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浓缩了毛丹青在日本孤岛27年的经历,用全新的角度以色识人,感悟一段段人生路程上的谈笑,带来作为双语作家对于日本文化的独特感受。虽立足于孤岛,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早已冲破国界。用评论文学作品的笔,传达出深刻又有趣的道理。
孤岛集的创作者
· · · · · ·
-
毛丹青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毛丹青
《知日》主笔。外号“阿毛”,中国国籍。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987 年留日定居,做过鱼虾生意,当过商人,游历过许多国家。2000 年弃商从文,有中日文著述多部。现任日本神户国际大学教授,专攻日本文化论。
目录 · · · · · ·
序言
SIDE-A
蓝色
紫色
灰色
水色
青葱色
浅豆绿
土色
白色
黑色
樱色
红色
银朱
SIDE-B
书名会变得越来越长么
村上春树的铁人相
村上春树《1Q84》影射日本文坛黑幕
村上春树的文学大转舵
《赤壁》挠了日本人的痒痒
村上春树与马有关的少年足迹
明星传记与日本人的负面思维
中国小说的日本书名
日本无产阶级小说复苏之谜
五位中国作家眼中的日本
中日当代文学的逆差现象说明了什么
莫言后的中国文学之世界走向
附录
川端康成 • 新感觉——《雪国》《山音》《千只鹤》分享会全文实录
让我们彻底了解日本
后记
· · · · · · (收起)
SIDE-A
蓝色
紫色
灰色
水色
青葱色
浅豆绿
土色
白色
黑色
樱色
红色
银朱
SIDE-B
书名会变得越来越长么
村上春树的铁人相
村上春树《1Q84》影射日本文坛黑幕
村上春树的文学大转舵
《赤壁》挠了日本人的痒痒
村上春树与马有关的少年足迹
明星传记与日本人的负面思维
中国小说的日本书名
日本无产阶级小说复苏之谜
五位中国作家眼中的日本
中日当代文学的逆差现象说明了什么
莫言后的中国文学之世界走向
附录
川端康成 • 新感觉——《雪国》《山音》《千只鹤》分享会全文实录
让我们彻底了解日本
后记
· · · · · · (收起)
"孤岛集"试读 · · · · · ·
2013 年又要迎来诺贝尔文学奖究竟给谁的季节,此间,英国著名的博彩公司Ladbrokes 率先公布了预想获奖者的赔率,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独占鳌头,再次成为人们的热议对象。回想起来,2012 年当中国国籍的作家莫言首次荣获这一奖项时,不少评论认为这是战胜了村上春树的结果,当然也有很多评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文学是跨越国界的,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可比性是不存在的,因为诺贝尔文学奖一向只颁...
· · · · · · (查看全部试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草壁先生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公司的经营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最终会负债倒闭,周围没有人会救他,当然,作为贵族的后裔,他可以变卖地产和宅院,但他决议不肯,就像身穿笔挺的西装一样,永远要让自己的腰板硬起来。于是,他大约在上吊自杀前两年就上了高额的生命保险,月月支付,因为他知道这类高额的保险如果上了不到半年就自杀的话,是拿不到保险金的。为了确保这笔金额能顺利到手,他选择了两年后的某一天。换句话说,他为了保险金而坚持了一个信念,同时也对公司的经营做出了最后的奋斗,但却无济于事。他死的那一天是雨天,从寝室里可以看到霞草,而雨中的霞草是青葱色的。 另外,他选择这一天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即无论是他的妻子,还是与他同居的女友都因故暂时不在神户市内,雨一直下到傍晚才停。草壁先生的妻子跟我说:“是他的死救了整个公司,也救了这么多员工,同时也维持了我的花店。” 中文的“青葱色”在日语里面叫“浅葱色”,根据《大辞林》的解释,其意思是“鲜艳而发绿的青”,江户时代曾以此嘲笑身着青葱色布衣的武士,认为他们是一群最多只能出没于游女之中的笨男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青葱色 -
所谓“怀石料理”,其实也是京都料理的一个别称,这种叫法尤其注重店员对客人的温暖态度,因为“怀石”的来源是说,一个修行中的和尚肚子饿了,但又弄不到吃的,于是就把一块石头抱在肚子上,一直抱得石头都发热了。现在京都的“怀石”料理是茶道大师千利休建立起来的,而最早的形式仅仅是客人喝茶时的用餐。起先,因为人在空腹的状态下光喝茶对身体不好,于是茶师就想到了先请客人吃些简单的料理后再饮茶。最终,简单的料理演变为了后来的怀石料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孤岛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孤岛集"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母亲 7.1
-
- 瓢箪鲶闲话 6.8
-
- 東瀛百面相 8.1
-
- 感悟日本2 8.1
-
- 在日本:铁道研究会 7.2
-
- 死胡同里的男人 7.6
-
- 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02 7.3
-
- 知日·甲午海战,再认识 7.6
-
- 感悟日本1 7.9
-
- 文豪之家 7.1
孤岛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了解日本是为了丰富我们的智慧
比较平实中肯地说了说日本,从几个侧面(一些人,几个作家)来描述日本。挺好的。 几个印象比较深的点: 灰色:描述的日本女人“洋子”,结婚、离婚,每次婚姻对象的大跨度,让人觉得人的一生的不确定性,以及无限的可能。还是蛮有冲击力的。 《自性》:作者翻译的三浦友和的自...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书速递 (中信出版文艺生)
- 一个神奇的民族—— 日本文化 (小马过河)
- 新书速递 (中信出版社•时尚生活)
- lxzxs (飞机码头)
- 霓虹 (小关裕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孤岛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luze 2014-12-24 00:00:15
就看了开始和结束,呵呵。
1 有用 Freja 2015-03-10 20:43:46
很日式的小短文,有点平淡的语调,不同于一般的异国见闻录,从作者在日生活的二十多年的点滴中看出日本文化之特别。
1 有用 阿朽 2015-05-28 09:11:42
大部分在知日上都读过,感觉排版好点读起来舒服多了。毛丹青说村上是翻译体,他也是的,都是日文翻译过来的感觉呢。不过里面有一小段重复了,关于建筑师对樱花的感悟。
1 有用 elle 2015-02-02 11:50:23
前半部分温情脉脉,以色彩为核心,浓缩了作者这些年在日本和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人交往的故事,质朴但感人。中间开始大篇幅讨论村上春树、中日文学,基调随之调转。最后几篇又不免有凑数之嫌。作为文学系的眼光看来,从中间开始那些论述文学的部分是写得很糟糕的,大部分都是情况介绍,本质上既没有立场也没有结论。如讨论村上春树的纯文学姿态,他深居简出,他和日本文坛的交恶,都是可以做很多文章的东西。再如日本无产阶级小说复... 前半部分温情脉脉,以色彩为核心,浓缩了作者这些年在日本和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人交往的故事,质朴但感人。中间开始大篇幅讨论村上春树、中日文学,基调随之调转。最后几篇又不免有凑数之嫌。作为文学系的眼光看来,从中间开始那些论述文学的部分是写得很糟糕的,大部分都是情况介绍,本质上既没有立场也没有结论。如讨论村上春树的纯文学姿态,他深居简出,他和日本文坛的交恶,都是可以做很多文章的东西。再如日本无产阶级小说复苏,原本可以挖掘很多日本社会内部阶级、利益、生活有紧张感的东西,最后却用一句日本政府提出警告就草草结束了。附录里那篇论川端康成的对话,有见解独到的地方,但更多的还是体现了两位谈者只是作为外围的文学评论者,在就文学表面的皮毛侃侃而谈,叙事啦色彩啦审美啦,都是一些很浅的没有生命力的东西。综上,三星半吧。 (展开)
2 有用 Painkiller 2015-02-09 21:13:02
在有些浮躁的状态下断断续续花了一周时间读这本字数并不太多的散文集 作者的文笔平易近人不花哨 读得还算畅快 Side A通过颜色的意向描写在日生活的日常与感悟 Side B关于日本文坛现象和日本有名作家细小的纪事 最后还有两篇现场活动记录 大概受了日本文学作品的影响作者有很多欲言又止暧昧的地方 SideA色彩篇尤是如此 很多地方需要读者来慢慢揣测 SideB大概受当时刊登专栏的限制总觉不够完整 提村... 在有些浮躁的状态下断断续续花了一周时间读这本字数并不太多的散文集 作者的文笔平易近人不花哨 读得还算畅快 Side A通过颜色的意向描写在日生活的日常与感悟 Side B关于日本文坛现象和日本有名作家细小的纪事 最后还有两篇现场活动记录 大概受了日本文学作品的影响作者有很多欲言又止暧昧的地方 SideA色彩篇尤是如此 很多地方需要读者来慢慢揣测 SideB大概受当时刊登专栏的限制总觉不够完整 提村上春树亦只是浅尝辄止的描述 整本书体现了国内所谓知日派作者的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自己的立场自己的思考 二是自以为知日却无法向国人传达日本文化深层次的东西 作为一本散文集自我重复的字句略多 A部分还好到了B部分就让人觉得不够诚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