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幻想着粉碎现有的一切:苏珊•桑塔格访谈录 短评

热门 最新
  • 15 Peter Cat 2014-11-29 08:09:16

    打三星当然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因为一个蹩脚出版社出于页码要求,而插入一些毫无意义且像素极低的图。桑塔格是我趣味的指引者,阅读的老师。

  • 12 陆钓雪de飘飘 2017-09-24 03:26:59

    你说我们现在和曾经有过的一切都归功于文学。如果书籍消失了,历史就会化为乌有,人类也就会灭亡。我确信你是正确的。书籍不仅仅是我们梦想和记忆的独断总结,它们也给我们提供了自我超越的模型。——苏珊·桑塔格《给博尔赫斯的一封信》(1966)

  • 12 恶鸟 2014-09-18 09:24:41

    桑塔格的小说真心看不下去,还是访谈和评论好

  • 12 小城鱼太郎 2015-03-26 20:02:27

    明净,简朴,有力。和她的人一样,如洗得泛白的牛仔布。“我不会去建立,也不会去废除一种女性文化、女性情感或女性特征的准则。我认为男性变得更阴柔、女性变得更阳刚都没有关系。在我看来,那样的世界会更迷人。”

  • 6 搓格子 2014-10-28 20:33:15

    下班回家花2小时阅读完毕,爽昏了。其中关于碎片、爱情、地理的部分以及整个第一章都极有意思,爱死桑塔格!!!!

  • 3 ゛ Poetry゜ 2016-09-06 23:24:28

    知道Sontag还是从李洋《迷影文化史》一书的前言里。痴迷于古典诗歌和哲学,爱摇滚乐,这样的女人太迷人了。有关疾病、摄影、离群、爱与性等等,都透露着丰富的知识储备。知识分子都有共通的张力性,原本晦涩的概念术语通过她的阐释也变得日常化。

  • 2 微笑迦朵 2015-12-03 18:44:13

    2015年已读095。随笔、日记、访谈,比她的小说好。

  • 1 睡睡睡 2015-03-29 23:34:53

    桑塔格总能用一些有意思概念(比如碎片、边缘人、中间等)来表达出那些难以言说的思考,这是妙之所在,也是她的风格吧。读完只能对桑塔格的性格和思想有一些皮毛的认知,但已能感受到她的丰富,还是得去读读她的作品

  • 1 dan 2014-08-31 14:55:55

    大快人心。

  • 1 fivestone 2014-11-12 15:14:11

    1979年《滚石》和Sontag访谈的未发表全文

  • 1 joesy 2015-03-06 10:14:32

    内容太好了,尤其是关于边缘人、碎片、摄影的侵略性、对「中间」的诠释、纽约与加州的比较等等 各种灵光迸发。「过去发生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一些人选择成为边缘人而另一些人并不在意。」最难得的是桑塔格本人的性格展现。佩服桑塔格也佩服科特。

  • 0 小波福娃 2017-05-27 22:29:01

    一本还比较好看的通勤读物

  • 1 布鲁斯袜 2017-01-19 21:53:34

    自由、自治、勇气、胆量、清醒和自足。她就是这样的人啊

  • 0 Biomass 2017-06-05 03:58:31

    虽然是傻左但是苏珊桑塔格在很多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洞见和感觉。比如她说西方文化再有缺陷也是我们的文化,女性/少数族裔不应该去寻求建立一种隔离了的标签化的文化。这只能归功于她尽力而为的知识诚实。(剩下的缺陷就是纯粹智力的极限和经验的偶然所决定的限度了)

  • 1 又及 2014-08-13 22:37:48

    140813.桑塔格不可能不好,但是,用几个小时读完后,觉得似乎没留下什么东西,阅读过程中基本没有停留,太顺畅了,不像读《柏林谈话录》,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比较了解桑塔格的观点,所以没有冲击力。不过这种感觉也不错,好像听一个熟人讲一件旧事。

  • 0 饼干 2015-09-30 11:19:11

    书很好,只是短些

  • 1 小伙锅 2017-06-14 12:39:26

    一贯地富于表达 但更加自由 日常 情绪化 桑塔格给人的东西往往是感受力大于经验大于智识 然而这足够动容读者了

  • 1 成知默 2019-10-21 16:20:32

    2019128:桑塔格说:“我幻想着粉碎现有的一切”,这种粉碎一切的姿态正是她一生的写照,体现在她始终的言行中。作为一个好战的唯美主义者,在关于摄影、风格、写作与阅读、爱与性的主题谈话中,桑塔格即彰显了她破旧立新的风格,在与世界和自我对抗的同时,不断保持着自我更新,以永不枯竭的热情、永远葆有的好奇心,捍卫智识与审美。然而正如《纽约时报书评》前主编查尔斯•麦克格拉斯悼念桑塔格所说:“在那个令人生畏、固执己见和广纳博采的面具背后,是另一个桑塔格,更温和、更脆弱”,得知自己患癌后的动物性恐慌与需要相当超脱才能忽略自己可能要死的事实, 让我们看到了和普通人一样软弱的桑塔格,但也由此哺育了《疾病的隐喻》,依旧是那个可以从一切衰败中看到积极意义的桑塔格。最喜欢她谈阅读,“它们是使人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 0 人类学科研究员 2015-04-30 16:36:07

    认识10天就结了婚,然后问前夫把小孩要回来养,酷。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