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明白为什么要讨论时间问题
33-36节 482-503 对此在的现象学解释是否把握了整体?如果说人的存在方式就是牵挂Sorge,那么这种把握就是不可能的,整体在根本上永远都不是已然既与的。因为人在牵挂中是向外存在、永远在中途。另一方面,人虽然在死亡中达到了事实的整体,但这一整体已经不再是人,因而人之整体是不可经验的。考察他人之死没用:死人只是躯体;无人能替代自己的死。出路在于,考察人之完成与器物之完成的区别。器物的完成本身是完整器物的一部分,而人之死不仅不是这样一部分,而且还总是悬临在未完的人身上,影响着人的存在。死亡虽不是人的存在的一部分,但却始终对人的一生有着构成性的影响。死亡是一种人总已经置身于其中的可能性。
快速翻看和定位(《存在与时间》的最后一版准备),回头详细读“准备性部分”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
再来一遍,再来亿遍。这次学习海大佬做概念疏证与界定的思路和手段。
回到实事本身既是对现象学所朝向的呈示性工作的要求,也是对其进行开掘和奠基的要求。这一研究领域首先是由意向性赢获的,作为体验本身的结构它首先展示出能思与所思固有的相互共属性,根据这一自身-指向结构“感知就其本身而言就是意向性”。进一步它展示出从空意指向充实的一个确定的阶梯系列(并指出其存在着的完全确定的有规则的关联性)充实的意思也就在于对存在者直观性内容(感知所给出的东西的呈示)当面直接地拥有,由此它既是呈示性也是自证性的。不论感性还是范畴直观都是由作为综合发生场所的感知所奠基的,即使范畴化形式也是在行为中依凭自身就可以见出的对象-意向性的根本枢机也就在于一种具体化-在这个意义上先天在自身之内就是直接可把捉的,这样一种直接观察的把捉和分辨也就是现象学的探索方式即“关于先天的意向性的分析性描述”
认认真真啃下来了,有很多没消化,但已经基本不妨碍我进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海氏的文字,有时会用晦涩的语句颠来倒去让我不明所以,有时也会清晰深刻地让我直拍大腿。基于现象学和存在论的学习,我有了更为丰富的世界,而丰富性,在当今这个“常人”理解如洪水般凶猛的社会中,又是多么的富有人性。
在存在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的门口晃了一圈,发现还是得回到哲学
对时间的现象学分析 只是翻看 希望下次可以仔细阅读
意向性一部有启发,别的暂且算了(或者直接去读存时。。)
翻译缝中哲有点搞
只读了准备性部分,作为我阅读SuZ的准备性工作。海德格尔自己对现象学的基本发现(意向性、范畴直观、先天的原初含义)与原则(朝向实事本身)的阐明。在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评中也简要介绍了逻辑研究和观念I的思路,有何不看的理由?
第二个版本
一些概念还没完全展开,从在场现象学做了一个承接。
第三真理作为现象学—解释学的根据,使问题从意向结构转入对存在以及发问者此在的追问,海胖子论胡老师,海胖子的现象学
1925年海德格尔的讲课稿,后半部分基本和《存在与时间》没区别,可能历史性的文献意义更大。前半部分特别特别好,尤其是讲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概念的地方,感性直观、范畴直观、观念直观、表达、真理的“呈示”等等,非常耐心地把现象学最为核心的地方讲清楚了!从无到有,以及关于开端之“神秘”的差异,这些议题都可以从这里得到启发。
生存论的现象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胡塞尔式的意识现象学的发展,但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替代式的线性发展关系,更像是生存论的分析找到了一个角度,从主体的活动出发来描述其诸成就的先验条件,但原本需要意识分析的地方并没有被取代掉,尽管有时会显得有些困难。第八节中,有关什么是现象学,海德格尔作了个在我看来很有胆气却又颇带自嘲的比喻:被物理学视为被克服了的作为前阶段的占星术。也即现象学在他看来是前科学的,且“现象学是被排除在真正的法庭审判之外的。它也没有一种获准进入这个审判的期望。”一种浸透了客观主义的理解显然会将现象学视为该被克服的占星术。不过即便正确地理解此处的比喻,“前科学的”这个定语未必能免除这样一种误会:承认现象学的“科学性”,但既然是前科学的,那么它的奠基作用发挥完毕后,还是该进入到客观科学的阶段。
哲导助教推荐,于大一暑假读完,早已忘净。
【前两章】从意向性的根本枢机开始全程高能,范畴直观最难最长,由此引出先天之含义——现象学的三大发现。“朝向实事本身”的呈示性工作恰恰需要严密的准备才能完成。多次怼李凯尔特其实浓缩在现象与显象的差异中。现象学在源本上只意味着一种与对象的际会方式。存在论差异已有所体现。
存在与时间的前奏和注脚
> 时间概念史导论
1 有用 天龙八部小能手 2025-03-07 15:13:50 北京
我明白为什么要讨论时间问题
2 有用 淇刻 2024-07-08 01:05:20 辽宁
33-36节 482-503 对此在的现象学解释是否把握了整体?如果说人的存在方式就是牵挂Sorge,那么这种把握就是不可能的,整体在根本上永远都不是已然既与的。因为人在牵挂中是向外存在、永远在中途。另一方面,人虽然在死亡中达到了事实的整体,但这一整体已经不再是人,因而人之整体是不可经验的。考察他人之死没用:死人只是躯体;无人能替代自己的死。出路在于,考察人之完成与器物之完成的区别。器物的完成本身是完整器物的一部分,而人之死不仅不是这样一部分,而且还总是悬临在未完的人身上,影响着人的存在。死亡虽不是人的存在的一部分,但却始终对人的一生有着构成性的影响。死亡是一种人总已经置身于其中的可能性。
1 有用 地上丝绒 2024-09-17 16:03:43 浙江
快速翻看和定位(《存在与时间》的最后一版准备),回头详细读“准备性部分”
1 有用 蓝道_RANDALL 2021-11-07 21:38:34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
0 有用 Augenblick_ 2024-03-12 23:42:56 北京
再来一遍,再来亿遍。这次学习海大佬做概念疏证与界定的思路和手段。
0 有用 aschenglorie 2024-08-02 23:23:24 天津
回到实事本身既是对现象学所朝向的呈示性工作的要求,也是对其进行开掘和奠基的要求。这一研究领域首先是由意向性赢获的,作为体验本身的结构它首先展示出能思与所思固有的相互共属性,根据这一自身-指向结构“感知就其本身而言就是意向性”。进一步它展示出从空意指向充实的一个确定的阶梯系列(并指出其存在着的完全确定的有规则的关联性)充实的意思也就在于对存在者直观性内容(感知所给出的东西的呈示)当面直接地拥有,由此它既是呈示性也是自证性的。不论感性还是范畴直观都是由作为综合发生场所的感知所奠基的,即使范畴化形式也是在行为中依凭自身就可以见出的对象-意向性的根本枢机也就在于一种具体化-在这个意义上先天在自身之内就是直接可把捉的,这样一种直接观察的把捉和分辨也就是现象学的探索方式即“关于先天的意向性的分析性描述”
0 有用 juvenxu 2024-08-19 00:40:14 上海
认认真真啃下来了,有很多没消化,但已经基本不妨碍我进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海氏的文字,有时会用晦涩的语句颠来倒去让我不明所以,有时也会清晰深刻地让我直拍大腿。基于现象学和存在论的学习,我有了更为丰富的世界,而丰富性,在当今这个“常人”理解如洪水般凶猛的社会中,又是多么的富有人性。
0 有用 Mr.W 2024-04-19 20:51:54 江苏
在存在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的门口晃了一圈,发现还是得回到哲学
0 有用 我有一个小咪 2023-08-10 16:46:48 上海
对时间的现象学分析 只是翻看 希望下次可以仔细阅读
1 有用 卜丄 2023-04-08 09:14:47 湖南
意向性一部有启发,别的暂且算了(或者直接去读存时。。)
2 有用 蕾奥娜拉 2023-03-19 17:44:00 湖北
翻译缝中哲有点搞
0 有用 暗黑马希洛 2025-05-01 00:16:45 河南
只读了准备性部分,作为我阅读SuZ的准备性工作。海德格尔自己对现象学的基本发现(意向性、范畴直观、先天的原初含义)与原则(朝向实事本身)的阐明。在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评中也简要介绍了逻辑研究和观念I的思路,有何不看的理由?
2 有用 乐事输人 2018-04-24 06:36:44
第二个版本
3 有用 牛奶可乐滴眼液 2019-07-22 08:26:02
一些概念还没完全展开,从在场现象学做了一个承接。
2 有用 塞斯的弟子 2021-05-19 18:02:15
第三真理作为现象学—解释学的根据,使问题从意向结构转入对存在以及发问者此在的追问,海胖子论胡老师,海胖子的现象学
0 有用 罗上之 2024-06-06 23:54:09 江苏
1925年海德格尔的讲课稿,后半部分基本和《存在与时间》没区别,可能历史性的文献意义更大。前半部分特别特别好,尤其是讲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概念的地方,感性直观、范畴直观、观念直观、表达、真理的“呈示”等等,非常耐心地把现象学最为核心的地方讲清楚了!从无到有,以及关于开端之“神秘”的差异,这些议题都可以从这里得到启发。
2 有用 LoveYumi 2023-05-17 14:48:21 上海
生存论的现象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胡塞尔式的意识现象学的发展,但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替代式的线性发展关系,更像是生存论的分析找到了一个角度,从主体的活动出发来描述其诸成就的先验条件,但原本需要意识分析的地方并没有被取代掉,尽管有时会显得有些困难。第八节中,有关什么是现象学,海德格尔作了个在我看来很有胆气却又颇带自嘲的比喻:被物理学视为被克服了的作为前阶段的占星术。也即现象学在他看来是前科学的,且“现象学是被排除在真正的法庭审判之外的。它也没有一种获准进入这个审判的期望。”一种浸透了客观主义的理解显然会将现象学视为该被克服的占星术。不过即便正确地理解此处的比喻,“前科学的”这个定语未必能免除这样一种误会:承认现象学的“科学性”,但既然是前科学的,那么它的奠基作用发挥完毕后,还是该进入到客观科学的阶段。
0 有用 chair 2024-12-24 12:01:10 北京
哲导助教推荐,于大一暑假读完,早已忘净。
0 有用 whysterian 2025-04-04 22:12:24 浙江
【前两章】从意向性的根本枢机开始全程高能,范畴直观最难最长,由此引出先天之含义——现象学的三大发现。“朝向实事本身”的呈示性工作恰恰需要严密的准备才能完成。多次怼李凯尔特其实浓缩在现象与显象的差异中。现象学在源本上只意味着一种与对象的际会方式。存在论差异已有所体现。
0 有用 ccsy 2024-05-07 13:37:11 北京
存在与时间的前奏和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