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朱古力 2018-03-12 01:51:35

    飞机上看完了这本,村上龙是的确了不起的作家,他写的颓靡生活没有嗑药吸毒滥交割腕的人真的写不出来,但是他的文字好在非常强烈的感官体验和精妙的结构,浓度很够。飞行员看会很嗨,我想过完了一段堕落的生活,现在活血过来。这种我其实可以写啊,其实内心快活的人才适合写颓丧。然后划重点:一定要远离毒品,能不乱搞也就不乱搞了吧。

  • 0 包子不在 2015-11-05 17:38:27

    看雨中开车那段有近似嗑药的错觉,当然,我没有磕过药

  • 1 小澈 2015-04-22 13:04:33

    无意买了这本书,读村上龙的第二本书。

  • 0 木手 2019-11-08 23:42:39

    溢出来的时代感,干花。堪称优秀的语言。

  • 0 彼得潘耶夫斯基 2015-05-24 14:27:43

    有点像是《蒂凡尼的早餐》的风格,整体上流于平淡,行文有一种透明的语调,但是密度不大。

  • 2 把你按地上打哦 2015-04-06 21:25:13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千百条理由其实都是狗屁借口 事实就是:我是个坏蛋 但我能改,我要改过自新 这是最后一次 从现在起我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我要大步向前,选择生活”

  • 1 童曈瞳 2016-08-17 10:31:10

    总觉得…宫殿、城市和飞机场的那一章,你一定很喜欢。

  • 0 一勺云加孜然 2016-04-21 20:32:00

    书名如此小清新。 看这本书想配上音乐加州旅馆

  • 0 小呀嘛小悟空 2015-10-06 14:00:53

    在包里背来背去差不多两个月,一个字也没看过。感谢值班,只用两个小时就读完。那种迷幻的感觉真的会通感过来,还会有一点点塞林格的意味,但是只想打三星。不是我喜欢的调调。

  • 0 柯五 2015-10-17 16:14:16

    迷人的叙述节奏,火山爆发一样,爆发前的平静,爆发时的激烈,渐趋缓和,最后一封信结尾,是沉淀下的火山灰

  • 1 王老虎 2015-08-16 23:54:41

    对,就是烂凤梨味儿

  • 1 飞行的孤独员 2015-11-20 11:20:48

    比“垮掉派”写的好太多。如果春树是爵士乐手的话,龙一定是摇滚乐手,事实上他真是一名摇滚乐手——“在这里,光怪陆离,五花八门,唯独没有希望”

  • 0 硕大的大蒙 2015-10-03 15:00:51

    一种无限接近于透明的 欣赏不来 欣赏不来 欣赏不来。

  • 0 金笑笑 2017-07-01 19:51:15

    很神奇的是并不觉得无病呻吟,只是在平铺直叙另一种人生,一个大多数人知道存在,也许会好奇,但了解后只会庆幸拥有这样人生的不是自己的世界

  • 2 余额宝 2015-08-05 07:34:59

    村上龙的年少时代混合毒品、暴力、性、摇滚乐,每日开大分贝的音乐,尝试各种药物,一段生活在日本美军基地的年轻人的混乱人生,被他诉之笔端,揭开社会伤疤。文中无数的毒品描写,从感官的眼前景像,到众人不停呕吐反胃的细节描绘让看的人也跟着一起作呕。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是割断主人公龙的玻璃碎片颜色,从该书萌生的“透明族”是一个国家的战后伤痛。

  • 0 krule 2015-12-07 16:08:24

    有人醒著,沒人清醒。可是清醒也不是個多必要的東西。我好像和村上龍先生不太合啊(才看了兩本書不該做此論斷的

  • 3 梁州 2020-09-17 19:10:15

    淫乱不堪的场面就这样直接的冲进你的脑海里,翻滚着酿成血的酒靥,佛龛和阴毛染了颜色的女人共存于一个时空内,强奸变成一种吸食毒品后的公式化运动,荒淫无度似乎也只是人生的一场旅程。 那些巨大的幻想,关于城市,关于死去的鸟,关于人类,都在自我的世界里交错上映。 这本书读下来只觉得太压抑,有种不可言状的压迫感,但读到末尾处,你似乎又只能感慨一声:真是肆意的人生啊。 以“龙”作为第一视角的真实经历真实的令人害怕,打吗啡的妓女吸完毒后却躺在床上看司汤达的《巴马修道院》,聚众吸完毒后催着龙吹笛子的男孩儿…… 这种介于肮脏与纯洁之间的描写令人疯狂,其实村上龙和村上春树有某种相似性,即是他们都能从明显受西方国家影响的文字笔触里看出大和民族最深的民族性,那种悲哀和阴翳礼赞,还有最重要的毁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