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创新自然史
原作名: 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The Natural History of Innovation
译者: 盛杨燕
出版年: 2014-8-1
页数: 260
定价: CNY 52.9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13060755
内容简介 · · · · · ·
大家都认得出好创意。印刷机、铅笔、抽水马桶、电池、互联网、GPS、Google——这些都是绝妙的创意。然而,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被喻为“科技界的达尔文”的作者,在《伟大创意的诞生》一书中,提供了深具启示意义以及有论证实据的答案。
作者史蒂文•约翰逊以富有感染力、包罗万象的风格游历于多重领域,从神经生物学、都市研究,到网络文化,找出了独特创新背后的7大关键模式,深入人类600年重要发明的创新自然史,找寻它们的踪迹。他检视了特定情境如何加速创新进程、实体环境,以及如何使众人与创意齐聚一堂,从而造就出伟大的创意。
从达尔文到苹果(Apple),从万维网到Google,作者审视了近代的创新枢纽,汲取出适用法则,以及出现在创新过程中的共通点。他的发现不但引领我们重新认识创新的根源,也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策略,以培养突破性的创意。
[编辑推荐]
《经济...
大家都认得出好创意。印刷机、铅笔、抽水马桶、电池、互联网、GPS、Google——这些都是绝妙的创意。然而,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被喻为“科技界的达尔文”的作者,在《伟大创意的诞生》一书中,提供了深具启示意义以及有论证实据的答案。
作者史蒂文•约翰逊以富有感染力、包罗万象的风格游历于多重领域,从神经生物学、都市研究,到网络文化,找出了独特创新背后的7大关键模式,深入人类600年重要发明的创新自然史,找寻它们的踪迹。他检视了特定情境如何加速创新进程、实体环境,以及如何使众人与创意齐聚一堂,从而造就出伟大的创意。
从达尔文到苹果(Apple),从万维网到Google,作者审视了近代的创新枢纽,汲取出适用法则,以及出现在创新过程中的共通点。他的发现不但引领我们重新认识创新的根源,也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策略,以培养突破性的创意。
[编辑推荐]
《经济学人》年度最佳图书,“数字化未来十大科技思想家”、TED演讲人史蒂文•约翰逊经典力作
作者深入人类600年重要发明的创新自然史,首度揭开创新源起的7大关键模式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周涛,畅销书《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联袂推荐
你知道印刷机的创意其实来源于葡萄酒榨汁机吗?你知道化学家凯库勒是在梦里发现了苯分子的结构吗?你知道设计出空调的伟大发明家开利,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调节空气的湿度吗?你能想到格雷特巴奇是把人的心脏想象为一台不能正常发送或接收信号的收音机,从而发明了心脏起搏器吗?你知道为什么三个男人能在6个月的时间里创建出YouTube,而一大批专家委员会和电子企业却花了20年的时间才使高清电视成为现实?《伟大创意的诞生》一书将为你揭开这些好创意的奥秘。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简介 · · · · · ·
史蒂文 · 约翰逊
科技界的达尔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赞誉有加。《展望》杂志(Prospect)评出的“数字化未来十大科技思想家”之一,TED演讲人。
科技领域不可忽视的媒体理论家,善于应用“长变焦视角”解析科技趋势的进化,为科学、商业、大众生活等领域提供颇有见地的指引。曾与凯文•凯利畅聊技术对创新的影响,并创立了许多深具影响力的网站。同时,还曾为《時代周刊》《连线》《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权威媒体撰写专栏文章。
著名科普作家,其著作多聚焦于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以引人入胜的观察,揭示伟大创意的起源。共著有包括《助燃创新的人》《伟大创意的诞生》《极速传染》《涌现》《幽灵地图》在内的8部畅销书,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受到《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的极力推荐。因为在书中善于使用广博的素材,描写超...
史蒂文 · 约翰逊
科技界的达尔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赞誉有加。《展望》杂志(Prospect)评出的“数字化未来十大科技思想家”之一,TED演讲人。
科技领域不可忽视的媒体理论家,善于应用“长变焦视角”解析科技趋势的进化,为科学、商业、大众生活等领域提供颇有见地的指引。曾与凯文•凯利畅聊技术对创新的影响,并创立了许多深具影响力的网站。同时,还曾为《時代周刊》《连线》《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权威媒体撰写专栏文章。
著名科普作家,其著作多聚焦于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以引人入胜的观察,揭示伟大创意的起源。共著有包括《助燃创新的人》《伟大创意的诞生》《极速传染》《涌现》《幽灵地图》在内的8部畅销书,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受到《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的极力推荐。因为在书中善于使用广博的素材,描写超长的时间尺度,被读者评论为:阅读时的体验,就像一边在科罗拉多大峡谷高空跳伞,一边品着拿铁咖啡。
目录 · · · · · ·
引言 珊瑚礁,城市,网络
第 1 章 创新是一扇不断打开的门
创新模式 1:相邻可能
相邻可能有一种奇异的美,因为一旦对它的边界进行新的探索,之前的边界就会重新扩展。新的化合物为另一些化合物提供了进入可能空间的钥匙。就好像是一座施了魔法的房子,你每打开一扇门,就会进入一间新的房子,都会发现一些新的、别有洞天式的美景。如果你不停地推开眼前的新门,最终你就可以走遍一座宫殿。
从小鸡孵化器、婴儿恒温箱到育婴器
· · · · · · (更多)
引言 珊瑚礁,城市,网络
第 1 章 创新是一扇不断打开的门
创新模式 1:相邻可能
相邻可能有一种奇异的美,因为一旦对它的边界进行新的探索,之前的边界就会重新扩展。新的化合物为另一些化合物提供了进入可能空间的钥匙。就好像是一座施了魔法的房子,你每打开一扇门,就会进入一间新的房子,都会发现一些新的、别有洞天式的美景。如果你不停地推开眼前的新门,最终你就可以走遍一座宫殿。
从小鸡孵化器、婴儿恒温箱到育婴器
让创新的边界无限扩展
独立重复与创新的可能性
超前的想法与创新的受限性
什么样的环境具有创新的最大潜能
第 2 章 在思想的大池中,让新创意不断破壁流现
创新模式 2:液态网络
让信息得到流动,从而把一种 “固态” 网络转变成一种利于好创意出现的 “液态” 网络,有时候只要推开一扇门就足够,但是有时候,可能还需要移动一座墙,给思想一个可以流动的空间。
一个好创意是一个网络,也是一个群体
连接模式与随机性环境,生命起源的创新
混沌的边缘与信息外溢
实验室会议,好创意诞生的地方
MIT 的 20 号楼和微软的 99 号楼
第3 章 旧灵感 + 新思考,好创意永远是时间的玫瑰
创新模式3:慢直觉
要维持一个灵感的存活,你需要的只是慢慢地培育它,而不是一种汗流浃背式的辛苦耕耘。只需要给灵感足够的营养,并且让它生长在能让根须建立新连接的肥沃的土壤里,然后,给它时间,便能静待开花结果。
掉进黑洞的 “凤凰城备忘录” 与 “明尼苏达式猜想”
让灵感在时间的滋养中慢慢成形
马尔萨斯顿悟
摘录,让旧灵感与新思考生出新连接
探询一切的万维网
20%创新时间
第4 章 混乱与噪声,机缘巧合下的全新可能
创新模式 4:意外的收获
就像在一个正沸腾的思想大锅里,各种各样的想法和创意不断翻滚着、沸腾着,于是种种新奇的活动便出现了。在这样的状态下,只要一瞬间,各种想法的新连接形式便会形成。于是处处所见的都是一些不曾预设过,且出人意料的新的活动或连接形式。
梦境,孕育创意的“原始汤”
大脑,在噪声中不断形成新的连接
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
意外收获从哪里来
DEVONthink,我的创新工具
网络,发现更多意外收获的引擎
用开放式创新找到激发偶发连接的平台
第 5 章 多思考+快迭代,被 “污染” 的创新有时反而是绝佳的
创新模式 5:有益的错误
伟大的发明家犯的错误要比普通人多得多。人类的错误史也许要比那 些发明更有价值、更有趣。真理是千篇一律的,即使持被动态度,你也能遇见它,而错误是变幻莫测的。正确的想法会使你停在原地,而错误的想法会迫使你去探索。
三极管,接二连三失败的产物
格雷特巴奇与心脏起搏器
噪声、异议和创造力的关系
错误铸就了人类
第 6 章 让完全不相关变成相关
创新模式 6:功能变异
当你打开一扇门,发现里面有一堆木头和一个壁炉时,那些用以照亮黑暗房间的火柴就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功能,这种可以帮助你看清事物的工具最终却给你带来了温暖。
从葡萄酒榨汁机到古登堡印刷机
功能变异与进化创新
功能变异在人类创新史中比比皆是
城市、第三空间与功能变异
将一种媒介中设计的话语迁移到新的环境中
咖啡馆模式,弱关系下的创意空间
苹果公司的壁垒模式
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具备关联性思维的人
第 7 章 合作与共生,助推创意在生态圈中不断成长
创新模式 7:开放式“堆叠”平台
平台建造者和生态系统工程师不仅在融合的可能性方面打开了大门,更打造了全新的场所。旧观念有时会使用新房子。新创意必须使用旧房子。“堆叠” 平台的真正好处在于,你不再需要掌握所有的知识。正如燕雀不必付出钻洞和推倒大树的代价,它只需懂得怎么鸣叫就够了。
一座珊瑚礁就是一个平台
GPS 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
Twitter,最具生产力的开放式平台
平台的循环利用
用污染和海水建造水下城市
构建网格生态系统
结语 第四象限,伟大创意正在诞生
附录 人类600年重要发明创新年表(1400—2000年)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城市规模增大时,城市内会快速的诞生更多新的创新。在更大的城市中,更容易找到更多的专利和发明,但每个城市里的人均专利与发明数量则是大体相等的。 一项新的发明若要建成平台,需要10年;若要在所建平台上推广并取得主流大众的认可,又需要再花去10年的时间。软件的发展也遵从同一条“10/10规则”。 衡量创新的最基本准绳之一是这项新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某种功能。 不同领域的经验具备相通性并且可以互换利用。 将事物置于不同的环境进行比较,有利于我们获得对该事物的正确认识。 从分形的、跨学科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不同的思维尺度来观察,更加容易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发展模式。 注重研究的开放性和关联性对于最终催生创新将会更加有利,这样比只注重竞争机制的建立更加有利于创新的发展。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页 -
创新精神是我们制胜未来的基石。 经济增长必须重新依赖于创造有价值的事物,不管是电动车还是数字代码,而不能仅仅依赖于通过复杂的衍生计划来创造虚拟价值。 创新不仅仅改变我们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我们赖以谋生的方式。 人类最重要的突破会来源于交叉环境,即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重合处。 解决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消费者和民众乐意尝试新事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中文版序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伟大创意的诞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伟大创意的诞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伟大创意的诞生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伟大创意的诞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如何创新,如何想出好点子 Chance favors the connected mind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Innovation and ideas 两本一起读的: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 How to get ideas. 前者是讲人类历史上各种创新(主要是科技方面)来自什么样的interaction,后者是一个广告业的人来给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提出创新点子的技巧。结合起来看很有意思。 前者里面提到一条,... (展开)

> 更多书评 32篇
-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
- 互联网提供了巨量庞杂的信息,每个人都需要各式各样的过滤器从中选择自己关心的那些。然而,个人过滤器的设置往往具有一种保守的倾向,从而会把自己的视野限于自己所设置的过滤器中。这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偏见,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成为了在自己预先设置的过滤器过滤之后的了。另一方面则减少了意外发现可能,创新进而无从谈起。 - 网络搜索一个问题,可能会找到问题的精准答案,但也可能只是找到一些模糊相关的信息。前者固然一...2015-01-26 03:38 3人喜欢
- 互联网提供了巨量庞杂的信息,每个人都需要各式各样的过滤器从中选择自己关心的那些。然而,个人过滤器的设置往往具有一种保守的倾向,从而会把自己的视野限于自己所设置的过滤器中。这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偏见,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成为了在自己预先设置的过滤器过滤之后的了。另一方面则减少了意外发现可能,创新进而无从谈起。 - 网络搜索一个问题,可能会找到问题的精准答案,但也可能只是找到一些模糊相关的信息。前者固然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初始问题,潜在相关的、发散的信息却很可能是创新的来源。后者提供了对所考察问题的新颖的切入点,是封闭受限的思维不能达到的。所以,一个好的搜索引擎,它的好固然一方面在于精准的解决问题,它能够提供的模糊相关搜索结果的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甚至于在某些意义下比起前者更为重要。 - 旧瓶装新酒可以是创新走的好道路。大多数的创新并没有毅然决绝的革命性,更多是从已有的东西中通过诸如功能变异、相邻可能等发展起来。所以,已有东西的新功能,或是不相关领域的融合,都是可能的创新之路。
回应 2015-01-26 03:38 -
redoak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当城市规模增大时,城市内会快速的诞生更多新的创新。在更大的城市中,更容易找到更多的专利和发明,但每个城市里的人均专利与发明数量则是大体相等的。 一项新的发明若要建成平台,需要10年;若要在所建平台上推广并取得主流大众的认可,又需要再花去10年的时间。软件的发展也遵从同一条“10/10规则”。 衡量创新的最基本准绳之一是这项新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某种功能。 不同领域的经验具备相通性并且可以互换利用。 将事物置...2016-01-15 09:10 1人喜欢
当城市规模增大时,城市内会快速的诞生更多新的创新。在更大的城市中,更容易找到更多的专利和发明,但每个城市里的人均专利与发明数量则是大体相等的。 一项新的发明若要建成平台,需要10年;若要在所建平台上推广并取得主流大众的认可,又需要再花去10年的时间。软件的发展也遵从同一条“10/10规则”。 衡量创新的最基本准绳之一是这项新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某种功能。 不同领域的经验具备相通性并且可以互换利用。 将事物置于不同的环境进行比较,有利于我们获得对该事物的正确认识。 从分形的、跨学科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不同的思维尺度来观察,更加容易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发展模式。 注重研究的开放性和关联性对于最终催生创新将会更加有利,这样比只注重竞争机制的建立更加有利于创新的发展。 引自 引言 珊瑚礁,城市,网络 回应 2016-01-15 09:10 -
第1章创新就是一扇不断打开的 系列的婴儿恒温箱,其中一些恒温箱丕现场演示了婴儿生活的真实情景。莱昂展出的恒温箱德语名是 Kinderbrutenstalt”,意思为“婴儿孵化器”。自此后,关于婴儿恒温箱新产品的展出就不断出现,这种现象直延续到20世纪(直到20世纪40年代,康尼岛公司[ Coney Island]还在展出婴儿恒温箱产品)。现代的婴儿恒温箱中配备了氧气辅助和其他先进的功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美国每家医院的标准配置...
2020-01-18 00:32
第1章创新就是一扇不断打开的 系列的婴儿恒温箱,其中一些恒温箱丕现场演示了婴儿生活的真实情景。莱昂展出的恒温箱德语名是 Kinderbrutenstalt”,意思为“婴儿孵化器”。自此后,关于婴儿恒温箱新产品的展出就不断出现,这种现象直延续到20世纪(直到20世纪40年代,康尼岛公司[ Coney Island]还在展出婴儿恒温箱产品)。现代的婴儿恒温箱中配备了氧气辅助和其他先进的功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美国每家医院的标准配置之一,从而使19501998年间的婴儿死亡率降低了75%。如果只根据一项医疗发明能为人类提供的健康寿命期来作比较,由于婴儿恒温箱是在人的生命之初提供治疗,那么这项发明对于公众的建康有巨大的保护作用,超过了20世纪其他任何一项发明。 61/574 引自 第 1 章 创新就是一扇不断打开的门 /021 回应 2020-01-18 00:32 -
10/10法则 一项新的发明若要建成平台,需要10年;若要在所建平台上推广并取得主流大众的认可,又需要再花去10年的时间。 作者举了广播、录像机等例子来说明这个法则。 在稍后例举的例子中,YouTube同样遵循这条法则,不过时间大大缩短,可以看成“1/1法则”。
2018-11-01 15:45
-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
- 互联网提供了巨量庞杂的信息,每个人都需要各式各样的过滤器从中选择自己关心的那些。然而,个人过滤器的设置往往具有一种保守的倾向,从而会把自己的视野限于自己所设置的过滤器中。这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偏见,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成为了在自己预先设置的过滤器过滤之后的了。另一方面则减少了意外发现可能,创新进而无从谈起。 - 网络搜索一个问题,可能会找到问题的精准答案,但也可能只是找到一些模糊相关的信息。前者固然一...2015-01-26 03:38 3人喜欢
- 互联网提供了巨量庞杂的信息,每个人都需要各式各样的过滤器从中选择自己关心的那些。然而,个人过滤器的设置往往具有一种保守的倾向,从而会把自己的视野限于自己所设置的过滤器中。这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偏见,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成为了在自己预先设置的过滤器过滤之后的了。另一方面则减少了意外发现可能,创新进而无从谈起。 - 网络搜索一个问题,可能会找到问题的精准答案,但也可能只是找到一些模糊相关的信息。前者固然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初始问题,潜在相关的、发散的信息却很可能是创新的来源。后者提供了对所考察问题的新颖的切入点,是封闭受限的思维不能达到的。所以,一个好的搜索引擎,它的好固然一方面在于精准的解决问题,它能够提供的模糊相关搜索结果的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甚至于在某些意义下比起前者更为重要。 - 旧瓶装新酒可以是创新走的好道路。大多数的创新并没有毅然决绝的革命性,更多是从已有的东西中通过诸如功能变异、相邻可能等发展起来。所以,已有东西的新功能,或是不相关领域的融合,都是可能的创新之路。
回应 2015-01-26 03:38 -
10/10法则 一项新的发明若要建成平台,需要10年;若要在所建平台上推广并取得主流大众的认可,又需要再花去10年的时间。 作者举了广播、录像机等例子来说明这个法则。 在稍后例举的例子中,YouTube同样遵循这条法则,不过时间大大缩短,可以看成“1/1法则”。
2018-11-01 15:45
-
第1章创新就是一扇不断打开的 系列的婴儿恒温箱,其中一些恒温箱丕现场演示了婴儿生活的真实情景。莱昂展出的恒温箱德语名是 Kinderbrutenstalt”,意思为“婴儿孵化器”。自此后,关于婴儿恒温箱新产品的展出就不断出现,这种现象直延续到20世纪(直到20世纪40年代,康尼岛公司[ Coney Island]还在展出婴儿恒温箱产品)。现代的婴儿恒温箱中配备了氧气辅助和其他先进的功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美国每家医院的标准配置...
2020-01-18 00:32
第1章创新就是一扇不断打开的 系列的婴儿恒温箱,其中一些恒温箱丕现场演示了婴儿生活的真实情景。莱昂展出的恒温箱德语名是 Kinderbrutenstalt”,意思为“婴儿孵化器”。自此后,关于婴儿恒温箱新产品的展出就不断出现,这种现象直延续到20世纪(直到20世纪40年代,康尼岛公司[ Coney Island]还在展出婴儿恒温箱产品)。现代的婴儿恒温箱中配备了氧气辅助和其他先进的功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美国每家医院的标准配置之一,从而使19501998年间的婴儿死亡率降低了75%。如果只根据一项医疗发明能为人类提供的健康寿命期来作比较,由于婴儿恒温箱是在人的生命之初提供治疗,那么这项发明对于公众的建康有巨大的保护作用,超过了20世纪其他任何一项发明。 61/574 引自 第 1 章 创新就是一扇不断打开的门 /021 回应 2020-01-18 00:32 -
10/10法则 一项新的发明若要建成平台,需要10年;若要在所建平台上推广并取得主流大众的认可,又需要再花去10年的时间。 作者举了广播、录像机等例子来说明这个法则。 在稍后例举的例子中,YouTube同样遵循这条法则,不过时间大大缩短,可以看成“1/1法则”。
2018-11-01 15:45
-
在睡梦中,大脑就像处于一片创意的肥沃土壤里。我们知道,在快速眼动睡眠(REM)中, 大脑脑干里释放的乙酰胆碱细胞,会被无休止地任意刺激和启动,同时释放出一波又一波的电子,像波浪一样在大脑里翻滚着前进。这时,大脑里存在的相关记忆和一些思维联系就被启动了,并进行着一种无规则的运动,且这种运动所受的限制并不多。于是,大脑里便创造了一种只有在睡梦中才会出现的梦幻状态。梦里产生的那些神经元细胞的连接形式,大多...
2018-03-02 11:29
在睡梦中,大脑就像处于一片创意的肥沃土壤里。我们知道,在快速眼动睡眠(REM)中, 大脑脑干里释放的乙酰胆碱细胞,会被无休止地任意刺激和启动,同时释放出一波又一波的电子,像波浪一样在大脑里翻滚着前进。这时,大脑里存在的相关记忆和一些思维联系就被启动了,并进行着一种无规则的运动,且这种运动所受的限制并不多。于是,大脑里便创造了一种只有在睡梦中才会出现的梦幻状态。梦里产生的那些神经元细胞的连接形式,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毫无意义的,但偶尔会突然出现一些非常有用的神经元细胞连接。这类连接在大脑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是无法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提出的关于梦境的观点是一种"落后"的发现。他认为在梦境中,我们只是将一些之前受到压制而无法浮现的真相进行了发掘。然而相反,我们却是在进行一种探索活动。我们通过将神经元细胞按照各种新的形 式进行连接,从而试图找到一些新的真相。 引自 机缘巧合的力量 我觉得这个理论完全能解释为什么我总觉得梦里的自己才是最有想象力的……很多情节在现实里根本想不到。
回应 2018-03-02 11:29
论坛 · · · · · ·
创新需要一个有创造力的环境 | 来自daidai193 | 2014-11-07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Riverhead Books (2010)8.5分 62人读过
-
Riverhead Books (2011)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Allen Lane (2010)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伟大创意的诞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Eciah 2015-01-11
翻译的太差了,一些言语翻来覆去。但是整体还算有意思的,适合速度。@北京到上海飞机上读完
0 有用 呆宝 2016-04-02
非常棒,用生物进化学的角度解释创意诞生的条件,非常对胃口。
0 有用 卡特 2016-03-18
一般
0 有用 Edison 2015-11-25
伟大创意成功的背后,是犯下远超常人的错误
0 有用 李守中 2020-05-17
说得没错,但是新知识不多。总结就是 不要超前创新、保持交流、等待idea形成(散步、沐浴有帮助)、多考虑用其他领域的方法论跨界解决问题
0 有用 若水 2021-02-27
课程需要看了视频
0 有用 重金属中年 2021-02-15
有些创意其实就来自于歪打正着,想发明一种东西结果发明了其他东西,关键是要去做。
0 有用 蓝纹臭奶酪👁👁 2021-01-19
从源头打造创意环境所需要的注意事项
0 有用 AJ 2021-01-11
七大模式
0 有用 米米书房 2021-01-11
一个领域移至另一个领域会迫使思维从新的角度考虑,从而打破视野盲点,或从一门学科中借用一种工具来解决另一个学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