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的笔记(4)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kordelia (快活得悬梁自尽了)

    人们思维存在两个割裂的方面——反省的和自发的。 我们隐约认识到或是感觉到一件事,这种想法或感觉同样会反映到我们的行动当中。 存在于意识和潜意识、反省思维和自发思维之间的巨大鸿沟。 不管我们是否情愿,整个文化的态度都会渗入我们的内心。 人类想要避免运用刻板印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设计 “性别—职业” 内隐联想测试,旨在解答人们熟知的一个关于刻板印象的问题:我们是否会产生 “男性等同于职业”、“女性等同...

    2023-05-26 15:18:39   2人喜欢

  • 十卜

    推荐序 偏见:在理性层面被规避甚至讨伐-> 潜意识-内隐态度 人类作为社会动物,一方面人类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影响非常频繁,大脑也因此进化出相关区域来处理社会性的思考和感觉;另一方面人类的进化速度往往赶不上现代社会的变化程度,比如人权的定义在百年间变化何等剧烈。 一向在过去有利于祖先求生的社会认知技能、今天则可能成为谬误的起源。 如何消除社会认知错误带来的各种偏见呢?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多承认认知偏见的存...

    2017-04-30 17:20:35   2人喜欢

  • 梨子.赛姆 (个人公众号:梨子爱美丽)

    这章又提到了丹尼尔·卡尼曼的可得性启发(当大脑对一类事件更加熟悉时,我们会倾向于此类事件发生频率较高)还有一个怪诞经济学里的锚定效应,果然圈子就这么大,看多了返现写来写去还是这些。 摘录:投资者对于股票的股价往往取决于其市场价格而非实际价格,这边是金融泡沫长期存在的合理解释。

    2016-06-15 09:28:47

  • 冰冰小生

    可得性启发法:当大脑对一类事件比其他事情更加熟悉时,我们就会倾向于认为这类事情在世界上发生的概率更高。

    2015-12-11 09:27:44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盲点

>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