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三环到四环搬迁纪要》的原文摘录

  • 这项千纸鹤测试的过人之处在于:它会将每个选手的表现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完成任务后,选手们将这些纸鹤穿在一根长绳上。在隔离期结束后,这些纸鹤会送去分析。这是带有法医学意味的折纸:随着截止日期的逼近,压力越来越大,选手们的折缝会不会越来越马虎?最开始的10只纸鹤与最后10只相比,有什么区别?“精确度下降表明人在压力下耐心的丧失。”井上说。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1章 他很聪明,就是鸟有点垮
  • ……在航天飞机时代的文献中,“能够容忍无聊及低水平的刺激”是NASA 精神科和心理科内部工作组选拔宇航员的必备条件之一。 如今宇航员这个名号下有两大类人。(如果算上有效载荷专家的话就有三类,教师、花钱打水漂的参议员、公费旅游的沙特阿拉伯王子都算在这一类里。)驾驶宇航员是掌控全局的人。任务专家宇航员进行科学实验、做维护工作、发射卫星。他们仍旧是最棒的、最聪明的人,但未必是最大胆的了。他们中有医生,有生物学家,也有工程师。如今人们心中的宇航员是英雄也是书呆子。(迄今为止JAXA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已经归类为NASA 任务专家了。国际空间站上有一个JAXA修建的实验舱,叫作基博。)而做一名宇航员压力最大的时刻,橘告诉我,恰恰是当不上宇航员的时刻———你不知道究竞能不能得到飞行任务的时刻。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1章 他很聪明,就是鸟有点垮
  • 如果想做个宇航员,还有什么别的事是不能有的吗? “打呼噜。”橘说。如果呼噜声太大,你可 能会被剔出备选名单。因为“打呼噜会吵醒别人”。 据《扬子晚报》的消息,中国宇航员的体检过程中,有口臭的都不能通过。并不是因为怕他有牙床疾病,而是因为,用健康筛选官员施斌斌的话说:“身体有异味在狄小的空间会影响同事。”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1章 他很聪明,就是鸟有点垮
  • 更糟的是:宇航员自己也在努力掩藏他们的感情问题,因为担心自己会被淘汰。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宇航员是可以寻求心理学家帮助的,但是他们都不愿意去。“跟心理学家的每一次接触都会在你的飞行记录中得到特别标注。”太空人亚历山大·拉维金告诉我,“所以我们都尽量不去寻求专家的帮助。”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2章 盒中生活
  • 归根结底,太空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冷漠无良的地方,而你无处可逃。当你被困的时间足够长时,沮丧就会转为愤怒。而愤怒是需要发泄的出口和对象的。对此宇航员有3个选择:队友、控制中心和自己。宇航员们都尽量不把矛头指向彼此,因为这样只会让情况雪上加霜。这个地方没有门可以摔,也没有路可以飙车。你困在这里了。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2章 盒中生活
  • 人类不属于太空。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进化得来以适应地球生活的。失重诚然新鲜且让人激动,但是漂浮一段时间后,人们很快就会开始想要能走路。拉维金告诉我们:“只有在太空你才能明白简单的走路是一种多大的快乐。单纯在地球上走路就好。”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2章 盒中生活
  • “但是请一定要知道,与性有关的事情还远远算不上太空中主要考虑的问题。性在单子上排得非常靠后,大概在这里。”他用手比画着他膝盖的高度。“这只是一个不错的附属品。但是如果要待上五百天的话,它就变得很现实了,这个问题的排名就开始上升了。”他认为去火星的成员组应该是一对对的夫妻,以缓解长期任务带来的紧张感。据诺伯特·克拉夫特说,NASA考虑过将已婚夫妇送上太空。他们问他对此怎么看时,他劝阻了他们。他的理由是,这样一来宇航员可能会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牺牲他的伴侣,要么牺性这次任务。宇航员安迪·托马斯娶了宇航员香农·沃克,他告诉了我NASA避免将已婚夫妇送上太空的另外一个原因。万一有坠毁或者爆炸的情况发生,他们不希望一个家庭同时失去两名成员,特别是在这对夫妇有孩子的情况下。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2章 盒中生活
  • 查尔斯·奥曼是国家太空生物医学研究所的一名太空晕动症及眩晕症专家,他指出舱外活动恐高症实际上不是一种恐惧症,而是对于以17500英里/时的速度从太空落下这一陌生的、恐怖的认知现实的正常反应。尽管如此,宇航员们还是很不愿意说出来。“他们不肯报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奥曼说。 字航员们训练太空行走的方式是:穿着他们的舱外活动宇航服,漂浮在一个硕大的室内游泳池里练习他们的动作。这个游泳池叫作中性浮力舱。漂浮在水中和漂浮在太空里实际上并不完全一样,不过作为执行任务和对太空舱外环境的熟悉训练来说,也算是一个差强人意的模拟了。(国际空间站外部零件的实体模型就像沉船一般躺在休斯敦这个池子的水底。)但是这种训圳练对于舱外活动恐高症完全没有预防作用。虚拟现实的训练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是最终,你没办法有效地“模拟”在太空中自由落体的感觉。如果你想稍微体会一下这种感觉,就去爬电线杆吧(最好还是绑着安全带爬),爬到顶之后试试站在杆顶那巴掌大小的平面上是什么感觉一其实自强不息的研讨会成员和想进电话公司的工人偶尔就会做这种事。“电话公司在第一个星期里会失去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培训者。”奥曼说。 如今,心理学家已经将注意力转向了火星。挣脱现象似乎也改头换面,变成了“不见地球现象”: 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人经历过这样的状况,地球母亲以及和她相关的所有的支持和安慰…都被削减到只剩下无足轻重的天空。…看上去这很有可能引发某种内在的挣脱地球的状况。这样的状况可能会导致个人各种适应不良反应、自杀倾向,甚至诸如幻觉和妄想之类的精神病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与正常的(与地球相连的)系统部分不同或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或行为模式。 这段话出自《太空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一书。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3章 星级疯狂
  • 每隔一段时间,你就会碰到一个讲述只有在太空中才会产生的特殊焦虑的宇航员。这不是恐惧(虽然恐天象症,即对太空和星星的恐惧症确实存在),更多的是一种心智上的恐慌,一种认知超负荷状态。“只要想想天上有亿万个星系我就无法承受。”杰瑞·里宁哲写道,“所以我尽量不在睡前想这件事,不然我会太过兴奋或者太过激动或者太过别的什么东西,总之体系太过庞大而无法人睡。”你看着这句话,会觉得他在写的时候就有点激动了。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3章 星级疯狂
  • 设备过热在零重力时很常见。任何会发热的东西到了零重力都会过热,因为空气不会对流。通常情况下,热空气会上升,因为热空气更薄更轻;气体分子与较冷的空气相比更加活跃,它们会不停地互相碰撞扩张。当热空气上升时,冷空气就飘过来填补空白。而一旦没有了重力,就不存在谁更轻谁更重的问题了,因为大家都失重了。热空气还留在原地,越来越热,最终导致设备损坏。 人类设备常常过热也是同样的原因。如果没有风扇,运动的宇航员产生的所有热量都会留在他们身体四周,形成一个热带毒气带。连呼吸也是如此,那些睡袋悬挂的位置通风不良的队员会因二氧化碳过量而头疼。 而现在,在这个太空焊接小组里,坏得最厉害的都是人类设备,而且他们的问题不是风扇就能解决的。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5章 无处安放
  • 在太空中,晕动症可不止会让人不快和尴尬。一个丧失行为能力的队员生的会是全世界最贵的一场病。苏联曾经有一整次飞行任务——联盟10号——因为晕动症而天折了。你可能会觉得现在的科学技术应该可以轻松战胜晕动症。实际上还没有,而且绝不是因为实验得还不够。 想要弄清楚预防晕动症的最佳方法,你首先要弄清楚产生晕动症的最佳途径。航空航天研究可能还没做到前者,但是在后者上已经成效卓著。而且没有哪个地方比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的美国海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更加战绩非凡了。这里是人类迷向设备的诞生地。在1962年NASA出资的一项研究中,20名军校学生同意将自己捆在一把侧面固定在一根水平柱子上的椅子上。捆好之后,人就开始像烤肉一样地旋转,速度高达每分钟30圈。顺便说一下,机动烤肉插上烧鸡的转速基本是每分钟5圈。这20个人里,只有8个人坚持到了最后。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6章 上上下下的呕吐
  • 航空医学又从这些折磨人的晕动症研究中得出了些什么结论呢?首先,我们现在知道了什么会导致晕动症:感官冲突。你的眼晴和你的前庭系统没串通好。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6章 上上下下的呕吐
  • 就算人类的内耳石难辞其咎,突然转头非常——用晕动症专家的行话来说——“有煽动性”,也算不上多惊人的发现。如果你翻一翻过期的《宇宙医学》,就会看到脸色很差的二战士兵将头固定在部队运输机内墙上垂直的板子之间,试图遏止呕吐的狂潮。(他人呕吐物的味道也是非常“有煽动性”的。考英斯喜欢用“有感召力”这个词。)在二战中,晕机和晕船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以致政府在1944年专门成立了全美晕动症小组委员会。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6章 上上下下的呕吐
  • 作者注:肠部活动也被当作初期反胃的警钟来深人研究。名航天飞机字航员写道,他在整个任务过程中,肚子上都贴着一个“肠部声音检测器”。不要为他感到难过,应该感到难过的是空军那个保安,被迫听了两个星期的肠部声音,以确定没有包含机密信息的对话被意外录进去。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6章 上上下下的呕吐
  • 字航员们面对的是所有感官冲突之母:视觉再定位错觉。也就是上方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变成下方。在欧曼的论文里,一位太空实验室宇航员回忆说:“你正在工作…自然而然地重新定义‘下面’,无须思考,然后你转过身,发现整个房间跟你想象的方向完全不一样。”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6章 上上下下的呕吐
  • 作者注:头朝下待着会让你的队友受不了还有另一个原因。当一个人的嘴巴上下顺倒的时候,你很难搞清楚他到底在说什么。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对唇度的依赖程度超乎想象。宇航员李·莫林告诉我,如果一个人倾斜超过45度,要弄清楚他嘴唇想说些什么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另外,他说:“还有个下巴的问题。”下巴看上去像鼻子一样,讨厌死了。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6章 上上下下的呕吐
  • 像欧曼这样的专家对于药物的态度总是变来变去。在太空,就像在海里一样,恢复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适应过程;如果你一直待在温室里,你就没机会让自己的前庭系统暴露在新的环境下。可另一方面,过度暴露有可能最终突破界限,害自己恶心呕吐。药物已经在帮助宇航员们起床、活动、着手工作了。但是他们同时也对自己的免疫力有一种错觉,让他们做得太过。治疗晕动症的药物不会让你免疫;他们只是提高你呕吐的门槛罢了。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6章 上上下下的呕吐
  • 如果呕吐物在你的口鼻前挥之不去,它会害死你吗?不大可能。如果你吸入了你的呕吐物,或者不幸吸入别人的呕吐物,会引发一种保护性的气道反射动作:咳嗽。如果一切都按自然设计的方式进行的话,呕吐物会被拒之门外。 …… 如果胃酸可以消化一个肺,那么想象一下它进到眼里会是什么感觉。“呕吐物碰到头盔又弹回眼睛里会让人非常无力。”蔡斯说。这才是头盔内回流带来的最现实的危险。另一个危险是呕吐物溅上护面阻碍视线。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6章 上上下下的呕吐
  • 严格说来,晕动症并不是一种病症。晕动症只是我们对于非正常状况的一种正常反应。只是有些人反应快一点猛一点,有些人慢一点轻一点,但每个人都可以被弄吐。即使是鱼都会晕船的。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6章 上上下下的呕吐
  • 唯一可以预知不会患上晕动症的人类是那些内耳无功能的人。在一场恐怖的海上旅行中,一组完全没有呕吐反应的无名聋哑人让科学界开始把晕动症和前庭系统联系起来。 (查看原文)
    连木木 2赞 2023-05-22 17:34:30
    —— 引自章节:第6章 上上下下的呕吐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