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以画报介入历史,以图像解说晚清,以史料印证图像,
再现晚清第一画报昔日风采,
呈现《点石斋画报》中的社会人情。
本书从《点石斋画报》4000余幅图像中,“摘取其关于生活状况者”160多幅,再现晚清第一画报昔日风采。以“中外纪闻”“官场现形”“格致汇编”“海上繁华”四大主题展开《点石斋画报》,再加以阐释与补充,使晚清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其中均有绝佳的展现。陈平原伉俪联手编著了此书,既为研究晚清历史者提供了很好的资料,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晚清的视角。
作者简介 · · · · · ·
陈平原 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中文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 ;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95,1998,2003,2009,2013)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著作三十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2013年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夏晓虹 北京大学中...
陈平原 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中文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 ;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95,1998,2003,2009,2013)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著作三十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2013年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夏晓虹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先后赴日本、美国、德国、捷克、韩国、英国、马来西亚、以色列、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地区从事研究与参加学术会议,并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1998)、日本东京大学(1999—2001)、香港岭南大学(2009—2010)客座讲学。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及社会文化。著有《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晚清文人妇女观》(日译本名《纏足をほどぃた女たち》)、《旧年人物》《诗骚传统与文学改良》《晚清的魅力》《晚清社会与文化》《返回现场——晚清人物寻踪》《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阅读梁启超》《晚清报刊、性别与文化转型——夏晓虹选集》;并主编“学者追忆丛书”,编校《梁启超文选》《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合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大旧事》《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清华同学与学术薪传》等。
目录 · · · · · ·
导论 以“图像”解说“晚清”
一、读图之可能 / 1
二、画报的宗旨与手段 / 6
三、画报与《申报》之关系 / 13
四、关于“四大主题” / 21
附录一 《点石斋画报》各号刊行时间表(按王朝纪年排列) / 26
附录二 《点石斋画报》各号刊行时间表(按公元纪年排列) / 26
中 外 纪 闻
力攻北宁 / 3
越事行成 / 5
自取挠败 / 7
吴淞形势 / 9
法人弃尸 / 11
基隆再捷 / 13
西商集议 / 15
台军大捷 / 17
甬江战事 / 19
和议画押 / 21
中法换约 / 23
邮政局肆筵速客
顽固党放火戕官 / 25
霜铤雪铤海上观兵
玉敦珠盘城中立约 / 27
牙山大胜 / 29
海战捷音 / 31
形同海盗 / 33
破竹势成 / 35
鸭绿江战胜图 / 37
仆犬同殉 / 39
西员受贺 / 41
别树一帜 / 43
借雪雪愤 / 45
赞成和局 / 47
伏阙陈书 / 49
海外扶余 / 51
克复名城 / 53
大帅誓师 / 55
将军出险 / 57
万寿盛典 / 59
西使觐光 / 61
禁军合操 / 63
加冕盛仪 / 65
挂剑遗风 / 67
一鸣惊人 / 69
古迹云亡 / 71
轮船又火 / 73
万年青胜 / 75
山西灾状 / 77
抗捐肇变 / 79
大闹教堂 / 81
美妇司舟 / 83
公家书房 / 85
沙漠古迹 / 87
莲瓣罹殃 / 89
时 文 鬼 / 91
官 场 现 形
恭应考差 / 95
一 炷 香 / 97
糊涂知县 / 99
疯官可笑 / 101
跳灶盛典 / 103
假官撞骗 / 105
假官作贼 / 107
宦舟被劫 / 109
请尝异味 / 111
查蝗舞弊 / 113
官场话柄 / 115
道士捐官 / 117
执法如山 / 119
官体何在 / 121
职官不谨 / 123
伦常乖谬 / 125
开关纳客 / 127
观察自刎 / 129
平鸡将军 / 131
老将笑柄 / 133
扣饷养妓 / 135
购枪舞弊 / 137
哨官荒谬 / 139
傅相逸事 / 141
索门生帖 / 143
盛名难副 / 145
德政何在 / 147
校人故智 / 149
草菅人命 / 151
活埋罪人 / 153
厘卡积弊 / 155
毁卡传闻 / 157
人瘦我肥 / 159
蠹役成群 / 161
催科滋扰 / 163
格 致 汇 编
铁人善走 / 167
新样气球 / 169
气球妙用 / 171
演放气球 / 173
气球破敌 / 175
飞舟穷北 / 177
妙制飞车 / 179
龙穴已破 / 181
兴办铁路 / 183
毙于车下 / 185
水底行船 / 187
水底行车 / 189
车行水底 / 191
铁甲巨工 / 193
演放水雷 / 195
边防巨炮 / 197
快枪述奇 / 199
制衣御弹 / 201
巡勇扰民 / 203
谣言宜禁 / 205
电火焚身 / 207
电气捉贼 / 209
占验天文 / 211
万 年 钟 / 213
以表验人 / 215
宝镜新奇 / 217
戕尸验病 / 219
西医治病 / 221
收肠入腹 / 223
剖腹出儿 / 225
妙手割瘤 / 227
瞽目复明 / 229
西国扁卢 / 231
剖脑疗疮 / 233
格致遗骸 / 235
波臣留影 / 237
映照志奇 / 239
救火妙药 / 241
私掘铁山 / 243
长 桥 / 245
铜人跨海 / 247
孤亭玩月 / 249
海 上 繁 华
预卜荣行 / 253
不甘雌伏 / 255
第一楼灾 / 257
雅集名蕙 / 259
游园肇祸 / 261
虚题实做 / 263
和尚冶游 / 265
西妓弹词 / 267
妓客同逃 / 269
衣冠扫地 / 271
名花任侠 / 273
马夫凶横 / 275
轻薄受惩 / 277
和气致祥 / 279
诚求保赤 / 281
巨钟新制 / 283
法国节期 / 285
英皇子观灯记 / 287
寓沪英人望祝英君主陟位
五十载庆典第四图 / 289
寓沪英人望祝英君主陟位
五十载庆典第六图 / 291
龙头走水 / 293
火会成图 / 295
西童赛马 / 297
力不同科 / 299
赛马志盛 / 301
赛脚踏车 / 303
观西戏述略 / 305
直上干霄 / 305
车 中 猴 / 307
螳臂当车 / 309
西童跳舞 / 311
奇园读画 / 313
女塾宏开 / 315
裙钗大会 / 317
西捕不法 / 319
日人操刃 / 321
大闹洋场 / 323
强夺公所 / 325
法人残忍 / 327
引用书目 / 329
后 记 / 333
附 记 / 334
新版后记 / 335
· · · · · · (收起)
喜欢读"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的人也喜欢 · · · · · ·
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读晚清报,看晚清画,当晚清人
> 更多书评 3篇
-
《申报》 《新闻报》 《中西闻见录》 《格致汇编》 《教会新报》 《万国公报》 《花图新报》(后更名《画图新报》) 《时务报》 《湘报》 《清议报》 《新民丛报》 《月月小说》 《谕折汇存》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书信日记集二),上海书店,1993年12月。 《中法战争》1-7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9月。 《中日战争》1-7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10月。 《中法战争文学集》,阿...
2015-10-10 08:04 1人喜欢
《申报》 《新闻报》 《中西闻见录》 《格致汇编》 《教会新报》 《万国公报》 《花图新报》(后更名《画图新报》) 《时务报》 《湘报》 《清议报》 《新民丛报》 《月月小说》 《谕折汇存》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书信日记集二),上海书店,1993年12月。 《中法战争》1-7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9月。 《中日战争》1-7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10月。 《中法战争文学集》,阿英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2月。 《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阿英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7月。 《普天忠愤集》,孔广德编,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印本。 《芝山一笑》,石川英编,东京:文升堂,明治十一年(1878年)八月。 《清代海外竹枝词》,王慎之、王子今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清代北京竹枝词》,路工编选,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 《沪游杂记》,葛元煦编著,光绪二年十一月印本。 《春江灯市录》,潇湘馆侍者(邹弢)著,二石轩藏板,光绪十年二月。 《新辑海上青楼图记》,花雨小筑主人编,上海花雨小筑居,光绪二十一年一月。 《(新增)申江时下胜景图说》,梅花盦主编,上海江左书林,光绪二十二年一月。 《海上游戏图说》,沪上游戏主编,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印本。 《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上、下),陈无我编,上海:大东书局,1928年4月。 《上海洋场竹枝词》,顾炳权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2月。 《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瀛壖杂志》,王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沪城岁事衢歌·上海县竹枝词·淞南乐府》,张春华、秦荣光、杨光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上海小志·上海乡土志·夷患备尝记》,胡祥翰、李维清、曹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退醒庐笔记》,孙玉声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 《庸闲斋笔记》,陈其元著,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4月。 《行素斋杂记》,继昌著,上海书店1984年7月影印光绪二十七年湖南臬署刻本。 《纯常子枝语》,文廷式著,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3月。 《南亭笔记》,李伯元著,《李伯元全集》第四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清代野记》,坐观老人(张祖翼)著,《近代稗海》第十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国闻备乘》,胡思敬著,《近代稗海》第一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 《蕉廊脞录》,吴庆坻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3月。 《旧京遗事·旧京琐记·燕京杂记》,史玄、夏仁虎、阙名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7月。 《清官述闻》,章乃炜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 《彭刚直公诗集》,彭玉麟著,光绪十一年刻本。 《人境庐诗草》,黄遵宪著,辛亥(1911年)九月印本。 《刘壮肃公奏议》,刘铭传著,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印本。 《文廷式集》,文廷式著,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月。 《公车上书记》,哀时老人未还氏编,上海石印书局,光绪二十一年。 《戊戌奏稿》,康有为著,辛亥(1911年)五月印本。 《畏庐文集》,林纾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10年4月。 《平等阁诗话》,狄葆贤著,上海:有正书局,光绪三十年正月。 《忘山庐日记》(上、下),孙宝瑄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月。 《亚洲腹地旅行记》,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上海:开明书店,1949年。 《游历日本余纪》,傅云龙著,《早期日本游记五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 《环游地球新录》,李圭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3月。 《西洋杂志》,黎庶昌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3月。 《欧游杂录》,徐建寅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3月。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含《出使日记续刻》),薛福成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8月。 《李鸿章历聘欧美记》,林乐知著、蔡尔康译,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2月。 《新大陆游记》,梁启超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 《欧洲十一国游记》第一编,康有为著,上海:广智书局,光绪三十一年八月。 《出使九国日记》,戴鸿慈著,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2月。 《吴趼人研究资料》,魏绍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4月。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7月。 《我佛山人短篇小说集》,吴趼人著,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9月。 《文明小史》,李伯元著,《李伯元全集》第一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官场现形记》,李伯元著,《李伯元全集》第二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引自 引用书目 回应 2015-10-10 08:04 -
列位要晓得,中国绿营的兵,只要有两件本事就可以当得。第一件是会跑。大人看操的时候,所有摆的阵势,不过是一个跟着一个的跑。在校场里会兜圈子,就会摆得阵。排在一溜的叫长蛇阵;团在一堆的叫螺蛳阵;分作八下的叫八卦阵。第二件是会喊。瞧着大人轿子老远的来了,一齐跪在田里。当头的将官,双手高捧手本,口报“某官某「人,叩接大人”。大人眼前的戈什喊一声“起去”,所有的兵丁,齐齐答应一声“嗄”!这一声要一齐张嘴...
2015-09-21 17:59
列位要晓得,中国绿营的兵,只要有两件本事就可以当得。第一件是会跑。大人看操的时候,所有摆的阵势,不过是一个跟着一个的跑。在校场里会兜圈子,就会摆得阵。排在一溜的叫长蛇阵;团在一堆的叫螺蛳阵;分作八下的叫八卦阵。第二件是会喊。瞧着大人轿子老远的来了,一齐跪在田里。当头的将官,双手高捧手本,口报“某官某「人,叩接大人”。大人眼前的戈什喊一声“起去”,所有的兵丁,齐齐答应一声“嗄”!这一声要一齐张嘴,不得参差。喊过之后,拔起脚来就跑,又赶到前面伺候去了。所以这一个跑,一个喊,竟是他们秘传的心法,人人要操练的。 引自 平鸡将军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六回
回应 2015-09-21 17:59
-
《申报》 《新闻报》 《中西闻见录》 《格致汇编》 《教会新报》 《万国公报》 《花图新报》(后更名《画图新报》) 《时务报》 《湘报》 《清议报》 《新民丛报》 《月月小说》 《谕折汇存》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书信日记集二),上海书店,1993年12月。 《中法战争》1-7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9月。 《中日战争》1-7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10月。 《中法战争文学集》,阿...
2015-10-10 08:04 1人喜欢
《申报》 《新闻报》 《中西闻见录》 《格致汇编》 《教会新报》 《万国公报》 《花图新报》(后更名《画图新报》) 《时务报》 《湘报》 《清议报》 《新民丛报》 《月月小说》 《谕折汇存》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书信日记集二),上海书店,1993年12月。 《中法战争》1-7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9月。 《中日战争》1-7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10月。 《中法战争文学集》,阿英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2月。 《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阿英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7月。 《普天忠愤集》,孔广德编,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印本。 《芝山一笑》,石川英编,东京:文升堂,明治十一年(1878年)八月。 《清代海外竹枝词》,王慎之、王子今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清代北京竹枝词》,路工编选,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 《沪游杂记》,葛元煦编著,光绪二年十一月印本。 《春江灯市录》,潇湘馆侍者(邹弢)著,二石轩藏板,光绪十年二月。 《新辑海上青楼图记》,花雨小筑主人编,上海花雨小筑居,光绪二十一年一月。 《(新增)申江时下胜景图说》,梅花盦主编,上海江左书林,光绪二十二年一月。 《海上游戏图说》,沪上游戏主编,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印本。 《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上、下),陈无我编,上海:大东书局,1928年4月。 《上海洋场竹枝词》,顾炳权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2月。 《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瀛壖杂志》,王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沪城岁事衢歌·上海县竹枝词·淞南乐府》,张春华、秦荣光、杨光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上海小志·上海乡土志·夷患备尝记》,胡祥翰、李维清、曹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退醒庐笔记》,孙玉声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 《庸闲斋笔记》,陈其元著,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4月。 《行素斋杂记》,继昌著,上海书店1984年7月影印光绪二十七年湖南臬署刻本。 《纯常子枝语》,文廷式著,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3月。 《南亭笔记》,李伯元著,《李伯元全集》第四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清代野记》,坐观老人(张祖翼)著,《近代稗海》第十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国闻备乘》,胡思敬著,《近代稗海》第一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 《蕉廊脞录》,吴庆坻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3月。 《旧京遗事·旧京琐记·燕京杂记》,史玄、夏仁虎、阙名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7月。 《清官述闻》,章乃炜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 《彭刚直公诗集》,彭玉麟著,光绪十一年刻本。 《人境庐诗草》,黄遵宪著,辛亥(1911年)九月印本。 《刘壮肃公奏议》,刘铭传著,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印本。 《文廷式集》,文廷式著,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月。 《公车上书记》,哀时老人未还氏编,上海石印书局,光绪二十一年。 《戊戌奏稿》,康有为著,辛亥(1911年)五月印本。 《畏庐文集》,林纾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10年4月。 《平等阁诗话》,狄葆贤著,上海:有正书局,光绪三十年正月。 《忘山庐日记》(上、下),孙宝瑄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月。 《亚洲腹地旅行记》,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上海:开明书店,1949年。 《游历日本余纪》,傅云龙著,《早期日本游记五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 《环游地球新录》,李圭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3月。 《西洋杂志》,黎庶昌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3月。 《欧游杂录》,徐建寅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3月。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含《出使日记续刻》),薛福成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8月。 《李鸿章历聘欧美记》,林乐知著、蔡尔康译,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2月。 《新大陆游记》,梁启超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 《欧洲十一国游记》第一编,康有为著,上海:广智书局,光绪三十一年八月。 《出使九国日记》,戴鸿慈著,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2月。 《吴趼人研究资料》,魏绍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4月。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7月。 《我佛山人短篇小说集》,吴趼人著,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9月。 《文明小史》,李伯元著,《李伯元全集》第一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官场现形记》,李伯元著,《李伯元全集》第二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引自 引用书目 回应 2015-10-10 08:04 -
列位要晓得,中国绿营的兵,只要有两件本事就可以当得。第一件是会跑。大人看操的时候,所有摆的阵势,不过是一个跟着一个的跑。在校场里会兜圈子,就会摆得阵。排在一溜的叫长蛇阵;团在一堆的叫螺蛳阵;分作八下的叫八卦阵。第二件是会喊。瞧着大人轿子老远的来了,一齐跪在田里。当头的将官,双手高捧手本,口报“某官某「人,叩接大人”。大人眼前的戈什喊一声“起去”,所有的兵丁,齐齐答应一声“嗄”!这一声要一齐张嘴...
2015-09-21 17:59
列位要晓得,中国绿营的兵,只要有两件本事就可以当得。第一件是会跑。大人看操的时候,所有摆的阵势,不过是一个跟着一个的跑。在校场里会兜圈子,就会摆得阵。排在一溜的叫长蛇阵;团在一堆的叫螺蛳阵;分作八下的叫八卦阵。第二件是会喊。瞧着大人轿子老远的来了,一齐跪在田里。当头的将官,双手高捧手本,口报“某官某「人,叩接大人”。大人眼前的戈什喊一声“起去”,所有的兵丁,齐齐答应一声“嗄”!这一声要一齐张嘴,不得参差。喊过之后,拔起脚来就跑,又赶到前面伺候去了。所以这一个跑,一个喊,竟是他们秘传的心法,人人要操练的。 引自 平鸡将军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六回
回应 2015-09-21 17:59
-
《申报》 《新闻报》 《中西闻见录》 《格致汇编》 《教会新报》 《万国公报》 《花图新报》(后更名《画图新报》) 《时务报》 《湘报》 《清议报》 《新民丛报》 《月月小说》 《谕折汇存》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书信日记集二),上海书店,1993年12月。 《中法战争》1-7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9月。 《中日战争》1-7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10月。 《中法战争文学集》,阿...
2015-10-10 08:04 1人喜欢
《申报》 《新闻报》 《中西闻见录》 《格致汇编》 《教会新报》 《万国公报》 《花图新报》(后更名《画图新报》) 《时务报》 《湘报》 《清议报》 《新民丛报》 《月月小说》 《谕折汇存》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书信日记集二),上海书店,1993年12月。 《中法战争》1-7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9月。 《中日战争》1-7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10月。 《中法战争文学集》,阿英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2月。 《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阿英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7月。 《普天忠愤集》,孔广德编,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印本。 《芝山一笑》,石川英编,东京:文升堂,明治十一年(1878年)八月。 《清代海外竹枝词》,王慎之、王子今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清代北京竹枝词》,路工编选,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 《沪游杂记》,葛元煦编著,光绪二年十一月印本。 《春江灯市录》,潇湘馆侍者(邹弢)著,二石轩藏板,光绪十年二月。 《新辑海上青楼图记》,花雨小筑主人编,上海花雨小筑居,光绪二十一年一月。 《(新增)申江时下胜景图说》,梅花盦主编,上海江左书林,光绪二十二年一月。 《海上游戏图说》,沪上游戏主编,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印本。 《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上、下),陈无我编,上海:大东书局,1928年4月。 《上海洋场竹枝词》,顾炳权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2月。 《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葛元煦、黄式权、池志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瀛壖杂志》,王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沪城岁事衢歌·上海县竹枝词·淞南乐府》,张春华、秦荣光、杨光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上海小志·上海乡土志·夷患备尝记》,胡祥翰、李维清、曹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退醒庐笔记》,孙玉声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 《庸闲斋笔记》,陈其元著,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4月。 《行素斋杂记》,继昌著,上海书店1984年7月影印光绪二十七年湖南臬署刻本。 《纯常子枝语》,文廷式著,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3月。 《南亭笔记》,李伯元著,《李伯元全集》第四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清代野记》,坐观老人(张祖翼)著,《近代稗海》第十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国闻备乘》,胡思敬著,《近代稗海》第一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 《蕉廊脞录》,吴庆坻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3月。 《旧京遗事·旧京琐记·燕京杂记》,史玄、夏仁虎、阙名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7月。 《清官述闻》,章乃炜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 《彭刚直公诗集》,彭玉麟著,光绪十一年刻本。 《人境庐诗草》,黄遵宪著,辛亥(1911年)九月印本。 《刘壮肃公奏议》,刘铭传著,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印本。 《文廷式集》,文廷式著,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月。 《公车上书记》,哀时老人未还氏编,上海石印书局,光绪二十一年。 《戊戌奏稿》,康有为著,辛亥(1911年)五月印本。 《畏庐文集》,林纾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10年4月。 《平等阁诗话》,狄葆贤著,上海:有正书局,光绪三十年正月。 《忘山庐日记》(上、下),孙宝瑄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月。 《亚洲腹地旅行记》,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上海:开明书店,1949年。 《游历日本余纪》,傅云龙著,《早期日本游记五种》,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 《环游地球新录》,李圭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3月。 《西洋杂志》,黎庶昌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3月。 《欧游杂录》,徐建寅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3月。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含《出使日记续刻》),薛福成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8月。 《李鸿章历聘欧美记》,林乐知著、蔡尔康译,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2月。 《新大陆游记》,梁启超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 《欧洲十一国游记》第一编,康有为著,上海:广智书局,光绪三十一年八月。 《出使九国日记》,戴鸿慈著,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2月。 《吴趼人研究资料》,魏绍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4月。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7月。 《我佛山人短篇小说集》,吴趼人著,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9月。 《文明小史》,李伯元著,《李伯元全集》第一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官场现形记》,李伯元著,《李伯元全集》第二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引自 引用书目 回应 2015-10-10 08:04 -
列位要晓得,中国绿营的兵,只要有两件本事就可以当得。第一件是会跑。大人看操的时候,所有摆的阵势,不过是一个跟着一个的跑。在校场里会兜圈子,就会摆得阵。排在一溜的叫长蛇阵;团在一堆的叫螺蛳阵;分作八下的叫八卦阵。第二件是会喊。瞧着大人轿子老远的来了,一齐跪在田里。当头的将官,双手高捧手本,口报“某官某「人,叩接大人”。大人眼前的戈什喊一声“起去”,所有的兵丁,齐齐答应一声“嗄”!这一声要一齐张嘴...
2015-09-21 17:59
列位要晓得,中国绿营的兵,只要有两件本事就可以当得。第一件是会跑。大人看操的时候,所有摆的阵势,不过是一个跟着一个的跑。在校场里会兜圈子,就会摆得阵。排在一溜的叫长蛇阵;团在一堆的叫螺蛳阵;分作八下的叫八卦阵。第二件是会喊。瞧着大人轿子老远的来了,一齐跪在田里。当头的将官,双手高捧手本,口报“某官某「人,叩接大人”。大人眼前的戈什喊一声“起去”,所有的兵丁,齐齐答应一声“嗄”!这一声要一齐张嘴,不得参差。喊过之后,拔起脚来就跑,又赶到前面伺候去了。所以这一个跑,一个喊,竟是他们秘传的心法,人人要操练的。 引自 平鸡将军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六回
回应 2015-09-21 17:5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百花文艺出版社版 2006-04-01 / 72人读过
- 百花文艺出版社版 2001-8-1 / 72人读过
-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版 2015-3 / 1人读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民俗学(包括古代文献、历史民俗、节庆调查)【1】 (南池子)
- 现代学术 (Wu)
- 清末立宪 (云雀飞鸣)
- 晚清民国史料 (知北游)
- 图像报刊 (糖果无味)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冠冕巢由 2018-12-07
陈夏合璧,学术伉俪重新演绎左图右史,以《点石斋画报》为基石,博采史料,力图全方位展示晚清中西文化撞击下的社会人文风貌,熔趣味性与学术性于一炉,研究方法别出心裁。诚如当年国人对西方文明的啧啧称奇,今人对于古人的少见多怪,也觉饶有趣味。美中不足:若作为通俗读物,则史料文字晦涩,让趣味性多少要打折扣;若作为学术著作,则仅有史料堆砌,欠缺深入探讨,给读者留下的自由发挥空间未免太大。
0 有用 Become a lake 2017-11-25
孤陋寡闻只知道先生的《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这本貌似也挺有影响力的,晚上到了导论挺有意思
0 有用 纯洁的渣叔 2015-09-12
截取晚清的一段横截面,以图像解说历史。主题“中外纪闻”、“官场现形”:刊载之事至今亦有共通之处,感慨颇多。“格物汇编”:现今看来很普通的事物,可以想象当时给清人带来的震撼。“海上繁华”:上海无愧为当时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交流的窗口,生活方式精彩纷呈。
0 有用 malingcat 2015-03-29
老书再版。十余年前以图证史还很新颖,不比如今,很多图像被挖掘出来。“四大主题”的概括提纲挈领,导论值得细读。
0 有用 瀚之 2015-11-19
救命书籍
0 有用 倾听你的声音 2019-05-09
清末图文并茂的新闻画册,让当时很多不识字的人可以了解时下发生的奇闻异事。看着很有趣,通过它可以领略清末时,人文世俗社会的林林总总。
0 有用 螮蝀 2019-03-23
深入浅出的入门书籍
0 有用 冠冕巢由 2018-12-07
陈夏合璧,学术伉俪重新演绎左图右史,以《点石斋画报》为基石,博采史料,力图全方位展示晚清中西文化撞击下的社会人文风貌,熔趣味性与学术性于一炉,研究方法别出心裁。诚如当年国人对西方文明的啧啧称奇,今人对于古人的少见多怪,也觉饶有趣味。美中不足:若作为通俗读物,则史料文字晦涩,让趣味性多少要打折扣;若作为学术著作,则仅有史料堆砌,欠缺深入探讨,给读者留下的自由发挥空间未免太大。
0 有用 Become a lake 2017-11-25
孤陋寡闻只知道先生的《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这本貌似也挺有影响力的,晚上到了导论挺有意思
0 有用 齐天大圣的妹妹 2017-10-23
以“中外纪闻”“官场现形”“格致汇编”“海上繁华”四大主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