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略读
这类大众心理学/自我管理类的书(是的我地图炮了)常常有点啰嗦。权当温故知新。需要自己提取实操性内容。能够帮助改良已有的工作/生活流程。如很多评论所说,the book on organized mind is not organized...
interesting, but much of it has been repeated so many times already. not many new stuff
也没太不好,但是书的节奏太慢,冗长。
在谷歌图书上划了大量的重点!改天整理出来,好好回顾一下。
信息时代的普遍问题 能看到同样意识到的人感觉真好 ^ ^ 认识到这件事以后 很多 bias 的问题就变成了 priority 的问题 大量获取信息 同时大量筛选信息 不合适的忘掉 大量认识朋友 同时大量筛选朋友 不适合做朋友的直接拉黑 大量获取项目 然后筛选项目 不合适的直接拒绝 ……
废话太多
了解自己的不同模式,并且根据不同场景进行灵活地切换
看了开头,有点想放弃,看评论,大家意见差不多,就是罗嗦。匆匆一翻,作者靠码字骗钱嘛。一点儿新鲜内容都没有,就是读书/学习笔记一类。算读过了,耽误时间
Be focused and think straight.
超啰嗦
比较难读的一本书。段落的布局不够好,文字冗余信息太多,实际例子不够生动。但书中做出的讨论较市面上大多数成功学理论要有益得多:大脑运作方式和生理学结构有关——一个人做事混乱效率低下,一方面可能是缺乏对大脑天然属性的了解,一方面可能是大脑本身的结构发生了病变(比如前额叶和脑岛损伤)。但可惜的是,作者只是指出了大脑损伤可能性,却并未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前几章很好看。后边有点拖拉也讲了很多感觉不太有关的。了解自己的body 和mind怎么operate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organize. 作者真的很适合做科普。他能把复杂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的讲出来。
Illegal copy
the second read is the opposite of charm..
读了不久,就发现这本书的风格很像《思考:快与慢》,原来本书作者是《思考:快与慢》思想贡献者之一的弟子。从这本书中,明白了几点,1)不要太依赖自己的记忆力,如果可以,尽量通过写作或其他方式腾空脑子,因为这样可以极大的减轻大脑的负担,从而更好的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更快的做出决策;2)分门别类是降低事情复杂度的一种有效方法;3)面对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拆解它,分割它,使之转化为一系列简单并可解决的小问题,最后一一解决。
1. 记录下所有灵感,最好记在3×5的卡片上,方便整理 2. 做事的时候大脑有两种模式:员工和老板。提前计划好整个过程,确定开始和结束的状态,这样做事就能开启员工模式,确保专注 3. 把琐事杂事累积在一起,一次性完成 4. 创造创意性思考的条件,冥想、演奏乐器、切断干扰,进入白日梦模式,想象力能激发真正好的工作。
如果这本书没有过誉的话,那说明大部分人的生活实在太糟了。
3.5吧,同时将几件事做到完美是不现实的,一心一意非常重要,多睡觉提高工作效率!现在信息量太大,专注力越来越差,以上三点很重要。
读完一整本,就最后一页最有感觉。小说看多了,换换口味。
> The Organized Mind
1 有用 💚 2015-01-21 22:58:51
略读
1 有用 之如 2017-06-17 21:52:43
这类大众心理学/自我管理类的书(是的我地图炮了)常常有点啰嗦。权当温故知新。需要自己提取实操性内容。能够帮助改良已有的工作/生活流程。如很多评论所说,the book on organized mind is not organized...
1 有用 Lucia 2015-11-28 01:06:04
interesting, but much of it has been repeated so many times already. not many new stuff
1 有用 雪地里的水煮蛋 2015-06-07 00:15:09
也没太不好,但是书的节奏太慢,冗长。
0 有用 optman 2015-12-20 22:07:42
在谷歌图书上划了大量的重点!改天整理出来,好好回顾一下。
0 有用 丸子(^.^)v 2018-12-29 13:58:46
信息时代的普遍问题 能看到同样意识到的人感觉真好 ^ ^ 认识到这件事以后 很多 bias 的问题就变成了 priority 的问题 大量获取信息 同时大量筛选信息 不合适的忘掉 大量认识朋友 同时大量筛选朋友 不适合做朋友的直接拉黑 大量获取项目 然后筛选项目 不合适的直接拒绝 ……
0 有用 [已注销] 2015-04-09 17:39:19
废话太多
0 有用 小土刀 2015-12-21 12:51:03
了解自己的不同模式,并且根据不同场景进行灵活地切换
1 有用 ocean11 2015-11-04 20:29:25
看了开头,有点想放弃,看评论,大家意见差不多,就是罗嗦。匆匆一翻,作者靠码字骗钱嘛。一点儿新鲜内容都没有,就是读书/学习笔记一类。算读过了,耽误时间
0 有用 pirouette 2016-11-28 00:31:55
Be focused and think straight.
0 有用 ashes要打坐 2020-03-11 13:24:55
超啰嗦
0 有用 江户川歌磨 2019-11-10 22:59:13
比较难读的一本书。段落的布局不够好,文字冗余信息太多,实际例子不够生动。但书中做出的讨论较市面上大多数成功学理论要有益得多:大脑运作方式和生理学结构有关——一个人做事混乱效率低下,一方面可能是缺乏对大脑天然属性的了解,一方面可能是大脑本身的结构发生了病变(比如前额叶和脑岛损伤)。但可惜的是,作者只是指出了大脑损伤可能性,却并未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0 有用 jjjj 2022-04-05 03:50:25
前几章很好看。后边有点拖拉也讲了很多感觉不太有关的。了解自己的body 和mind怎么operate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organize. 作者真的很适合做科普。他能把复杂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的讲出来。
0 有用 別有用心美少女 2022-02-02 12:11:00
Illegal copy
0 有用 Prom. D. 2024-06-03 04:20:31 美国
the second read is the opposite of charm..
0 有用 凤歌孔丘 2023-06-14 14:35:58 上海
读了不久,就发现这本书的风格很像《思考:快与慢》,原来本书作者是《思考:快与慢》思想贡献者之一的弟子。从这本书中,明白了几点,1)不要太依赖自己的记忆力,如果可以,尽量通过写作或其他方式腾空脑子,因为这样可以极大的减轻大脑的负担,从而更好的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更快的做出决策;2)分门别类是降低事情复杂度的一种有效方法;3)面对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拆解它,分割它,使之转化为一系列简单并可解决的小问题,最后一一解决。
0 有用 青鸟 2022-05-21 14:29:21
1. 记录下所有灵感,最好记在3×5的卡片上,方便整理 2. 做事的时候大脑有两种模式:员工和老板。提前计划好整个过程,确定开始和结束的状态,这样做事就能开启员工模式,确保专注 3. 把琐事杂事累积在一起,一次性完成 4. 创造创意性思考的条件,冥想、演奏乐器、切断干扰,进入白日梦模式,想象力能激发真正好的工作。
0 有用 Vicent 2018-01-01 12:26:27
如果这本书没有过誉的话,那说明大部分人的生活实在太糟了。
0 有用 Cecilia 2017-06-14 00:22:51
3.5吧,同时将几件事做到完美是不现实的,一心一意非常重要,多睡觉提高工作效率!现在信息量太大,专注力越来越差,以上三点很重要。
0 有用 差不多小姐 2017-11-22 10:35:26
读完一整本,就最后一页最有感觉。小说看多了,换换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