可及的事来。 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对人类来说何谓真正的黑暗,这黑暗又是多么可怕。这恐怖夺走了人的正气。 无论朝哪里望,什么都看不见,这是最使人感到孤立无援的。它使人内心深处产生了惊慌和不安,也使人处于名副其实的疑心生暗鬼状态。 (查看原文)
    Priscilla 1赞 2012-09-08 23:17:37
    —— 引自第72页
  • 我看了许许多多的画展,想到日本任何一个画家都画出了独具个性的画,都有自己的眼光,因而更加焦虑。 关于这一点,现在回头看一看,其实真正独具慧眼、画出自己的画的人为数甚少。除此之外,多是卖弄技巧,以此炫耀而已。 (查看原文)
    量子 1赞 2014-07-08 00:29:52
    —— 引自第131页
  • 对于那时的每一种声音,我都有难忘的记忆。 当我看到声嘶力竭拖着凄凉的强调沿街叫卖蚬子的孩子时,我感到自己是个幸运儿。当卖脆饼的从盛夏季节似火的骄阳下走过的时候,我正站在橡树下举着捕蝉罩的杆子捕蝉呢。当我听到风筝的哨音,就想到站在桥上的我,手里拉着风筝绳,仰望着遨游冬日晴空的风筝。 声音唤起我的回忆,如果把孩提时代令人惆怅的回忆逐项写下来,那是难以写尽的。 现在我写着这些往事,但耳朵听到的却是电视里的声音、电炉子的响声,收废纸的扩音喇叭的叫声。这些,全是电器的响声。 以上我写的这些,现在的孩子们是不会有如此丰富而且铭刻于心的回忆的。 想到这里,我觉得现在的孩子比从前卖蚬子的孩子还可悲。 (查看原文)
    船长 1赞 2015-08-22 11:14:50
    —— 引自第52页
  • 除此之外,关于演员的关键问题,我从山本先生那里学到以下三点: 第一,人很难了解自己,不能客观地观察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自己的举止。 第二,凡是有意识的动作,首先注意的不是动作本身,而是意识。 第三,教给演员怎么做,同时必须告诉他为什么这么做,并且让他充分理解、心悦诚服。 (查看原文)
    船长 1赞 2015-08-22 11:23:14
    —— 引自第145页
  • 我们接受了以看重自我为恶行、以抛弃自我为良知的教育,而且习惯于接受这种教育,甚至毫不怀疑。 当然,不论什么事,不倾注全部心思是不会有成就的。 (查看原文)
    三皮 1赞 2016-03-13 15:10:44
    —— 引自第197页
  • 认为产生犯罪者是由于社会有缺陷的观点,就算有一半道理,但据此为犯罪者辩护,也不过是一种诡辩而已,因为它无视生活在有缺陷的社会中但并未走向犯罪的人。 (查看原文)
    秋田胖胖子 1赞 2016-09-14 09:06:35
    —— 引自第229页
  • 我为了抵抗人性的苦恼,戴上强者的面具,植草为了耽溺人性的苦恼,戴上弱者的面具,如此而已。 这是表。面的差异,本质上,我们都是弱者无异 (查看原文)
    simonfaye 1赞 2017-06-06 13:32:31
    —— 引自第299页
  • 就在这期间,我渐渐注意到,住在这个长排房的人们尽管性格开朗,说话诙谐幽默,但它还掩盖着阴森可怕、极其黑暗的另一面。 后娘用艾苦我身, 我为后娘买大艾, 为讨她欢心。 (查看原文)
    酷嗜部 1回复 1赞 2018-01-03 13:25:57
    —— 引自第120页
  • 继母为什么虐待前房孩子?如果说出于憎恨丈夫的前妻而虐待其子,这是没有道理的。我认为这完全出于愚昧。愚昧是人的风口病症之一,以虐待没有反抗能力的孩子或小动物为乐的人,纯粹是疯子。然而这类疯子并不认为这是犯罪,却认为是理所当然,所以难以对付。 我吃了一惊,目不转睛地瞧着她。她说:“我挨绑倒好,不然更受折磨。”我仿佛挨了个嘴巴。 我能解开绑她的带子,然而无法把她从捆绑她的境遇中救出。 (查看原文)
    酷嗜部 1回复 1赞 2018-01-03 13:25:57
    —— 引自第120页
  • 从这以后,我改变了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也就是说,找到了新方法来代替以往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认真地思索作者想说什么,他是怎样说的,同时把我感受最深、认为至关重要的情节写在身边的笔记本上。 (查看原文)
    小橘偶记 1赞 2019-03-08 23:56:29
    —— 引自第151页
  • 我不是特别的人。 我既不是特别强的人,也不是得天独厚的有特殊才能的人。我不过是个不愿意示弱于人,不愿输给别人,因而不懈努力的人。 (查看原文)
    小橘偶记 1赞 2019-03-09 00:29:12
    —— 引自第230页
  • 入不会老老实实地说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常常是假托别人才能老老实实地谈自己。因为,再没有比作者的作品能更好地说明作者的了。 (查看原文)
    智慧狗兔 1赞 2020-05-25 00:17:20
  • 山本先生摒弃水野看了公告牌上的法令再向伙伴说明这种节奏很慢的表现方法,改为水野拔下那公告牌扛回来,朝他伙伴面前一扔,大声说:看这个! 我算是服了! 这不过是一个例子,也是一个例证,足以说明山本先生构思剧本和掌控剧本的能力之强。 从这以后,我改变了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也就是说,找到了新方法来代替以往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认真地思索作者想说什么,他是怎样说的,同时把我感受最深的、认为至关重要的情节写在身边的笔记本上。这样边读边记。 我按这种方法重读过去读的作品时才深深感到,过去不过是形式上读了而已。 …… 山本先生告诫过我:如果想当导演,就得先学着写剧本。 (查看原文)
    听水阁主 1赞 2021-01-24 20:03:35
    —— 引自章节:第四章 危险的拐角
  • 剪辑的时候必须具备可观看待自己作品的能力。 …… 电影观众是不管的。 山本先生要给观众看的,是没有多余部分、全篇充实的作品。 …… 但是,人往往习惯认为价值与辛苦成正比。这在电影剪辑上是最要不得的。 …… 此外,关于演员的关键问题,我从山本先生那里学到以下三点: 第一,人很难了解自己,不能客观地观察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行为举止。 第二,凡是有意识的动作,首先注意不是动作本身,而是意识。 第三,教给演员怎么做,同时必须告诉她为什么这么做,并且让他充分理解、心悦诚服。 (查看原文)
    听水阁主 1赞 2021-01-24 20:03:35
    —— 引自章节:第四章 危险的拐角
  • 再没有比特殊时代的权力饲养得十分驯服的小官微吏更可憎的了,纳粹就是如此。 (查看原文)
    听水阁主 1赞 2021-01-24 20:03:35
    —— 引自章节:第四章 危险的拐角
  • 然而人毕竟有自己的宿命。这种宿命,与其说寓于人的环境或处境之中,倒不如说寓于适应那种环境或处境的人的性格之中。 既有能战胜环境和处境、性格淳朴、有弹性的人,也有因为性格刚强狷介而败于环境和处境、终于消亡的人。 姿三四郎 …… 我只能认为,日本人的性格中至少有这两个方面。 我自己身上也有。 …… 我们接受了以看重自我为恶行、以抛弃自我为良知的教育,习惯于接受这种教育,甚至毫不怀疑。 我想,没有自我完善,那就永远也不会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 我战后的第一部作品《我对青春无悔》就是以这样的自我为主题。 读这部作品之前,我想再稍微谈一点战争时期的自己。 我们在战争期间都像聋哑人一样,什么也不能说。想说的话,也只能像鹦鹉学舌似的反复重复军国主义那一套。 所以,要表现自己,就必须寻找与社会问题毫无关联的表现方法。俳句之所以流行就是这个缘故。虚子的花鸟讽咏之道,直截了当地说,就是用不着担心受检察官申诉。 (查看原文)
    听水阁主 1赞 2021-01-24 20:03:35
    —— 引自章节:第五章 预备——拍!
  • 至于他所持的理由,一言以蔽之,就是无赖缺乏人情味或者人性扭曲,并不完全是他们的责任。 道理也行如此。 但是,即使出现这种人的一半责任或大半责任该由社会来负,我也不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对的。原因在于在这种恶的社会,也有诚实而善良的人。 我不拿原谅以威胁别人、破坏别人的生活为业的人。而且,我也不认为否定这些人就是出于强者的利己主义。 认为产生犯罪者是由于社会有缺陷的观点,就算有一半道理,但据此为犯罪者辩护,也不过是一种诡辩而已,因为它无视生活在有缺陷的社会中但并未走向犯罪的人。 …… 我为了抵抗人的苦恼,戴上一副强者的面具,而植草却为了沉溺于人的苦恼,戴上了一副弱者的面具。事实不过如此。但这只是表面的不同,就本质来说,我们都是弱者。 …… 我不是特别的人。 我既不是特别强的人,也不是得天独厚有特殊才能的人。我不过是个不愿示弱于人,不愿输给别人,因而不懈努力的人。 …… 因为电影中的人物是有生命的,作者在有些地方是不自由的。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作者像操纵木偶那样完全自由地驱遣人物,作品也不会有任何魅力。 …… 当时我正被一种焦虑感所困扰,我认为电影已经进入有声时代,无声电影的优点以及它独特的电影美学早已被人们弃之不顾了。所以我想,有必要回到无声影片的时代,探索一下电影的原点。特别是应该从法国先锋派的电影精神中重新学到什么。 …… 《罗生门》是实践我的想法和意图的绝妙素材。 …… 我说:“人对于自己的事不会实话实说,谈自己的事时候,不可能不加虚饰。这个剧本描写的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甚至可以这样说,人就算死了也不会放弃虚饰,可见人的罪孽如何之深。这是一幅描绘人与生俱来的罪孽和人难以更改的本性、展示人的利己心的奇妙画卷。诸位说仍然不懂这个剧本,因为他描写的人心是最不可理解的。如果把焦点集中在人心不可理解这一点来读,那么,我认为这个剧本就容易理解了。” (查看原文)
    听水阁主 1赞 2021-01-24 20:03:35
    —— 引自章节:第六章 到《罗生门》为止
  • 有一天,我在哥哥家里待着,住在同一排房的一位主妇哭着跑进来,她两手紧紧捂着前胸,双肩一耸一耸地哭得十分伤心。 我一问,原来是她隔壁那家的主妇又在折磨前房的孩子了。因为孩子哭得很厉害,她就从旁边的厨房小窗望去。只见那家后娘把孩子绑在柱子上,孩子肚子上拴着一个很大的点燃的艾绒卷。跑来的主妇还想跟我说什么,可望了望门口又突然噤口不语了。此时,一位略施粉黛的女人正经过我门口,颇有礼貌地向门里打了个招呼就朝大街走去。邻妇目送那女人的背影,骂了一句畜生,狠狠地说,刚才面孔还像个女鬼一般,可立刻又成了这副模样。原来,方才从门前走过的,就是那个虐待前房孩子的后娘。这实在是个令人捉摸不透的人。邻妇跟我说:明先生,趁她不在,把那孩子救下来吧。经她劝说,再加上哥哥上班不在家,我就迷迷糊糊地跟她去了。果然,朝那家的窗户一望,只见一个女孩子被男士用的腰带绑在柱子上。我从开着的窗户跳了进去,像个小偷似的溜进了那户人家,给那女孩解开了带子。 那女孩却翻着白眼瞪着我,恶言叫道:“你干什么!简直是多管闲事!” 我吃了一惊,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她说:“我挨绑倒好,不然更受折磨。”我仿佛挨了个嘴巴。 我能解开绑她的带子,然而无法把她从捆绑她的境遇中救出。 对这个孩子来说,人们的同情是毫无意义的。那种温情反倒给她招来更多麻烦。 “你快把我绑上!”她恶狠狠地对我说。 我只好把她重新捆绑起来。简直狼狈透了。 (查看原文)
    一笑闵恩仇 1赞 2021-05-07 18:30:39
    —— 引自章节:第三章 迷路
  • 从前的老师中,有许多具有自由精神、个性突出的人物。相比之下,如今的老师,职员式的太多了。确切地说,不是职员式老师太多而是官僚式的老师太多了。接受这种人的教育,能有什么用呢?他们教的课干巴巴的,学生感到没趣,自然去看漫画了。 我小学时代就遇到了立川老师那样杰出的老师,中学时代有小原老师和岩松老师。这些老师理解我,为了让我发择自己的个性,向我伸出温暖的手。我完全是他们一手培养起来的。 (查看原文)
    三七 1赞 2021-05-26 14:24:59
    —— 引自章节:第三章 迷路
  • 战争时期的日本,言论自由越来越少,尽管公司决定要拍我写的剧本,内务省检查后却否定了。 检查官的意见是绝对的,不容许提出异议。 当时,皇室的徽章是绝对不容冒犯的,甚至与皇室徽章相像的图案也一概禁止使用。为此,我们在电影中使用服装几乎慎重到神经质的程度,菊花图样或与此相类似的东西概不使用。 尽管如此,有一次我们还是被检查官召去,告诉我们,影片里有菊花图样,要把那个镜头剪掉。我们说不会有那种事。仔细一査,原来是妇女饰带上画着神庙祭神用的神车车轮。 我把那饰带拿到检查官那里给他看,那检查官又说,尽管的确是神庙的神车车轮,但既然看起来类似菊花图样,那就是菊花了。结果只好把这镜头剪掉了事。 万事都是这样横生枝节,实在让人无法忍受。 那些检查官也迎合时尚,动不动就下结论说我们模仿美国和英国的一套。只要一提不同意见,他们就感情用事,挥舞权力大棒。 我的《森林的一千零一夜》和《三宝之花》,就是被内务省这号检查官们左一个不行,右一个否定而葬送的。 《三宝笙之花》里,有一个场景是一个日本人为在同一单位工作的菲律宾姑娘过生日。检查官说这是英美的一套,对我提出责难。 我问他:“庆祝生日不行吗? 检查官说:“庆祝生日这种行为基本上是英美的生活方式,现在写这种场面,真是岂有此理!” 结果,这位检查官被我诱导进了圈套。他本来是把生日蛋糕当作问题的,可是自己把它升了级,从而否定了庆祝生日。于是我抓住机会向他提问。 我说,那么庆祝天长节也是错误的啦?天长节是庆祝天皇生日的,是国家规定的节日。照你这么说,这是不是英美习惯、岂有此理的行为呢? 这位检查官脸色苍白了。 结果,《三宝笙之花》遭到彻底否定。 我认为,那时内务省的检查官们一个个全是神经不健全的人。他们都是迫害妄想狂,都有虐... (查看原文)
    每天都有坏消息 1回复 1赞 2021-07-01 21:26:25
    —— 引自章节:第三章 迷路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7 18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