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中的汉字 日本人的世界 短评

热门
  • 0 美丽新世界 2015-12-14 11:22:03

    2015.01~2015.12.14

  • 1 芝芝 2016-01-05 18:45:41

    好评不断,买来看看。

  • 0 故事在马赛 2016-04-07 23:54:45

    探讨的出发点选的很好,关注到了日语在汉字利用方面最有趣的地方,但是作者对汉语似乎不够了解……

  • 0 书评之乱 2014-12-04 20:22:48

    偏學術。剛開始讀比較生澀,但一旦讀進去就嗨了。

  • 0 JIDUDU 2017-08-16 22:25:34

    挺有意思,分析了所谓的“语感”,适合多背一些单词后看,会有“原来有这样的规律啊”“原来规律中体现着这样的世界观啊”的感觉。当然每一条规律立刻可以举出不少反例,在与汉语做对比时也会对作者列的汉语例子打些问号

  • 0 勿体無 2024-01-03 15:14:32 福建

    不会日语只是囫囵吞枣的看了一下,还是挺有意思的。

  • 0 二十三 2016-11-12 14:09:37

    很有趣,不过主要是从现代日语的结果现象中看出去,如果懂日语读起来大概更有意思。

  • 0 顿顿炖炖遯 2017-09-15 17:25:22

    关于日语方面启发很大,至于中文例句就有点…emmm 旁涉类似语言人类学研究?脑子里girigiri挥之不去,这种强烈的现场感视觉感的词汇怪不得说中文觉得会变味啊…这学期还能不能看自己想看的书啦…前途堪忧

  • 0 九个妖 2020-01-02 21:38:22

    作者对汉语言环境的误会恐怕来自:1.采样不足2.日语母语逻辑桎梏下忽略了人类行为及情绪共性的想当然。但在对比过程中从母语言环境出发所带来的语言敏感点以及由此激发的关于日语部分的构成因素的探讨很好玩〇

  • 0 lotuslian 2018-04-08 10:08:04

    读过,没有读完。。。。。。

  • 0 鱼皮 2024-05-16 01:38:08 广东

    哈哈哈上一次看到那么好笑字字珠玑的语言学跨文化相关书籍还是金田一春彦的《日本语》,属于那种“又想骗我学语言学”系列作品。作者文字诙谐,翻译也流畅,读起来差点笑破肚皮(说真的哪怕作者不研究语言去做搞笑艺人也能有一番天地)。当然,此书对于中文的了解比较片面,也有不少先入为主的偏见,其中有的在补记中作了译注、有的则没有。但还是瑕不掩瑜,值得一读~

  • 0 东东 2024-08-18 00:40:22 北京

    常说日语越往后学越难,这本小书所讨论、论证的内容,就更加指向了这个一般经验判断。对于英语,学到一定程度后,实际应用中反而逐渐简化;然而和日语母语者交流,正如开篇所提到的“冷酒”之レイシュ与ヒヤザケ之分所提现的差异感一样,即便知道训读音读两种读法,但非日语母语者未经钻研,恐怕很难理解ヒヤザケ中所蕴含的,依赖于日本人感官认知的独特表达:中年邋遢男在阴暗角落独自喝闷酒。不得不说,这个开头完全吊起了我的兴趣,让我下午借书晚上就看完。总体上而言,全书的内容还是颇为丰富的,作者试图在日本人的视角,讨论汉字在日语词中特化含义的来源、路径,以及其背后的日本社会特征。对于一些高级日语写作者,或许甚至可以当作一本参考工具。然而作为学术书籍,本书并没有太多系统的论述,在不同的观点间跳跃,且多有不严谨的“自我感受”

  • 0 momo 2018-06-08 19:39:19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 0 傅首付 2015-01-30 19:35:12

    观点很有启发性,但限于目前学识,还尚不能很好的理解。

  • 0 happy_mess 2018-06-07 14:04:19

    庆幸自己上了词汇学和语言学,不然可能看不懂吧。感谢王薇。

  • 1 chopinfever 2015-03-11 00:17:58

    本科的时候日语老师就经常告诉我们使用日语的误区:想当然地把中文的词汇直接加する用作日语的动词。如今这本书给出了一种解释:这种表达的不自然不在于日语当中没有对应的词汇,而是因为这样的汉语词往往用于表达比喻性或抽象性的含义,而不是直接搭配具体的宾语。我们擅自用汉语词充当动词,也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日语区分了世间语(重个人感受)和世界语(重客观反映)的存在。

  • 0 Linda 2016-06-04 11:45:36

    两年前就有觉悟买这本书的我真是太有眼光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