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在中国”源流考 短评

热门
  • 19 松鼠老孙 2015-07-09 17:33:38

    典型的“中国式信仰”,信得稀里糊涂。以为字眼相同(老利是特地挑选的好不好)背后的东西就一样啦?亚伯拉罕诸教一神论是严厉排斥其他神灵的(没有比较级),中国的天/上帝不过是最高的一个级别(还有上上下下各种神灵)。利玛窦称God为“上帝”不过是为了适用中国文化而已,并不代表他或者基督教会认同中国神灵崇拜。杨鹏以信仰者的身份,被盲目的轻信蒙蔽了眼睛,其实还是在讲野狐禅。

  • 9 甚小望远镜 2018-03-22 22:13:23

    怎一个傻逼了得

  • 5 骧翔 2020-06-17 23:43:21

    其实这书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不堪。 作者确实有牵强附会的感觉,但是我觉得这个书研究的课题本身并不是强行解释无中生有。 中国民间信仰本身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东西,他包容并济,源头甚多,繁杂,甚至不乏自相矛盾,如此庞杂的一个体系内,绝不可能丝毫没有一神论的影响。听到“上帝在中国”就认为这是要披着中国文化的皮宣传基督教,大可不必。

  • 3 玑衡 2014-11-12 04:22:26

    去采访一个公益界的大佬,结果大佬表示我现在已经潜心宗教和学术了。也是蛮拼的。

  • 3 倚天 2014-09-29 14:53:06

    书中说,中国自古有上帝,和西方的上帝是同一个。我觉得本书更像一本儒教的书。

  • 3 飛鳥 2016-11-09 22:47:20

    以前在微博就听说过作者,壹基金的秘书长,因为其头像与共济会的标志相似从而产生一系列壹基金与共济会的阴谋论,最终引咎辞职。似乎我还骂过他,不曾想到有朝一日会读他的书,总之是很有意思的观点,用一句话概括:吾国六经四子,圣圣贤贤,曰:“畏上帝”,曰:“助上帝”,曰:“事上帝”,曰“格上帝”,夫谁以为空?——天主实义序

  • 4 谷子 2017-07-10 08:25:02

    作者所闡述的這一點是有意義的:中國上古本有上帝信仰,但是後來由於理性主義的發育過於早熟,及上帝崇拜被皇室壟斷(1949後更被徹底斬斷),導致上帝崇拜在中國消亡。但文筆未免有點冗贅,將原文翻譯成白話有拉篇幅之嫌。囉嗦的篇幅減去一半,文章效果會好的 多。

  • 1 hx 2015-10-31 10:28:53

    挺有趣 有想法

  • 0 Kiyose 2022-04-01 13:51:35

    并不是毫无启发。

  • 0 William Yang 2022-01-15 00:23:05

    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历史,我们也不了解自己。很想亲自去读一读这些先秦的记载。如果没有焚书坑儒,可能这样的印记会更加明显。

  • 0 Matt 2025-02-02 15:01:27 广西

    读完此书,总的来说没什么益处…

  • 0 乐盼读书会 2025-01-22 16:34:35 湖北

    閃族一隻啊,離開上帝太久了,如今光已經照進來,鹽🧂已經撒下去

  • 6 Werner&Erwin 2016-01-16 12:56:35

    牵强附会 胡诌八扯 浪费纸张 不值一读

  • 1 liczts 2015-01-26 23:04:18

    作为一个暂时不信任何宗教的人,真不敢相信自己会买这么一本艰深晦涩的书,纯粹是在网上看到一篇杨鹏老师的文章“民粹主义、精英主义与中国的未来”,然后就被杨老师醍醐灌顶,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立马搜了杨老师的其他文章来读,还买了这本著作,纯粹出于支持,不过读到最后,还是有所收获,尤其是杨老师对中国诸子百家的点评,儒家的传承发展做了精彩的评述,又是一次古今中外的融会贯通,简直神了!

  • 0 Croises 2024-05-23 01:05:59 广东

    课题挺有意思,怎么就被这种傻逼先占了茅坑呢

  • 0 阳光有木游 2020-06-15 22:03:13

    看下来其实中医讲的“上帝”不是同样的概念啊...还是说我理解的不够深入,即使用词都为“上帝”,但基督教中讲的,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用血赦免我们的罪,使我们有机会脱离火湖,在世间生活等待他来接我们回到天堂,是不同的。

  • 0 林中空地之阳光 2020-04-19 20:51:20

    很不咋地。很多论证说服力孱弱,还有些牵强!

  • 0 花剌子模的信使 2023-11-28 23:14:08 上海

    首先,古文中的“上帝”是否就是God,作者的论证是薄弱的,显然没有硬证据。但我认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作者通过拆解诸子百家的内在逻辑,分析了中国的祭司阶层如何被君王边缘化,直至彻底沦为王权附庸,中国也从神权政治堕入君权政治的死循环

  • 5 21世纪阳性病人 2017-03-18 15:10:03

    简直尴尬癌要犯。用文化的外衣包装一个没文化的要死的观点,这种书的受众定位究竟是什么?难道是教会内参,让牧师看完去编段子糊弄老太太入教?

  • 3 Esther 2015-03-12 13:17:19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信仰,跳出了我们认知的限定,很不错的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