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1
不顾一切地朝建设“经济奇迹”的目标努力后,人们口袋里的钞票不断地增加,同时,我们环境的污染指数也不断增高,而大自然里的生物却快速地减少。
缘起/3
我在大自然中窥见宇宙与生命的奥妙,学到了谦卑、珍惜与感恩,但愿读者诸君,在读了我的书后,也开始学习自然观察与体验,从大自然中取得智慧与喜悦。这是我写书的最大目的!
长颈摇篮虫/5
大自然真是无奇不有,我们仅仅观察这种渺小的甲虫,就发现神奇完美的生命设计。它们如何把编造摇篮的巧妙智慧遗传下去,都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而地球整个生态无尽完美的伟大设计及运作,就更让有智慧的人深深学到谦卑。
· · · · · ·
(
更多)
总序/1
不顾一切地朝建设“经济奇迹”的目标努力后,人们口袋里的钞票不断地增加,同时,我们环境的污染指数也不断增高,而大自然里的生物却快速地减少。
缘起/3
我在大自然中窥见宇宙与生命的奥妙,学到了谦卑、珍惜与感恩,但愿读者诸君,在读了我的书后,也开始学习自然观察与体验,从大自然中取得智慧与喜悦。这是我写书的最大目的!
长颈摇篮虫/5
大自然真是无奇不有,我们仅仅观察这种渺小的甲虫,就发现神奇完美的生命设计。它们如何把编造摇篮的巧妙智慧遗传下去,都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而地球整个生态无尽完美的伟大设计及运作,就更让有智慧的人深深学到谦卑。
中国石龙子/3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阴阳相合是生命物种不绝的原动力,即使是单细胞生物以分裂生殖,染色体仍需经过配对与融合。所以在大自里,性是神圣的,只有脱离大自然太久远的生物,才会出现性的不正常。
千面怪客毛毛虫/41
毛虫虽然是一种较低等的动物,却把求生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每次面对它们,或新发现奇怪得令我不解的毛虫时,总令我对大自然生起无比的敬畏之心。
来自地狱的艳丽/71
对我这惯于欣赏大自然万事万物的人而言,蝴蝶的美丽来自天堂,而蛾类的艳丽则来自地狱。前者明艳令人欣喜,后者神秘恐怖,叫人不寒而栗;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
虎头蜂观察记/93
我正想后退,又有只虎头蜂飞临我的头顶,距我不过一两尺吧!那翅膀震动的嗡嗡声,听了叫我头皮发麻。
大头竹节虫/109
我听到一些极轻微的声音,轻得犹如金针落地,此起彼落地自周遭的林投树上传来。在我的经验里,这声音像是台湾大蝗啃食林投叶的声音。但是台湾大蝗在夜间通常是不活动的,如果这细小的声响不是来自台湾大蝗,那又会是什么昆虫呢?
紫啸鸫/129
一只紫啸鸫听见五色鸟幼雏嗷嗷索食的哭闹声,衔着虫子与蜈蚣来帮忙。显然,“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非什么了不起的美德,只是人类远离大自然之后,变得自私,所以有劳圣人来提醒。
鹭鸶与我/137
我回头去看那片生机蓬勃的鹭鸶林,心中涌起了一股愤怒与悲伤:被人类逼至高山海角的野生动物,最后还是不能苟安。也许明年,也许后年,我再来时,树林或许已经消失,而那些鹭鸶鸟呢?
· · · · · · (
收起)
0 有用 村口树下大妈 2021-09-27 22:40:12
看徐老师的书停不下来,非得一口气读完,能同频共振的人太少啦 谦卑珍惜感恩
1 有用 momo 2019-11-27 17:00:56
前面主要在讲昆虫,到后面才讲了两种鸟,我感觉可以把讲鸟的部分剔除,然后取名昆虫比较贴切……虽然作者一直在抱怨台湾生态环境恶化,但我看来已经很好了
2 有用 秋雪溪子 2015-07-04 01:31:46
感觉层次上还是更适合孩子的科普,没有科普读物的框架但是文字很亲切,作为引起孩子兴趣的读物还是挺合适的,记下来下次送人就可以送一套。不过对于我来说就有点太浅了……(我好像被作者fo着…希望别看到我的评论😜……(。
0 有用 巫落落*草木 2016-07-31 14:28:41
据说是七本里大陆评价最好的一本。被第一个故事惊艳到了,非常的震撼。图片很美,文字平实。很喜欢虎头蜂的部分,因为家里有过。整本书有点昆虫记的感觉。中国还是缺少这样严谨而科学的观察记。
0 有用 扬阳 2015-07-27 22:17:01
虽然是儿童文学,可是里面的知识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所以我觉得我看也是很好的。终于知道蛾与蝶的区别,也知道了很多动物怎样保护自己,对世界的好奇与敬畏更多了。
0 有用 尘世土著 2024-11-08 00:33:36 福建
作者拍摄记录的台湾昆虫,石龙子,鸟类等的自然观察笔记。文笔轻快,照片精美。其中长颈摇篮虫,虎头蜂,大头竹节虫,鹭鸶等印象深刻。大陆和台湾很多动植物命名都不太一样,编辑应该加个种名对照表。
0 有用 迷迭 2023-07-13 13:15:48 北京
主题式的观察~可以学到很多观察的方法
0 有用 村口树下大妈 2021-09-27 22:40:12
看徐老师的书停不下来,非得一口气读完,能同频共振的人太少啦 谦卑珍惜感恩
1 有用 momo 2019-11-27 17:00:56
前面主要在讲昆虫,到后面才讲了两种鸟,我感觉可以把讲鸟的部分剔除,然后取名昆虫比较贴切……虽然作者一直在抱怨台湾生态环境恶化,但我看来已经很好了
0 有用 瑞 2017-02-03 11:30:52
很赞的一本书,作者详尽的介绍,配上图片,一目了然。书中介绍了几种昆虫和鸟类,种类虽不算多,但每一篇都是作者长时间观察、记录的结果,通过图片,更能让读者清晰的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摇篮虫织摇篮的本领真的是很高超,让人佩服。昆虫们的保护色、警戒色、变形,真的是无比神奇。大自然,我们了解的太少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