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入门级读物。
2015/04/15 三星半,和林猛翻译的那本比起来深度差太远了,就是个普及性入门。
佳作佳译,但有两点遗憾:一是篇幅太短,有些东西不能深入,毕竟这不是一本纯粹的传记,而是评传,因此略显单薄;二是翻译者语言出身,文笔优美,可惜史学功底不够,有一些专业性的东西翻译不够准确,需要纠正。
把传记和著作结合起来,讲述最重要的人生活动,即著述,挺好的方式,而且可读性很强,对于托克维尔的理解作者是下了功夫,挺精彩的一本传记。
写得很浅显,但是也好读。
这本书只是一个总体的概述,而且对书的描述明显多于对人物本身。内容的量实在太少,不解渴,这书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篇博士论文。
简洁 清晰 充实
看起来有点像作者的读后感加一点背景资料
目前国内托克维尔普及版中,最好的一本。书中不仅有关于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1848年回忆录》等著作以及思想的精彩见解(我个人觉得论及托克维尔队民主制度的看法时最好)。亦不乏托克维尔的一些八卦趣事(详见我关于本书的摘抄)。
“法国人普遍相信教育的力量,这让他们极易受到心智理论化的哲人们的诱惑,于是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就可能'完全由文人塑造'。哲人们的纲领背后,是这样一个理念:教育本身就能救赎所有人——男人和女人——的灵魂。虽然他们不会用'救赎'或'灵魂'这样的字眼。(托克维尔在给一位美国牧师路易•德怀特的信中说:“法国有些人对指导他人有种盲目的热情。他们相信只要你教会一个人读写算,你就能让他成为一个好公民,甚至一个德行高尚之人。”)在我们这个时代,教育的救赎力量这种观念当然仍旧非常流行:充足的教育将会根除邪恶,激励美善,指明道路,这将令每个人和所有人的生活都更加美好。教育,教育,教育,然后自然就是甜蜜和光明。”
入门读物,简洁明了,思想性弱,可读性强,对托克维尔溢美之词过多……
这一部就更加像一部没什么亮点的大众读物了,但写道著作的时候还是很像是在概述。而且里面太多根本无人关心的作者自己的声音和想法了,有点烦人。传记给托克维尔立的人设是“预言家”。不过作者认识到托克维尔写《论美国的民主》(下)的时候的自传性,这个我做的报告的观点一致。
竟然和夏多布里昂是远亲
书写的相当一般,适合地铁上随便看看。作者对于托克维尔思想的思想显然不太了解,似乎仅仅根据N手文献写了些泛泛之谈。
非常简洁的传记。读到一半才发现和布罗根的那本搞混了。。。封面太相似了。
这个传记就像是报纸上的连载一样流畅,但是内容并不算很多,基本没有引用和脚注,很多细节没讲明白,用托克维尔的话来反讽地开个玩笑:“为什么民主国家喜欢读篇幅短小而流畅的作品”;当然最有趣的还是封面的宣传语“当代中国转弯指路明灯”
无趣。然而故事串的很好。
故事书
有一些内容是以前不知道的,但发现有些说法不准确,所以不知道是否靠得住。
很好玩且很好读的一本书,托克维尔还挺风流的,跟博蒙先生也gaygay的。里面的很多性格方面的描述虽然挺戏剧性的,也有些作者的主观成分,不过还是可以启发思考托克维尔著作中道德世界和政治世界的张力。
> 托克维尔传
1 有用 malingcat 2016-03-05 22:33:20
入门级读物。
1 有用 Biomass 2015-04-16 00:02:46
2015/04/15 三星半,和林猛翻译的那本比起来深度差太远了,就是个普及性入门。
0 有用 Edouard 2014-12-09 15:31:47
佳作佳译,但有两点遗憾:一是篇幅太短,有些东西不能深入,毕竟这不是一本纯粹的传记,而是评传,因此略显单薄;二是翻译者语言出身,文笔优美,可惜史学功底不够,有一些专业性的东西翻译不够准确,需要纠正。
0 有用 PutaoMiao 2015-10-20 08:32:55
把传记和著作结合起来,讲述最重要的人生活动,即著述,挺好的方式,而且可读性很强,对于托克维尔的理解作者是下了功夫,挺精彩的一本传记。
0 有用 旁观者 2018-04-11 15:43:14
写得很浅显,但是也好读。
0 有用 昕怡 2015-09-10 10:56:27
这本书只是一个总体的概述,而且对书的描述明显多于对人物本身。内容的量实在太少,不解渴,这书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篇博士论文。
0 有用 mùmò 2014-09-06 09:23:11
简洁 清晰 充实
0 有用 , 2022-11-26 11:20:15 江苏
看起来有点像作者的读后感加一点背景资料
0 有用 炎夏 2022-07-11 03:40:31
目前国内托克维尔普及版中,最好的一本。书中不仅有关于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1848年回忆录》等著作以及思想的精彩见解(我个人觉得论及托克维尔队民主制度的看法时最好)。亦不乏托克维尔的一些八卦趣事(详见我关于本书的摘抄)。
0 有用 Simpure 2019-05-15 09:14:44
“法国人普遍相信教育的力量,这让他们极易受到心智理论化的哲人们的诱惑,于是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就可能'完全由文人塑造'。哲人们的纲领背后,是这样一个理念:教育本身就能救赎所有人——男人和女人——的灵魂。虽然他们不会用'救赎'或'灵魂'这样的字眼。(托克维尔在给一位美国牧师路易•德怀特的信中说:“法国有些人对指导他人有种盲目的热情。他们相信只要你教会一个人读写算,你就能让他成为一个好公民,甚至一个德行高尚之人。”)在我们这个时代,教育的救赎力量这种观念当然仍旧非常流行:充足的教育将会根除邪恶,激励美善,指明道路,这将令每个人和所有人的生活都更加美好。教育,教育,教育,然后自然就是甜蜜和光明。”
0 有用 为自己留白 2017-04-20 20:43:39
入门读物,简洁明了,思想性弱,可读性强,对托克维尔溢美之词过多……
0 有用 查查 2019-11-18 16:50:28
这一部就更加像一部没什么亮点的大众读物了,但写道著作的时候还是很像是在概述。而且里面太多根本无人关心的作者自己的声音和想法了,有点烦人。传记给托克维尔立的人设是“预言家”。不过作者认识到托克维尔写《论美国的民主》(下)的时候的自传性,这个我做的报告的观点一致。
0 有用 木瓜 2018-02-10 00:29:35
竟然和夏多布里昂是远亲
0 有用 闻韶 2019-09-27 21:00:20
书写的相当一般,适合地铁上随便看看。作者对于托克维尔思想的思想显然不太了解,似乎仅仅根据N手文献写了些泛泛之谈。
0 有用 巴特 2020-04-30 10:17:19
非常简洁的传记。读到一半才发现和布罗根的那本搞混了。。。封面太相似了。
0 有用 我有一个小咪 2021-04-12 19:13:07
这个传记就像是报纸上的连载一样流畅,但是内容并不算很多,基本没有引用和脚注,很多细节没讲明白,用托克维尔的话来反讽地开个玩笑:“为什么民主国家喜欢读篇幅短小而流畅的作品”;当然最有趣的还是封面的宣传语“当代中国转弯指路明灯”
0 有用 鱼酱! 2025-02-21 21:32:58 北京
无趣。然而故事串的很好。
0 有用 小宫葵 2020-05-10 23:58:19
故事书
0 有用 暮色·朝阳 2015-04-27 17:23:24
有一些内容是以前不知道的,但发现有些说法不准确,所以不知道是否靠得住。
0 有用 Dave 2020-05-22 19:15:54
很好玩且很好读的一本书,托克维尔还挺风流的,跟博蒙先生也gaygay的。里面的很多性格方面的描述虽然挺戏剧性的,也有些作者的主观成分,不过还是可以启发思考托克维尔著作中道德世界和政治世界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