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天下贤才是凤凰,但登台远望,凤凰为谁来?
开元十三年,李白出蜀,初试啼声。
在大唐社会变动最剧烈、攀附求名之势上行下效的时代,这是一次彻底诀别的浪游:他不能再作居乡之吟,不能再有归乡之思,甚至不能再图返乡之计。唯有如此,他李白才有机会成为帝国万里幅员中一个全新的人。
然而,一旦卷入光辉盛世的名利游戏,名满天下的诗人,往往不过是诗句的附庸。凭借惊人的才情,既无经验亦无功名的李白,得到上至公侯下至歌姬胥吏的青睐。然而,出身的羁绊却一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在慷慨漫游的旅次中,师母月娘告别往报父仇,相见遥未可期;挚友吴指南更是渐行渐远,终至客死异乡,临别遗言:“汝心事只向诗说,便是自绝于天下人!”身外无家的诗人,一心所向者,究竟为何?正如孟浩然之问:“汝于天下,有一诺否?”
《凤凰台》是台湾作家张大春“大唐李白”系列四部曲之二,继《少年游》之后,讲述青年李白...
天下贤才是凤凰,但登台远望,凤凰为谁来?
开元十三年,李白出蜀,初试啼声。
在大唐社会变动最剧烈、攀附求名之势上行下效的时代,这是一次彻底诀别的浪游:他不能再作居乡之吟,不能再有归乡之思,甚至不能再图返乡之计。唯有如此,他李白才有机会成为帝国万里幅员中一个全新的人。
然而,一旦卷入光辉盛世的名利游戏,名满天下的诗人,往往不过是诗句的附庸。凭借惊人的才情,既无经验亦无功名的李白,得到上至公侯下至歌姬胥吏的青睐。然而,出身的羁绊却一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在慷慨漫游的旅次中,师母月娘告别往报父仇,相见遥未可期;挚友吴指南更是渐行渐远,终至客死异乡,临别遗言:“汝心事只向诗说,便是自绝于天下人!”身外无家的诗人,一心所向者,究竟为何?正如孟浩然之问:“汝于天下,有一诺否?”
《凤凰台》是台湾作家张大春“大唐李白”系列四部曲之二,继《少年游》之后,讲述青年李白出蜀之后、沿江而下的游历生活。在这卷堪称“李白的漫游年代”之书中,李白与发小吴指南下渝州、经巫山、过荆门、到江陵;遇道士司马承祯,解洞庭钱塘、泾阳二龙之衅,奇遇不断,皆为其一步步向庙堂明君接近的精彩伏笔。金陵孙楚楼上,李白与一代名妓段七娘、贵胄子弟崔宗之等人一见如故;驿站江边初见孟浩然,更互相惊为天人。
张大春,这位当代华语文学界绝对无法忽略的重量级人物,被莫言评价为“台湾最有天分、最不驯,好玩得不得了的一位作家”,在《凤凰台》中再一次展示小说虚构与历史考证的张力。在既知的李白身世与仕途史料之上,小说家以神仙虚构之笔联系文学史与政治史,以对“诗仙”身份的多重玩味,铺垫李白如何摆脱贱商之子的身份。“历史”的大唐,“浪漫”的李白,以及野生如稗的小说精神,尽在张大春酣畅淋漓的笔法下有着全方位式的完美呈现。
一般理解下的李白,未必是真正的李白。他的故事,更像盛唐之世的《天注定》──外省来的年轻人,到京师找机会,周游浪荡几十年,空有诗名,却离梦想极远。
李白开拓了唐诗的形式与境界,而他的时代却错过了他。这事也是天注定。
——张大春
大唐李白·凤凰台的创作者
· · · · · ·
-
张大春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大春,台湾作家,1957年出生,祖籍山东。 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著作等身,曾获多项华语文学奖项。 《大唐李白》系列为其现代小说技艺与古典文化素养之集大成作品,拟以百万字篇幅再造诗仙李白的一生,重现大唐盛世的兴衰。首部曲《少年游》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踪游历,剖析 诗人的身世、师从之谜,出版后即获评为《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金石堂2013年度十大影响力好书、诚品金石堂博客来年度畅销中文书。 《凤凰台》为“大唐李白”系列四部曲之二,后续两部分别为《将进酒》《捉月歌》。
目录 · · · · · ·
一 一回花落一回新
二 蚀此瑶台月
三 万里写入胸怀间
四 驱山走海置眼前
五 清昼杀仇家
六 此行不为鲈鱼鲙
七 万里送行舟
八 衔得云中尺素书
九 笑我晚学仙
一○ 直上天门山
一一 与君论心握君手
一二 未若兹鹏之逍遥
一三 应见魏夫人
一四 斗鸡事万乘
一五 道隐不可见
一六 愿作阳台一段云
一七 君今还入楚山里
一八 空余秋草洞庭间
一九 流浪将何之
二○ 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
二一 尽是伤心之树
二二 龙虎势休歇
二三 遥指红楼是妾家
二四 凤凰为谁来
二五 送尔长江万里心
二六 富贵安可求
二七 立谈乃知我
二八 回鞭指长安
二九 萧然忘干谒
三○ 宁邀襄野童
三一 宫没凤凰楼
三二 一鹤东飞过沧海
三三 云山从此别
三四 携手林泉处处行
附录 李白的学习年代与漫游年代——从“成长小说”论张大春《大唐李白》首二卷的几个问题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大唐李白·凤凰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大唐李白·凤凰台"的人也喜欢 · · · · · ·
大唐李白·凤凰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没怎么看,不习惯顺序

不适合初了解李白的人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很多字都读不懂,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吗?? | 来自呆呆双鱼女 | 5 回应 | 2019-09-28 10:59:4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新經典圖文傳播 (2014)8.8分 19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港台引进★ (皮特4)
- 理想国 书香2014 (理想国imaginist)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豆瓣读书2014年度最受关注图书-虚构类 (豆瓣读书)
- 读闲书:阅读是寂静旅行,是忽然邂逅,是蓄谋已久。 (魔云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大唐李白·凤凰台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Salahdin* 2014-09-04 16:41:01
比少年游更畅快
19 有用 长亭 2014-12-28 05:21:51
《大唐李白》前二卷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跟踪李白个人发展中的性情变迁;其二、叙述大唐社会经济制度,及制度与人的制约关系。小说抑前扬后,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刻意压低情节、故事的功能性,而将答案付诸于第二点。说白了,全书就是在讲李白,作为一个极富才气的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打磨取舍,作为人如何在制度下伸展,并如何将自己交付给时代。整本看下来,全书是个漏斗,三棱镜倒过来用,五颜六色进来,一道白光出去。
1 有用 we are 2018-10-25 23:35:31
断断续续看了几个月,又是一边查字典一边看,依然觉得好看。除了爱看太白写诗风流飘逸,也爱看张大春老师对典故和经济风物文化等等的点拨介绍。为了欢庆读完,现在就去吃个柿子做纪念。
1 有用 sorrento 2015-04-27 10:38:16
不苛责它的历史或学术价值 但就故事层面而言相当挥洒淋漓 这一部里着意描写青年李白的意气与惶惑 读到结尾很有共鸣之感
1 有用 我的我的我 2015-05-05 23:00:22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