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海伯利安》于1989年首次出版,横扫全球所有重量级奖项——雨果奖、轨迹奖、西班牙科幻小说首奖、日本星云奖、日本雨果奖、法国宇宙奖,并入围亚瑟•克拉克奖、英伦科幻奖、科幻纪事奖,被轨迹杂志票选为1990年前史上十大科幻小说,1997年和2006年两次入选“最推荐100部科幻奇幻作品榜”。
28世纪,地球已被黑洞吞噬,人类在银河系中建立了霸主政权,但一颗偏远星球上的某个传说,却将带给人类灭顶之灾。在这颗被称作海伯利安的星球上,据说潜伏着一种名为伯劳的嗜血怪物,朝圣者们可以组队去向它许愿,一人能够梦想成真,而余下诸人都将失去性命。在人类末日前夜,最后一支由7人组成的朝圣队伍出发了,他们每个人都有极度渴望之事,也有着隐藏心底的秘密,而其中一人正掌握着全人类的命运。
作者简介 · · · · · ·
丹·西蒙斯(1948~),被美国读者公认为“美国最会讲故事的人”。出道近三十年来,他写遍奇幻、科幻、恐怖、推理、惊悚、历史等几乎所有小说类型,只要他出手,必叫好又叫座,捧回无数大奖,是名副其实的“跨界之王”。
他的长篇处女作《迦梨之歌》一举拿下了奇幻小说的最高奖项世界奇幻文学奖;
第一次涉猎恐怖题材的《腐朽的慰藉》就将恐怖小说界重量级的三大奖项布兰姆·史托克奖、英伦奇幻奖和轨迹奖包揽囊中;
第一部长篇科幻史诗《海伯利安》更是获得了全球科幻小说至高荣誉雨果奖,以及轨迹奖、日本星云奖、法国宇宙奖,入围阿瑟克拉克奖、英国科幻奖等国际重量级科幻奖项,被誉为“二十世纪科幻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里程碑”。
目录 · · · · · ·
第二章 士兵的故事:战场恋人
第三章 诗人的故事:海伯利安诗篇
第四章 学者的故事:忘川之水何其苦
第五章 侦探的故事:漫长的告别
第六章 领事的故事:忆希莉
· · · · · · (更多)
第二章 士兵的故事:战场恋人
第三章 诗人的故事:海伯利安诗篇
第四章 学者的故事:忘川之水何其苦
第五章 侦探的故事:漫长的告别
第六章 领事的故事:忆希莉
第七章 尾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海伯利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海伯利安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海伯利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7 条 )





-
全息影像闪着光,又变换了。这次是个十六岁的女孩,红光满面。她的长发如瀑布一般披洒在赤裸的肩膀和白色睡衣上。她情绪激动地说着话,泪水涟涟。“船员梅闰·阿斯比克,我为你的朋友感到难过——我真的感到难过——但是你连句再见都没说就离开了。我本来计划好了你要怎样帮助我们……你和我的计划……但是你连句再见都没说。我才不在乎你身上发生了什么。真希望你快些回到那臭气熏天、人满为患的霸主蜂窝,烂成一摊泥,这些都... (2回应)
2020-08-14 04:46 5人喜欢
全息影像闪着光,又变换了。这次是个十六岁的女孩,红光满面。她的长发如瀑布一般披洒在赤裸的肩膀和白色睡衣上。她情绪激动地说着话,泪水涟涟。“船员梅闰·阿斯比克,我为你的朋友感到难过——我真的感到难过——但是你连句再见都没说就离开了。我本来计划好了你要怎样帮助我们……你和我的计划……但是你连句再见都没说。我才不在乎你身上发生了什么。真希望你快些回到那臭气熏天、人满为患的霸主蜂窝,烂成一摊泥,这些都与我无关。事实上,梅闰·阿斯比克,我根本都不想再见你了,哪怕他们出钱求我。再见。” 在投影淡出之前她就转过了身去。现在坟墓光线暗淡,但是声音还持续了片刻。传来一阵小声的轻笑和希莉的声音——我听不出那是多少岁的——最后的一句话。“再见,梅闰,永别。”
2回应 2020-08-14 04:46 -
Ecthelion (A story, a vision, a hope)
我真的没有吹毛求疵,只是去查了查读起来明显不对劲的地方。 我旋过身,瞄准,开火,这些动作瞬间完成,射出一枪后,我听见弹药已经用完。但第二艘掠行艇已经发射出了火箭弹,虽然甫一射出,它就化成了一千片急速飞动、毫无关联的金属和粉身碎骨的血肉。 I swiveled, targeted, and fired in one moment, hearing the gun go empty after one burst and seeing the second skimmer get off its missiles in the instant before ... (3回应)2015-01-26 15:07 5人喜欢
我真的没有吹毛求疵,只是去查了查读起来明显不对劲的地方。
我旋过身,瞄准,开火,这些动作瞬间完成,射出一枪后,我听见弹药已经用完。但第二艘掠行艇已经发射出了火箭弹,虽然甫一射出,它就化成了一千片急速飞动、毫无关联的金属和粉身碎骨的血肉。 引自 全书 I swiveled, targeted, and fired in one moment, hearing the gun go empty after one burst and seeing the second skimmer get off its missiles in the instant before it became a thousand pieces of hurtling, unrelated metal and torn flesh. 英文原文根本不必读第二遍,就绝对不会以为化成一千片的是火箭弹。顺手改一下:“我旋身、瞄准、开火,一气呵成,我听见一枪射出后,枪膛已空,我看见第二艘掠行艇爆成上千片四散疾飞的金属和模糊血肉,然而它此前已抢先一步发射了火箭弹。”
但是判决之日来临时,当你们明白了背叛像名声一样蔓延过整个环网,把整个世界带向毁灭时,我请求你们不要想起我,我的名字甚至不如你们长眠的诗人之魂所说的,声名水上书。请想想…… 引自 全书 什么叫“背叛像名声一样”?译者和编辑读到这里,都不觉得奇怪吗?于是我去查了原书,发现是这样的: But when the time comes to judge, to understand a betrayal which will spread like *flame* across the Web, which will end worlds, l ask you not to think of me - my name was not even writ on water as your lost poet's soul said - but to think of Old Earth dying for no reason, to think of the dolphins, their gray flesh drying and rotting in the sun, to see - as I have seen - the motile isles with no place to wander, their feeding grounds destroyed, the Equatorial Shallows scabbed with drilling platforms, the islands themselves burdened with shouting, trammeling tourists smelling of UV lotion and cannabis. 我倒是有个OCR出来的盗版电子版,里面把flame搞成了fame,望天。至于这段的翻译,我能说很不确切吗?人家说的明明是: “但是,等评判的时刻来到,要想理解这场像火一样蔓延至整个环网,将会毁灭诸多世界的背叛,我请求你们不要考虑我——我的声名甚至不像你们那位长眠的诗人之魂所言那样书于水上——而要考虑旧地……” 说真的,译文里这种稍微一想就如鲠在喉的地方太多了。
3回应 2015-01-26 15:07
-
”怀念鲨鱼/怀念鲨鱼/怀念鲨鱼/怀念鲨鱼/鲨鱼/鲨鱼/鲨鱼。“ ”我们所知的这个世界正在走向灭亡,朋友们,不管我们会发生什么事。至于我,我对伯劳没有任何要求。对于它或者这个宇宙,我并没有任何临终遗言。我回来只是因为我必须这么做,因为这是我的命运。我还是个孩子时,就曾独自回答希利的坟墓,打那时起,我就直达我必须这么做。我知道我必须付出怎样的代价,不管是我个人的人生,还是整个历史。 当时判决之日来临时,当...
2015-02-15 17:04
”怀念鲨鱼/怀念鲨鱼/怀念鲨鱼/怀念鲨鱼/鲨鱼/鲨鱼/鲨鱼。“ ”我们所知的这个世界正在走向灭亡,朋友们,不管我们会发生什么事。至于我,我对伯劳没有任何要求。对于它或者这个宇宙,我并没有任何临终遗言。我回来只是因为我必须这么做,因为这是我的命运。我还是个孩子时,就曾独自回答希利的坟墓,打那时起,我就直达我必须这么做。我知道我必须付出怎样的代价,不管是我个人的人生,还是整个历史。 当时判决之日来临时,当你们明白了背叛想名声一样蔓延过整个环网,把整个实际带向毁灭时,我请求你们不要想起我,我的名字甚至不如你们长眠的诗人之魂所说的,声名水上书。情想想旧地莫名的衰亡,想想那些海豚,他们苍灰的血肉在阳光下干裂腐殖,如我从前那样看看那些无处流浪的移动小岛,它们被毁灭的捕猎地,赤道浅海鳞次栉比的淌水站台,海域那些岛屿上满载的狂呼雀跃的游客,身上满是紫外线洗剂和大麻烟的味道。 当然更好的是,这种事半点都别去想,像我扔掉开关以后,就这么站着,虽然身为凶手,身为叛徒,当时依然骄傲,双足坚定地屹立在海伯利安游移的沙粒之中,头高昂,拳头挥向天空,大喊道:你们两家都倒八辈子霉去吧!“ 第一段是梅闰和海豚的对话,当翻译器中出来这段话,简直有点泪奔的感觉。 《海伯利安》的故事已经看完。他人的评论里总会提及太空歌剧这样的词,而说到这个词第一个想到的是吕克贝松的科幻片《第五元素》。史诗级,因为对国外的诗歌及宗教了解十分匮乏,因此读来并不十分投入与轻松,印象最深刻的,因为神父的故事是第一个看,有新鲜感,而且作者也写恐怖小说,因此看来,也确实有恐怖的感觉,学者的故事让人联想到《返老还童》这部电影。运距传送门,逆熵场,十分惊奇的idea。。最后领事的故事讲述到人性,人类天生的嗜战,给这个原本就是悲剧的故事更是添加了一层伤感的色彩。我喜欢第二段领事的那段话,突然意识到《守望者》中罗夏也曾经用这样的语气说过类似的话,也意识到这是我喜欢这段话的原因之一。悲剧人物的悲天悯人浪漫性,总是非常能击中我的内心。
回应 2015-02-15 17:04 -
-
季杪 (诗酒趁年华)
过去一周的恐怖已经大大缓解。我发现,就连恐惧也会一天天地走下坡路,慢慢衰败,最后变成极为平常之事。 对任何神灵或观念或普遍准则的忠诚,若是要求“顺从高于一切”,甚至高于善待无辜之人这样起码的品德了,它就是邪恶的。 我发现,找到正确的词语,相比接受几乎正确的词语,两者间的区别,就好比一个是被闪电击中,一个单单是观看闪电表演。 法律有一个坏习惯——当普通人的利益与极权政府的利益相冲突时,法律就会被忽视...2017-12-31 18:26 1人喜欢
过去一周的恐怖已经大大缓解。我发现,就连恐惧也会一天天地走下坡路,慢慢衰败,最后变成极为平常之事。 对任何神灵或观念或普遍准则的忠诚,若是要求“顺从高于一切”,甚至高于善待无辜之人这样起码的品德了,它就是邪恶的。 我发现,找到正确的词语,相比接受几乎正确的词语,两者间的区别,就好比一个是被闪电击中,一个单单是观看闪电表演。 法律有一个坏习惯——当普通人的利益与极权政府的利益相冲突时,法律就会被忽视,被废黜。 “瞧,”泰伦娜说,“二十世纪的旧地上,某个快餐食物链用死牛肉,油炸一下,加上些致癌物质,包在石油基塑料里,那卖掉了九千亿呢。去想想吧。这就是人类。” 当鸟儿的厉叫划破夜空,我们负疚地望向星辰,希莉说道:“‘那刺进你惊恐的耳膜中的,不是云雀,是夜莺的声音。’”“啥?”我问。希莉当时快要满十六岁,我十九。但是希莉知道星空下书中所讲的慢步和戏剧的韵律,而我只知道星星。 济慈写道: “有没有高级生命以优美为乐?就像我喜欢看见白鼬的警觉和小鹿的不安,尽管我的这些想法中充满了直觉。虽然街上的口角让我憎恶,但是其中显现出来的劲头是优美的。在高级生命看来,我们的推理或许带着同样的色彩——虽然错误百出,但是它们是优美的——这就是诗所包含的特别的东西。” 我的熟人里有作家,但是,就跟古往今来的同行一样,我们往往是互相猜疑,互相谩骂,背地里怨恨别人的成功,给他们的作品找碴儿。我们每个人打心眼里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词语艺术家,仅仅是凑巧写了些商业作品罢了;而其他人都是雇佣文人。 萨莱对瑞秋童年的每一个阶段都非常珍惜,享受着万物一天天正常的演化;一种她平静接受的常态,她把它看作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她总是觉得人类经历的精髓不只是在于那些巅峰时刻,譬如婚礼的日子或者成功的到来,它们在记忆中耀眼突出,像是老日历中用红笔圈出的日子;相反,那精髓更在于不经意间走过的平凡琐事——周末下午,家中的每个成员都专注于自己追求的东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中偶然相遇、联络,简短的对话也不会在记忆中长时间存留,但是这样的时间累加起来的增效作用却是极为重要和永恒的。 有一位哲学家、数学家栖于一身的人,名叫伯特兰・罗素,这家伙跟加斯出生在同一个世纪,也死在同一世纪,他曾经写过一段话:“语言不仅仅用来表达思想,而且可以创造思想,没有它,就不会存在这些思想。”这就是人类创造性天赋的精髓:不是文明的大厦,也不是什么可以用来毁灭文明的重击闪光武器,而是词语,它们就像精子攻击卵子一样让新观念蓬勃发展。有人可能会说,词语和想法这对孪生婴儿,是人类能够、将要、或者应该为纠结不清的宇宙作出的唯一贡献。(是的,我们的DNA是独一无二的,但蝾螈的也是。是的,我们建造了人工制品,但是海狸和蚂蚁建筑师也同样如此啊,此时此刻,我能看见它们在码头前端建造的锯齿城堡。是的,我们通过数学的梦想编织出了真正的事物,但是宇宙本就是由算法连起来的。划一个圆,圆周率就蹦出来了。进入新的太阳系,第谷・布拉赫的公式就在时空的黑丝绒斗篷下等着呢。但是,宇宙把词语藏在了哪里呢?在它那生物学、几何学或者没有感知的石头之下吗?)甚至我们已经发现的智慧生命种族,木星II的肥佬、迷宫建造者、希伯伦的赛内赛移情精、嘟噜哩的黏人、光阴冢的建筑师以及伯劳,他们留给我们的是神秘,是晦涩的制造物,但是没有语言。没有词语。 引自 1 回应 2017-12-31 18:26
-
“我们这些人代表一个个时间孤岛,同时也代表彼此分隔的观点海洋。或者,说得更通俗一点,就好比我们每一个人都拿着一整块拼图的一小块,自从人类第一次登陆海伯利安以来,没有人知道这拼图的全貌,”温特伯挠挠鼻子,“这是一个谜题。” 在那一刻,我方才确信无疑:如果能够确认魔鬼是存在的,或者召唤出撒旦,那么,就可以以某种方式证实他们神秘的对立面——亚伯拉罕的上帝——也真实存在。 毫无疑问,我在停滞不前的人类社...
2021-02-27 13:28
“我们这些人代表一个个时间孤岛,同时也代表彼此分隔的观点海洋。或者,说得更通俗一点,就好比我们每一个人都拿着一整块拼图的一小块,自从人类第一次登陆海伯利安以来,没有人知道这拼图的全貌,”温特伯挠挠鼻子,“这是一个谜题。” 引自 第一章 牧师的故事:为上帝痛苦的人 在那一刻,我方才确信无疑:如果能够确认魔鬼是存在的,或者召唤出撒旦,那么,就可以以某种方式证实他们神秘的对立面——亚伯拉罕的上帝——也真实存在。 引自 第一章 牧师的故事:为上帝痛苦的人 毫无疑问,我在停滞不前的人类社会中,发现了终极事实。毕库拉实现了人类的梦想:永生。但也为此付出了他们的人性和不朽的灵魂。 引自 第一章 牧师的故事:为上帝痛苦的人 我现在懂得了信仰需要的是纯洁、盲从以及公然违抗理性。 引自 第一章 牧师的故事:为上帝痛苦的人 一切都托付给运气,让他度过一天。一切都托付给西塞罗酒吧的酒,让他度过晚上。一切都托付给他无足轻重的职位,让他度过一生。 引自 第二章 士兵的故事:战场恋人 诗人的生命不仅仅在于措辞有限的语言之舞,更是在于感知和记忆近乎无限的组合,同时兼具着所感所忆的灵敏。 引自 第三章 诗人的故事:海伯利安诗篇 词语让我们的思想转向自我错觉的无限小径,事实上,我们大多数的思想生活都住在由词语建成的头脑大厦中,也就是说,我们缺乏必要的客观,无法发现语言对现实的可怕扭曲。举个例子:“信”,这是中国的象形字,字面上看,是一个人站在他的言语旁边。到现在为止,这字还是这个意思。但是近英语中,“integrity”代表着什么意义呢?或者“motherland”?或者“progress”?或者“democracy”?或者“beauty”?但正是在我们的自欺欺人之下,我们成了上帝。 引自 第三章 诗人的故事:海伯利安诗篇 语言不仅仅用来表达思想,而且可以创造思想,没有它,就不会存在这些思想。”这就是人类创造性天赋的精髓:不是文明的大厦,也不是什么可以用来毁灭文明的重击闪光武器,而是词语,它们就像精子攻击卵子一样让新观念蓬勃发展。 引自 第三章 诗人的故事:海伯利安诗篇 最后我意识到,定期接入全局仅仅意味着:要么是不出家门半步,要么是成为行尸走肉,于是我放弃了对政治的魂不守舍。公众对一个经常忙于接入植入物的人会有一种怜悯。我无须海伦娜的嘲笑就意识到,如果我把自己关在家门里,我会变成全局的寄生虫,沦为环网中数百万懒汉之一。 引自 第三章 诗人的故事:海伯利安诗篇 十个标准月后,我大功告成,我终于明白了一句古老格言,大意是:书或诗永远无法完成,只有抛弃。[93] 脚注[93]:语出保尔・瓦雷里( Paul Valery,1871-1945),法国象征派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他的诗耽于哲理,倾向于内心真实,追求形式的完美。这句话他的原话是:诗永远无法完成,只有抛弃。 引自 第三章 诗人的故事:海伯利安诗篇 这次写成了通俗易懂的文章,句子长度和章节内容经过仔细推敲,那是经由六百三十八个普通硬传读者组成的测试组,以他们在基础的神经-生物监督下的反应为准绳进行修订的。这本书写成了小说形式,非常短,不会让食物市场售货台前的潜在购买者望而却步, 引自 第三章 诗人的故事:海伯利安诗篇 二十世纪的旧地上,某个快餐食物链用死牛肉,油炸一下,加上些致癌物质,包在石油基塑料里,那卖掉了九千亿呢。去想想吧。这就是人类。” 引自 第三章 诗人的故事:海伯利安诗篇 但是对我们这些以词语为生的人来说,我们的缪斯是真实的,她是我们的一切,就像语言的黏土,我们靠它们来进行雕刻。 引自 第三章 诗人的故事:海伯利安诗篇 对任何神灵或观念或普遍准则的忠诚,若是要求“顺从高于一切”,甚至高于善待无辜之人这样起码的品德了,它就是邪恶的。 引自 第四章 学者的故事:忘川之水何其苦 ……进入什么?焰火的冻结喷泉,数据的透明山脉,存储工具的无穷冰河,如裂纹般四散开来的存取神经中枢,半知半觉的内部处理泡沫形成的铁色云块,原始材料的炽热金字塔,所有这些东西,由黑冰之湖和黑脉冲砂纸大军防卫着。 引自 第五章 侦探的故事:漫长的告别 它们很快知道,所谓的光阴冢,是至少一万年后的银河未来所投下的人造之物,从那时开始,逆时间进发。然而,更让内核不安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它们的预言公式无法分解海伯利安这个变数。 引自 第五章 侦探的故事:漫长的告别 完全可以说,我相信驱逐者已经完成了环网人类在过去的几千年中都没有完成的事情:进化。当我们还住在自己的衍生文化——旧地生活苍白的浮影之中时,驱逐者已经开发了文化的新维度,包括美学、伦理学、生物化学、艺术和其他必须改变、进化的东西,人类灵魂也终于得以充分反映。 引自 第六章 领事的故事:忆希莉 回应 2021-02-27 13:28 -
一群身份各异的人,神父,将军,侦探,学者,细作聚集在一起,为了不同的目的前往海伯利安朝圣。 世界观和故事线重叠起来,让人浮想联翩。神父的故事摆在最前,带了些悲壮的色彩。被绑在悬崖上的杜雷神父,日日忍受着折磨,宛如被鹰啄食着肝脏的普罗米修斯,带上了神话一样的色彩。被爱人背叛的将军,只会说六个字的诗人,倒着生长的天才少女,为之踏上征程的学者父亲,和人相爱的赛博人。 非常精彩,语言驾驭能力很好,每个设...
2021-01-31 15:36
一群身份各异的人,神父,将军,侦探,学者,细作聚集在一起,为了不同的目的前往海伯利安朝圣。
世界观和故事线重叠起来,让人浮想联翩。神父的故事摆在最前,带了些悲壮的色彩。被绑在悬崖上的杜雷神父,日日忍受着折磨,宛如被鹰啄食着肝脏的普罗米修斯,带上了神话一样的色彩。被爱人背叛的将军,只会说六个字的诗人,倒着生长的天才少女,为之踏上征程的学者父亲,和人相爱的赛博人。
非常精彩,语言驾驭能力很好,每个设定都值得深思。我尤其喜欢赛博人约翰济慈和侦探的那一段。他到底是千年前的济慈呢,还是赛博人独立生出的人格呢?这点很值得细挖。但是作品涉及不多。
同时,本书似乎毫不顾忌语言以及背景设定的模糊对读者带来的阅读障碍,仿佛假定读者已经非常熟悉这个世界了,根本没有揭露这个世界的运转模式以及科学发展到了哪一步,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多次都想弃之不看,最后忽略大段大段的华章辞藻和不熟悉的名词,只读情节才得以继续,不过也可能忽略了很多细节。这是一点遗憾。
第二,伯劳鸟,十字形,光阴冢,驱魔人等等名词设定,带上了浓重的迷信色彩。如果说,作为一部科幻作品,科的程度不够,幻的比例却大分超标,再加上前文中语言隐晦,世界观不清晰。 因此,有这两点原因,我不认为这本书可以超过《三体》。在我看来,科幻应当承担一部分文艺功能,那就是:探讨现下的社会,预测将来的发展。不过,果然不能对科幻作品提出科普要求。
回应 2021-01-31 15:36 -
“想到此,一切仇恨都被驱逐散尽, 灵魂恢复了根本的天真, 终于得知那是自娱自乐, 自慰自安,自惊自吓, 它自己的美好愿望就是天意; 尽管每一张面孔都会恼怒, 每一处风源都会咆哮,或每一组, 风箱都会胀破,但她会依然欢喜。” 最近正好有比较长的空闲时间,准备一次性看完这个系列。然而前年看的海伯利安只能记住个大概了,无奈只好二刷一遍。 看到瑞秋这个故事又心碎了一次。看到有评论提到《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确实...
2021-01-16 19:10
-
去年看完了《海伯利安》第一本,其他没看过。 看完之后,对于科幻文学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科幻小说的内核不是新奇技术、不是宇宙未来、也不是未知领域,它可以是生命的意义,可以是对宇宙的理解,也可以是对人类的情感与信仰的思考。 就算是现在,这本科幻小说依然非常值得细读,不存在所谓“过时”。因为,就单单对于死亡这件事,它的故事就足以动人心魄。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个故事。——霍伊特神父的故事。 这个事故讲了...
2020-12-01 15:22
去年看完了《海伯利安》第一本,其他没看过。
看完之后,对于科幻文学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科幻小说的内核不是新奇技术、不是宇宙未来、也不是未知领域,它可以是生命的意义,可以是对宇宙的理解,也可以是对人类的情感与信仰的思考。
就算是现在,这本科幻小说依然非常值得细读,不存在所谓“过时”。因为,就单单对于死亡这件事,它的故事就足以动人心魄。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个故事。——霍伊特神父的故事。
这个事故讲了毕库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个身上都有一个“十字形”,可以使人在收到重伤之后慢慢修复,死而复生,但复生的人却会慢慢丧失智力,形同行尸走肉。
故事讲到,神父在护送任务完成之后,去寻找毕库拉,然后一同生活之后,神父也被这种十字形附体了,它控制了他,既不能逃离,也不能死去,每次逃离,便会被痛苦折磨到昏倒,然后醒来发现自己又回到了他们的领地。
很多年以后,霍伊特重新找到了杜雷神父,那时候神父已经把自己钉在一颗能放电的特斯拉树上,他想通过电击来毁灭自己的肉体,可是每次身体还没有完全毁灭,十字形又修复了他的身体,使他活过来。
痛苦的折磨与重生一直在循环。
这也是霍伊特为什么要来海伯利安,因为霍伊特身上附着两个“十字形”,一个是他到了毕库拉领地时候被植入的,另一个是杜雷神父身上的。
也许他的未来会跟神父一样,所以他希望通过这趟旅程,向大哀之君伯劳许愿得到死亡。
这是一个离奇到有些荒诞的故事,但是我看的时候感到非常震撼,心脏被阵阵冲击的那种感觉,来来回回就这几段看了好几遍,甚至夜里会做梦,梦到了一群毕库拉在日复一日忙碌的“活着”。
回应 2020-12-01 15:22
论坛 · · · · · ·
我就想问问有多少人读完了 | 来自Mr 踢踢 | 11 回应 | 2021-02-24 |
我感觉怎么评价过高了呢 | 来自comedian | 14 回应 | 2021-02-24 |
真不建议喜欢三体的看这个 | 来自特斯拉: | 2021-01-29 | |
好看是好看,就是什么都描写太具体了点,不过这是... | 来自ALMY | 2020-11-01 | |
(剧透预警)关于神父我有个问题请教各位一下 | 来自K-Memento | 4 回应 | 2020-06-15 |
> 浏览更多话题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 15天前曾上架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Spectra (1990)9.3分 213人读过
-
万卷出版公司 (2007)9.0分 6102人读过
-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8.1分 464人读过
-
文汇出版社 (2017)9.2分 39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海伯利安的评论:
feed: rss 2.0
14 有用 拔刀诀 2014-09-17
多年等待,终于出全。史上最好的科幻小说没有之一。
51 有用 李幸福 2015-11-01
至今为止读过的最高水准科幻,七星。科幻故事的评判标准不应仅停留在事件的格局及时间的尺度上,甚至科学幻想的创意贡献都不能成为决定性标准。大刘有一种态度特别好,人们看到科幻故事中的天马行空而惊叹,其实是源于其对科学的无知,真正的科学其自身就是最好的作家,普通读者永远无法接触到和理解其中那真正的玄妙。故而一个科幻故事最打动人的特质不是其有多广,而是其有多深,其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海波利安成功也就在于此... 至今为止读过的最高水准科幻,七星。科幻故事的评判标准不应仅停留在事件的格局及时间的尺度上,甚至科学幻想的创意贡献都不能成为决定性标准。大刘有一种态度特别好,人们看到科幻故事中的天马行空而惊叹,其实是源于其对科学的无知,真正的科学其自身就是最好的作家,普通读者永远无法接触到和理解其中那真正的玄妙。故而一个科幻故事最打动人的特质不是其有多广,而是其有多深,其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海波利安成功也就在于此。 (展开)
140 有用 吕夐(周叙人) 2015-06-14
这么厚而且经典的书不出精装版,匪夷所思。现在断胶了。没有精装版,就算不是胶背是线装,读多了之后书脊也会下陷的。难道是因为大家买了书其实都不看所以才对装帧是否美观耐久毫无要求吗?
17 有用 夏树 2018-04-15
写得太差太无聊了,各个故事也没有新意,无数次看得我要打瞌睡。对于科幻小说而言,根本也没有创造什么值得一看的东西,顶着这么大的名声,尤其让人气愤不过。
40 有用 且歌且走 2015-03-09
新版入手隔了五年再读,所有故事基本忘了,还是觉得气势磅礴,但也开始感到文笔略显浮夸,故事有点好莱坞化,或者说故事层面并没有让人拍案叫绝的创意,刨去描写,没发现每个故事都很简单?场景描写细腻到繁琐,不过也凸显了画面感,希望电影能如愿拍出来吧,这么多外星世界,如果能在大屏幕上看到该多美好
0 有用 行一ONELINE 2021-03-08
结尾戛然而止,他们最后究竟怎么了!但是,单凭神父的故事,学者的故事和领事祖母的故事,就足以5星了。
0 有用 Cain 2021-03-07
神神叨叨,看到中间还可以,最后没完结又不爽。
0 有用 lk 2021-03-07
好难带入 是没看过济慈的人想要硬读 会直接吐血的程度
0 有用 Dipper&Mabel 2021-03-06
成功超过《永恒的终结》成为我看过的最好看的科幻小说,精妙的故事线和庞大的世界观叹为观止!太空殖民、赛博朋克、甚至还有类似《信条》的逆时而行
0 有用 垚 2021-03-05
记忆深处的故事,如今的噩梦里依然有伯劳鸟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