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球史(第五版)》的原文摘录

  • The legends say that Yu worked on the river for thirteen years without ever returning home. Because he tamed the Yellow River and made it possible to cultivate rice and millet, Yu became a popular hero. (查看原文)
    vivo 3赞 2019-09-17 17:49:10
    —— 引自第91页
  • Oracle bones were the principal instruments used by fortune-tellers in ancient China. ...In China, diviners used specially prepared broad bones, such as the shoulder blades of sheep or turtle shells. (查看原文)
    vivo 2赞 2019-09-17 17:07:33
    —— 引自第103页
  • “全球化的进程愈演愈烈”“要理解别人、尊重近邻,同时也尊重距离遥远的社会的权益和事物,在具有不同政治、社会化文化传统的人们之间,应该给促进交流和协商,而不是以暴力和冲突来解决争端” (查看原文)
    Plum 1赞 2013-05-11 09:12:19
    —— 引自第3页
  • 世界史不是对人类过去陈旧的简单记录。在叙述人类的精彩经历的同时,世界史超越了地方的、区域的或国家的历史,进而产生了两种特殊的社会效益、首先一点,就是培养与不同民族打交道的、建设性的能力。世界史介绍了各民族非常不同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如果对其他民族的社会组织、文化兴趣和历史经历没有相当的认识,那么,就很难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与他们进行有效的交流。世界史不仅向读者介绍了有关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知识,而起还把这些社会看成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解释他们之所以存在差异的原因。世界史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世界上的某个民族选择以某种方式组织他们的社会,为什么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信仰。所以,当我们融入更广大的世界,跟其他民族打交道的时候,世界史的学习有助于解释我们所遇到的多种政治、社会和文化差异。同时,因为研习世界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即便遇到政治、社会和文化上的差异,也没有必要感到不愉快,那不是什么威胁。 (查看原文)
    Plum 1赞 2013-05-11 09:21:01
    —— 引自第4页
  • ……在东到匈牙利、西抵蒙古的广阔的欧亚大草原上…… (查看原文)
    Skylet 1赞 2018-05-09 16:46:34
    —— 引自第56页
  •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种植可食用的植物并驯养野生动物,这使得他们能够获得可靠的食物供给。很多学者认为种庄稼的工作最早可能是由女性来承担的。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妇女非常熟悉植物的生命周期,并认识到阳光、雨水和温度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为了获得更丰富、更稳定的食物,新石器时代的女性可能开始培育植物,而不再仅仅依靠采集野外食物。而与此同时,新石器时代的男性成员放弃了为了食肉而捕猎的目的,开始喂养抓获来的动物。随着时光的推移,几十年、几百年之后,农业经济逐步形成了。 (查看原文)
    宫保鸡丁 1赞 2020-05-14 08:54:11
    —— 引自章节:None
  • 中层和上层的妇女通常说战争是解放的过程:将她们从限制她们的工作和个人生活的旧的方式中解放出来,至少上流社会的妇女在某种程度上从她们父母的控制中解脱了。战争还给予了妇女们一种使命感:她们知道,对于战争,她们是重要的。相比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工人阶级妇女生活的影响是比较小的。长期以来,城市中的工人阶级妇女一直习惯于工作,获得工资,对她们来讲,战时工作远远不是解放。大多数交战国政府承诺同工同酬,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承诺是无效的。尽管战争期间工厂的妇女们的工资有所增加,但是男人和女人们的收人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查看原文)
    宫保鸡丁 1赞 2020-05-17 00:05:59
    —— 引自章节:None
  • 蒙古大草原上的金匠圭劳姆·布彻( Guillaume Boucher)是生活在13世纪初期和中期的一名金匠。有一天,也许是在13世纪30年代,他离开了出生地巴黎,前往当时尚属匈牙利王国一部分的布达佩斯,。他被在那里作战的蒙古武士擒获。那时布达和佩斯还没有合二为一,1873年才开始! (查看原文)
    Henryw 2019-11-11 23:03:15
    —— 引自第5页
  • Known in China as the Chang Jiang ("Long River"), the Yangzi carries enormous volumes of water: 6,300 kilometers (3,915 miles) from its headwaters in the lofty Qinghai mountains of Tibet to its mouth near the modern Chinese cities of Nanjing and Shanghai, where it empties into the East China Sea. (查看原文)
    vivo 2019-09-17 17:24:31
    —— 引自第107页
  • The Hebrew scriptures do not offer reliable historical accounts of early times, but they present memorie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Hebrew exper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ater religious leaders who collected oral reports and edited them into a body of writings after 800 B.C.E. (查看原文)
    vivo 2019-09-19 11:40:31
    —— 引自第40页
  • It is perhaps significant that many groups of Indo-European speakers considered themselves superior to other peoples: the terms Aryan, Iran, and Eire (the official name of the modem Republic of Ireland) all derive from the Indo-European word aryo, meaning "nobleman" or "lord." (查看原文)
    vivo 2019-09-19 13:00:01
    —— 引自第45页
  • But Confucius was a strong-willed man who often did not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 He could be quite cantankerous: he was known to lodge bitter complaints, for example, if someone undercooked or overcooked his rice. (查看原文)
    vivo 2019-09-19 16:40:07
    —— 引自第154页
  • Tomb figure of a camel and a foreign rider. The majority of the Silk Road trade was handled by the nomadic peoples of central and west Africa. (查看原文)
    vivo 2019-09-24 19:15:18
    —— 引自第238页
  • Epidemic Diseases During the second and third centuries c.E., the Han and Roman empires suffered large-scale outbreaks of epidemic disease. The most destructive diseases were probably smallpox and measles, and epidemics of bubonic plague may also have erupted. All three diseases are devastating when they break out in populations without resistance, immunity, or medicines to combat them. As disease ravaged the two empires, Chinese and Roman populations declined sharply. During the reign of Augustus, the population of the Roman empire stood at about sixty million people. During the second century c.E., epidemics reduced Roman population by about one-quarter, to forty-five million. Most devastating was an outbreak of smallpox that spread throughout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during the years 16... (查看原文)
    vivo 2019-09-25 17:29:38
    —— 引自第249页
  • By the time epidemic diseases struck China, internal political problems had already begun to weaken the Han dynasty. (查看原文)
    vivo 2019-09-25 17:29:38
    —— 引自第249页
  • In 184 c.E. peasant discontent fueled an immense uprising known as the Yellow Turban rebellion, so called because the rebels wore yellow headbands that represented the color of the Chinese earth and symbolized their peasant origins. (查看原文)
    vivo 2019-09-25 18:11:51
    —— 引自第251页
  • 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的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基督教没有中央权威。但是,教会团体选举了管理者一即主教一一来管理牧师并按照他们自己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管理司法。结果,一直到公元3世纪罗马教会成为教会最高权威之前,基督教各社团之间对教义的认识和具体的实践活动彼此各不相同:因为不同的人群接受了基督教,他们也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了基督教的教义,正如不同的共同体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早期的对密忒拉、伊西斯和其他神的崇拜一样。 (查看原文)
    只是一个渣渣 2020-02-11 17:55:23
    —— 引自章节:第11章 地中海社会:罗马阶段
  • 早期基督徒写了大量论著来表达他们对基督教及其内涵的各种理解。 世纪之后,教会权威废止了很多著作,并认定它们为异端思想。但是,幸存下来的大量的书信、福音和解释性的历史文献证明了早期基督教教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些早期基督徒坚信,虔诚者必须接受具体的教义,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信徒必须按照自己的方式发现真理并表达它。一些宗教领袖认为耶稣的确超越了死亡,得到了重生;而另一些人认为耶稣的复活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而不是肉身的复活一些团体还禁止妇女参加教堂的礼拜活动,而在另外一些团体中,妇女甚至可以做牧师。一些教徒允许个人寻找自己对精神世界的理解,而另一些教徒则坚持必须经过指定的神父和主教的正确引导,个人才能到达精神的真实。早期基督教的信仰是多样化的,渐渐地,信徒们都认同把《新约圣经》作为权威的经典,作为基督教教义和实践的基本指导。 (查看原文)
    只是一个渣渣 2020-02-11 17:55:23
    —— 引自章节:第11章 地中海社会:罗马阶段
  • 工业化基础 到18世纪中叶,世界上的几个地区一西欧的英国、中国的长江三角洲、日本都出现了经济的繁荣发展,它们在许多方面体现了相同的特征。这些地区高产的农业带来了人口的显著增加,而人口的增加反过来刺激了生产的专门化,并使很多人可以脱离农业从事其他的手工劳动。河流和运河网络加速了商业和运输,城市和城镇里聚集了很多成熟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而同时,这些成熟的商业化经济遇到的生态上的巨大阻碍 特别是土壤的损耗和退化 成胁着继续增长的人口和消费水准。首先是英国,然后是西欧的其他地区在发掘国内及国外的煤炭资源时,相继陷人了生态困境中。 煤炭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直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冶铁、家庭取暖和烹任的最主要的燃料。但是,巨大的木材消耗量促使森林大量减少,引起了木材的严重短缺。但是英国有着地理上的优势,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而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的商业中心附近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煤炭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这一点也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如果没有采煤的简易手段,当时的经济就不可能支持不断扩 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一一而这两项产业在英国工业化进程中至关重要。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是独一无二的,也与中国有了明显的区别:在这个时期,中国在工业化方面没有突破。而且,中国的地理因素也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地区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 欧洲和美洲之间独特的经济联系缓解了英国经济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美洲被征服的土地和殖民地为欧洲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初级产品。到18世纪,巴西东北部、加勒比海诸岛及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南部地区的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种植园为欧洲提供了巨额的蔗糖和棉花;蔗糖增加了食物中的卡路里,棉花则使欧洲新出现的纺织业得以顺利发展。而所有这些作物... (查看原文)
    老虎 wong 2021-04-20 06:13:18
    —— 引自章节:第29章 工业社会的产生
  • 拉丁美洲的投资 拉丁美洲国家没有经历工业化,也没有经历像美国和加拿大那样的经济发展其中一个原因是殖民地体制的残余。甚至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掌握着美洲殖民地的易和投资时,宗主国就无法满足殖民地市场对工业产品的需求。结果,它们开放了殖民地对欧洲的置易,这就完全杀了当地的工业,因为当地的工业品根本无法同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廉价商品争。而且,无论是在殖民地时代还是独立以后,拉丁美洲的上层,即城市商人和大地主,仍然控制着地方经济。上层从欧 洲贸易和欧洲投资中获得可观的利润,而这对尝试不同的经政或者求经多样化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这样,与美国和加拿大相比,贸易和外国投对拉丁美洲就更具有破坏作用。 (查看原文)
    老虎 wong 2021-05-12 06:20:00
    —— 引自章节:第30章 独立时代的美洲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