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燕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苏联1932-1933年饥荒问题与当代乌俄两国关系研究
出版年: 2014-6
页数: 344
定价: 8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ISBN: 9787509757864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苏联1932-1933年饥荒问题与当代乌俄两国关系研究
出版年: 2014-6
页数: 344
定价: 8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ISBN: 9787509757864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不忘过去 着眼未来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वैजयंती माला 2024-09-29 00:46:28 辽宁
不要过分苛责作者的正能量辩护。作者已经基本展现了历史,没有歪曲。主观上怎么宣传也无法取消客观规律,大饥荒就是短期内暴烈的资本原始积累。
1 有用 , 2019-10-09 22:24:57
不敢进行历史的合理推理,可能真的是,以论代史为多,用了自己的选择去裁剪史料,拼出一张自我想象的图画。
1 有用 独行客 2019-07-24 22:42:16
这破书还有水军呢
11 有用 喜上眉梢邪王子 2022-04-09 22:13:43
2022年4月的上海,抢菜之余,读读饥荒史,还是很有意思的。越来越觉得,当代的饥荒都是政治性的。本书没有什么新的、特别厉害的东西,观点和一般人直觉也差不多,但也挺好读。但是,阅读过程中,有一点特别不适,作者一直在强调三点:1、饥荒不是乌克兰一个地区的问题,是全苏联的都存在的;2、斯大林对底层情况不了解,不是有意为之,3、基于前两点,所以不存在故意的种族灭绝意图。作者本意是想说,既然没有故意,就要着... 2022年4月的上海,抢菜之余,读读饥荒史,还是很有意思的。越来越觉得,当代的饥荒都是政治性的。本书没有什么新的、特别厉害的东西,观点和一般人直觉也差不多,但也挺好读。但是,阅读过程中,有一点特别不适,作者一直在强调三点:1、饥荒不是乌克兰一个地区的问题,是全苏联的都存在的;2、斯大林对底层情况不了解,不是有意为之,3、基于前两点,所以不存在故意的种族灭绝意图。作者本意是想说,既然没有故意,就要着眼未来,两国和解。可是吧,这些点不恰恰证明了:1、苏联本身存在重大问题,和大毛捆绑,就会产生悲剧,2、一旦捆绑,只要出一个斯大林这样的人,悲剧就有可能重来。读下来,始终觉得作者没能抓到某些关键之处,而在表象上打转(当然也理解国情)。 (展开)
1 有用 仰望与思考 2022-03-31 11:25:41
苏联的“大饥荒”是客观存在的,人祸的因素——斯大林的农业政策要负主要责任的。但是,由于苏联解体,乌克兰政府在西方智库和舆论引导下为了反苏反俄,刻意将“大饥荒”政治化,从而把“大饥荒”描述成苏联(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种族灭绝”,这也是如今俄乌冲突的另一个矛盾爆发点。 对于本书,我没有打分并不能说这本书写的不好或者不行,相反,我觉得作者的研究成果倒是很诚恳,除了第三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刻意对苏联政府和执政... 苏联的“大饥荒”是客观存在的,人祸的因素——斯大林的农业政策要负主要责任的。但是,由于苏联解体,乌克兰政府在西方智库和舆论引导下为了反苏反俄,刻意将“大饥荒”政治化,从而把“大饥荒”描述成苏联(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种族灭绝”,这也是如今俄乌冲突的另一个矛盾爆发点。 对于本书,我没有打分并不能说这本书写的不好或者不行,相反,我觉得作者的研究成果倒是很诚恳,除了第三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刻意对苏联政府和执政党做了维护辩解(我可以理解),剩下的章节的结论确实都写的很好,当然,作者在最后认为俄乌两国应该“不忘过去 着眼未来”的“愿景”已经落空了,如今的俄乌两国根本不会“忘记历史 忘记过去”,然后“着眼未来”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