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本书有什么用?
这篇文字其实是产品《没有人会营销》的功能说明书。
先说对自己的功能。它类似于那种走一段路,为了纪念就做个撒尿记号的东西,官方说辞叫里程碑——记录的主要是2012年定居广州之前,我在北京做营销的工作经历和思考。
定居广州之后,我开始对自己的职业做了延伸,从原来的营销扩展到运营——移动互联网产品运营。两者看似相关,但有巨大差别,因此我脑袋里的东西跟以前纯做营销时有很大不同。
这本书在我眼里就是一款产品,我是最初的产品经理,用户就是读者包括你,产品研发、视觉设计、渠道分发和营销工作由出版社的各位老师跟我合作完成,至于产品体验效果如何,我们还处在收集用户意见阶段(目前有一些用户,认为封面的视觉设计比较难看,介个……我承认了,如果可能的话,再版时会重新做下UI,另外日后我会在推“没有人会”系列的其他出版物时格外重视这一点)。
再说对用户的功能吧。它能解决买它的用户的哪些需求和痛点,这是最根本的东西,至于“2014年最实用和实在的营销书;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人最值得收藏的经典读本之一”的提法,我看得很淡(扯淡),是配合渠道分发加上去的。
究竟能解决谁的什么问题呢?我说说我的看法:
好找工作:刚毕业想找工作的高校学生,好好看过这本书,应聘个相关工作应该不成问题,起码在跟面试官交谈的时候,心里还是有料可抖落的。另外,希望用户读过之后,可以对这个领域的思考达到思维的第二深度——较深思维,为以后发展做准备。
做好工作:做营销、公关、广告等相关工作的职场人士,好好看过这本书,可以对实际工作是有帮助,多掌握一种工作方法——点点分析法,不至于在做创意时笨笨卡卡或抓瞎。另外结合切身实际,从更高的理论层面想通自己究竟在忙活什么玩意,如何进一步提升。有人说实践很重要,所谓要接地气务实,有人说理论很重要,做工作没有思考高度和概括能力,没啥前途。其实,我们都知道这都重要。
观察移动互联的小窗:书里面专门有一章讲移动互联网历史、格局、移动营销、产品运营和移动生活,写得不深但类别比较多,相信看过会对当前行业和未来移动互联走向有更深的了解和启发。
为大佬注血(注意不是打鸡血):对营销大佬们的帮助是,注入新鲜血液,了解下啥叫实在、实际、实用、简单、直白、不玄虚,对以后写书和讲课都有警示作用。尤其是点点分析法,以实际理论诠释什么是大道至简、化繁为简,以大佬们的聪明,看过绝对可以触类旁通,完善自己的那套玄虚理论。
其他暂时没想到,你们帮帮我……
二、我为什么要写一本书?
我跟所有爱书的人一样,对书有异样的情感,应该算是恋物癖的一种吧。喜欢买新书,也爱好藏古书,但书房里却没有一本自己的书,觉得这就像整天谈论汽车的人却整天骑着破电动满世界转悠,比较难为情。
当作者写书是我一直以来的念想,大学时就认真想过这回事,一直都没能得偿所愿。
近两年,我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写字这个爱好的感情渐淡,以前是不写字难受,现在是写字难受,所以再不写,就永远也不会写,老了绝对是遗憾。
哥一直在江湖,江湖却一直没哥的传说,哥不忿了。
2014/9/14 23:00 广州个色书房
这本书有什么用以及我为什么要写一本书?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