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记忆·上海1980年代(中国故事) 短评

热门
  • 1 希夷子 2016-10-11 23:14:03

    叙事类似中学生作文,选照片犹如小学生摄影比赛,浮皮潦草,不堪一看。

  • 1 freedom 2016-08-16 09:38:18

    时间赋予照片的厚重感

  • 1 劈头士》睁木 2015-12-05 23:55:59

    已购亚马逊电子书。照片和文字【资料性】上佳,其触发的回忆远大于书本身的内容。让我想到和B说起市百一店以前的环形大天桥,B说到的孤独——缺少环境记忆带来的陌生感——正如后来我在品川感到的美好和无望。【摘】武康大楼,旧称诺曼底公寓,因在文革中多人从该楼跳下,又被称为“上海跳水台”。80年代初,上海小学颁布《小学生守则》中有这样一条规定:不要尾随、围观外国人。

  • 0 Dr. Carlos 2015-05-07 22:52:26

    2015年第58本。图片有趣,可惜没有80年代的浦东,大概那时候没人会注意这个郊区吧。作者伤春悲秋的劲头有点过了,减一颗星啦。

  • 0 Erlandancer 2016-04-07 00:13:42

    时间是情绪的肉身,以此找到的图片之“历史”要随纷杂的欲望散落

  • 0 于永劲 2023-11-04 22:13:35 辽宁

    书中有许多的黑白照片,其中在街上乘凉的照片,倒是让我有几分向往,或许在我心中,悠闲的生活,才是向往的生活吧。

  • 0 willfulboy1 2014-11-05 17:54:26

    不得不承认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但为什么人的欲望更加强烈更加不平衡了呢。

  • 0 多看书少哔哔 2016-07-26 08:41:26

    80-90年代是个美好的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生意的尔虞我诈,纯朴简单也一样可以过得很丰富。倒是现代人,娱乐除了窝在空调房里上网,在高档商场里消费娱乐,日常活动反倒更是单一,且缺乏与自然环境接触的机会

  • 0 鱼钓一寸秋 2017-04-23 19:00:41

    其实算是口述史吧?我想我对上海的确实有些感情,这多半要归功于学城市规划时以学术的眼光去看过很多上海的角落。老师们每每提及“老上海生活”,我们也每每由此臆想,而有这样一本书记录下这些点滴的细节,倒也弥足珍贵了

  • 0 Lucifer 2017-12-05 10:02:29

    那个时代的风光,就是在潮流的桥头堡上海,依然有抹不去的时代特色,但是虽然科技水平没有显现,但是文明和秩序却始终存在,南北方的精细与粗犷,地理上的区别在时间跨度中不曾消解。同时在很多地区,北方是代表区域精神的主流,也是值得玩味。

  • 0 皓天眩光 2017-11-15 18:46:25

    很不错,有许多八十年代的上海照片,很真实的记录了那个来我们回味的年代!

  • 0 雨天 2024-12-30 18:02:13 湖南

    照片挺有意思的,文章一般。书不厚,看起来很快。

  • 0 Saudade 2024-12-10 17:01:29 陕西

    如果这就是作者走出家门的记录,我觉得这些照片少了一点东西,可能是某种刺点

  • 0 苍蝇 2018-03-18 20:46:14

    虽然从小不是生活在市区的,但是这种怀念小时候生活的情绪却是一样的,影子部队的故事还是蛮扎劲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