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 Seeing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 A Manager's Guide to Applying Systems Thinking
译者: 邱昭良 / 刘昕
出版年: 2014-8-1
页数: 315
定价: CNY 45.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1470243
内容简介 · · · · · ·
这些似曾相识的问题是否曾浮现在你眼前:
公司以“高薪挖角”的救急方式应对资深员工的突然辞职,为何引发了员工的离职潮?
雇用多少内勤人员才能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和成本的最佳控制?
如何能既削减成本,又不降低质量和创造力?
在面临约束的情况下,如何促进业务平滑而持续地增长?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反应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用系统思考的方式看清事件背后的关联模式和发展趋势,方能达到“四两拨千斤”而又“标本兼治”的效果。
本书是对《第五项修炼》中提及的“系统思考”的详尽指南,通过对本书的研读,你将得到更好、更稳健、更睿智的决策能力!
这本书能帮助你:
处理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
构建高效团队。
预测当前行动将带来的结果。
做出正确的决策。
作者简介 · · · · · ·
丹尼斯•舍伍德
丹尼斯•舍伍德曾就读于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以及伦敦商学院。他在学术界享有盛名,著述颇丰。他曾以合伙人身份在德勤、普华永道任职12年,后担任高盛的执行总监。现在丹尼斯是Silver Bullet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的管理总监,该公司专注于通过创新构建竞争优势,客户包括Fremantle传媒、Wedgwood、Marks & Spencer、Alston、Lloyds TSB银行、National Grid、RAC以及QinetiQ(前防御评估研究所)。
目录 · · · · · ·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绪论
什么是系统思考 ∥ 001
0.1 系统思考是个重要概念 ∥ 001
0.2 什么是系统思考 ∥ 002
0.3 连接 ∥ 004
0.4 为什么必须从整体上研究系统 ∥ 005
0.5 系统思考工具箱 ∥ 006
0.6 系统思考的益处 ∥ 007
0.7 本书的结构 ∥ 008
第一部分 处理复杂性
第1章
系统视角 ∥ 012
1.1 系统 ∥ 012
1.2 涌现与自组织 ∥ 014
1.3 反馈 ∥ 016
1.4 系统思考 ∥ 017
1.5 继续我们的学习之旅 ∥ 024
第2章
撬起内勤之石 ∥ 025
2.1 故事 ∥ 025
2.2 环境 ∥ 026
2.3 问题 ∥ 027
2.4 图表表示 ∥ 028
2.5 让图表充实起来 ∥ 030
2.6 错误带来的恶果 ∥ 030
2.7 恶性循环 ∥ 031
2.8 还有哪些处理能力的驱动力 ∥ 031
2.9 成本如何 ∥ 032
2.10 仍然遗漏了一个东西 ∥ 033
2.11 重归睿智 ∥ 035
第3章
质量、创造力和削减成本 ∥ 038
3.1 故事 ∥ 038
3.2 环境 ∥ 039
3.3 图片 ∥ 040
3.4 另一个恶性循环 ∥ 040
3.5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 041
3.6 谁是正确的 ∥ 042
3.7 制定政策 ∥ 044
第二部分 工具和技术
第4章
反馈回路 ∥ 048
4.1 反馈回路的重要角色 ∥ 048
4.2 增强回路 ∥ 051
4.3 调节回路 ∥ 052
4.4 悬摆、边界和真实系统 ∥ 054
4.5 只存在两种连接:S型连接和O型连接 ∥ 055
4.6 分辨调节回路和增强回路 ∥ 056
4.7 两种基本构造块 ∥ 058
4.8 语言的重要性 ∥ 059
4.9 是否所有的连接都是非S即O ∥ 060
4.10 模糊变量 ∥ 061
4.11 单方向起作用的S/O型连接 ∥ 062
4.12 最后一点思考 ∥ 065
第5章
增长引擎,也是衰退引擎 ∥ 068
5.1 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 ∥ 068
5.2 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 ∥ 069
5.3 增长引擎 ∥ 070
5.4 增长的模式 ∥ 072
5.5 指数增长非常快 ∥ 076
5.6 明确的悬摆和隐含的悬摆 ∥ 078
5.7 繁荣和衰退 ∥ 080
5.8 增强回路可以相互连接 ∥ 085
第6章
制定目标,寻找目标 ∥ 093
6.1 关于调节回路的更多内容 ∥ 093
6.2 商业中的调节回路 ∥ 098
6.3 调节回路通常相互关联 ∥ 102
6.4 调节回路和时滞 ∥ 105
6.5 差异的定义 ∥ 109
6.6 用武之地马上到了 ∥ 113
第7章
如何绘制系统循环图 ∥ 115
法则1:了解问题的边界 ∥ 115
法则2:从有趣的地方开始 ∥ 116
法则3:询问“它将驱动什么”以及“它的驱动力是什么” ∥ 117
法则4:不要陷入混乱 ∥ 117
法则5:不要使用动词,请使用名词 ∥ 119
法则6:不要使用类似于“在……方面增长/降低”这样的词 ∥ 120
法则7:不要害怕从未出现过的项目 ∥ 122
法则8:随着进展及时确定连接类型 ∥ 122
法则9:坚持就是胜利,持续前进吧 ∥ 123
法则10:好图表必须反映实况 ∥ 123
法则11:不要爱上你的图表 ∥ 124
法则12:没有“已经完成”的图表 ∥ 125
第三部分 应用
第8章
刺激增长 ∥ 128
8.1 现实生活中,指数增长无法永续 ∥ 128
8.2 突破限制 ∥ 134
8.3 城市人口增长 ∥ 136
8.4 不用猛踩油门,松开刹车就够了 ∥ 147
第9章
决策、团队工作和领导力 ∥ 149
9.1 人才问题 ∥ 149
9.2 太明显了 ∥ 160
9.3 心智模式 ∥ 162
9.4 团队工作 ∥ 165
9.5 外包、合伙以及跨边界冲突 ∥ 169
第10章
控制杆、成果和战略 ∥ 180
10.1 控制杆 ∥ 180
10.2 成果 ∥ 182
10.3 控制杆和成果是如何连接的 ∥ 183
10.4 控制杆、成果和系统思考 ∥ 187
10.5 控制杆、成果和回路 ∥ 187
10.6 将两个回路连接起来 ∥ 190
10.7 最后一个连接 ∥ 194
10.8 其他控制杆作用如何 ∥ 197
10.9 通用商业模型 ∥ 199
10.10 完整的图像 ∥ 201
10.11 激发雄心、远见和想象力 ∥ 206
10.12 如何具有创造性 ∥ 209
10.13 回到控制杆和成果 ∥ 212
第11章
公共政策 ∥ 214
11.1 系统思考同样适用于公共政策事务 ∥ 214
11.2 重提人口 ∥ 215
11.3 经济活动的后果 ∥ 216
11.4 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 217
11.5 盖亚 ∥ 220
11.6 全球变暖 ∥ 223
11.7 将回路连接到一起 ∥ 228
11.8 暴风雨的影响 ∥ 231
11.9 “天启四骑士”再次降临 ∥ 232
11.10 超越全球变暖 ∥ 233
11.11 我们能做些什么 ∥ 235
第四部分 创建“未来实验室”
第12章
加速系统思考 ∥ 242
12.1 系统动力学 ∥ 243
12.2 系统动力学和电子数据表 ∥ 244
12.3 存量和流量 ∥ 248
12.4 商业中的存量和流量 ∥ 250
12.5 另外两个概念 ∥ 255
12.6 系统循环图和水管图 ∥ 256
12.7 用ithink建模 ∥ 259
第13章
业务增长建模 ∥ 268
13.1 一个业务例子 ∥ 268
13.2 模糊变量 ∥ 276
13.3 为答案而建模,为学习而建模 ∥ 279
13.4 管理营销组合 ∥ 281
13.5 寻找优化业务的对策 ∥ 290
13.6 80∶20的分配比例是否最佳 ∥ 292
结束语
驾驭复杂性 ∥ 295
致谢 ∥ 297
参考书目 ∥ 298
译者后记 ∥ 304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系统循环图中的每个连接都必须是S型连接或者O型连接两者中的一种,不会有其他可能。 根据单个回路上S型连接和O型连接的数目,就可以判断出这个回路是增强回路还是调节回路。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4页 -
辨认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 对于任何连续的闭合回路 ,沿着环完整地走一圈,数数一共有多少个O型连接。 如果有偶数个O型连接 ,那么这个回路就是一个增强回路,每运转一周,就增强自己 。 记住 ,零也是一个偶数。 如果是奇数个O型连接,那么这个回路就是一个调节回路,整个回路似乎在寻找或力求实现某一目标 。 在应用这一规则时,你需要确认如下几点 : 1.你已经走完了某一个回路 ,没有漏下任何连接 。 2.你所数的S型连接和O型连接都位于这个回路之内 。 3.你要肯定所有的S型连接和O型连接都已经被正确地辨识出来了 。 4.你当然也要检验图形中的逻辑了! 只有两种基本构造块 由于任何连续的 闭合回路中的O型连接数目不是奇数就是偶数,因此,一个回路要么是增强回路,要么是调节回路,不会有其他可能 。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系统思考"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系统思考"的人也喜欢 · · · · · ·
系统思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 条 )

有读必记,用心悟感《系统之美》、《系统思考》、《如何系统思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在阅读关于“思维能力”的书籍,读完了以下几本书,发现这几本书是有渊源的,画了一下: 《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德内拉·梅多斯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 《系统思考》:丹尼斯.舍伍德 《如何系统思考》:邱昭良 简单说就是: 德内拉·梅多斯写... (展开)
有读必记,用心悟感《系统思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了解一个事物的整体”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知,也学会了分析事物内在因果关系的工具:系统图。回忆记忆点: 在大山里,要想找到最合适的出路,就要看清各个山峰和山谷的结构和相对位置,学会“站在山顶找出路”。 面对复杂的事物,通过绘制“系统内部影响图... (展开)
精确的常识在组织战略和政策思考中的应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系统思考》之后,关于如何解决系统性问题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同时,如此科学的解决系统的混沌问题,也让我大开眼界。系统思考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运用两类图,系统循环图和水管图。 系统循环图就是组织战略中的常识体现。在画系统循环图时,就是把构成系统的组件用因果关系... (展开)> 更多书评 34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1.一群相互连接的实体构成了系统。 2.系统循环图能够让所有人看到全貌,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既见树木,又见树林。 3.绘制系统循环图的关键: a.锚定原点:找到问题的切入口很关键,比如第三章的“成本压力” b.梳理出所有相互连接的组件 说起来简单,但对个人分析问题、找本质的要求相当高,第三章的锚定问题我就写的和作者不一样,我写的是“收视率”。 4.如果一个系统循环图是恶性循环,那需要刹车,也就是要增加“O”的连...
2020-10-20 17:15:13
-
1.一群相互连接的实体构成了系统。 2.系统循环图能够让所有人看到全貌,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既见树木,又见树林。 3.绘制系统循环图的关键: a.锚定原点:找到问题的切入口很关键,比如第三章的“成本压力” b.梳理出所有相互连接的组件 说起来简单,但对个人分析问题、找本质的要求相当高,第三章的锚定问题我就写的和作者不一样,我写的是“收视率”。 4.如果一个系统循环图是恶性循环,那需要刹车,也就是要增加“O”的连...
2020-10-20 17:15:13
-
1.一群相互连接的实体构成了系统。 2.系统循环图能够让所有人看到全貌,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既见树木,又见树林。 3.绘制系统循环图的关键: a.锚定原点:找到问题的切入口很关键,比如第三章的“成本压力” b.梳理出所有相互连接的组件 说起来简单,但对个人分析问题、找本质的要求相当高,第三章的锚定问题我就写的和作者不一样,我写的是“收视率”。 4.如果一个系统循环图是恶性循环,那需要刹车,也就是要增加“O”的连...
2020-10-20 17:15:13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7.9分 715人读过
-
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 (2002)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读书:方法相关 (桐斋主人)
- 工作后购书目录 (张小国)
- 产品经理 (员外)
- civil servant (思源致远)
- 复杂系统 (大心)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系统思考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北溟火羽 2015-12-04 21:04:43
此书一般,思维导图的一个变种,用于so链接各个关键词。但所谓的相互作用,并没有强弱的标示和区分,感觉作为一种工具,还是可以使用的。但将其称为系统性思考,有点夸大其词了。没错,从整体去考虑问题,会更全面。然而,什么是整体?边界在哪里?还遗漏了什么?这些如何判断呢?
0 有用 哆啦大胖 2021-12-11 14:15:22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首先,进行系统思考三个原因:一是系统思考能够转变我们单向的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能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二是能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能够看到事物,重要的是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三是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存在时间延迟的,系统思考能看清事物之间存在的延迟现象。其次,系统思考运作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还有一个影响性因素,延迟。最后,如何掌握系统思考...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首先,进行系统思考三个原因:一是系统思考能够转变我们单向的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能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二是能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能够看到事物,重要的是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三是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存在时间延迟的,系统思考能看清事物之间存在的延迟现象。其次,系统思考运作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还有一个影响性因素,延迟。最后,如何掌握系统思考。一个有效的工具就是绘制系统循环图。绘制系统循环图包括5个步骤:第1步,准备纸和笔;第2步,找问题;第3步,找原因;第4步,找结果;第5步,找回路。绘制循环图该注意的关键点:第一,不要使用动词,要使用名词;第二,要注意箭头的方向,箭头方向要从因指向果,一定不能画反,不然很可能会陷入思考的误区。 (展开)
5 有用 Xeon 2017-08-17 16:19:43
实际上看的是这本,而不是红色那本。这本的翻译很良心,值得一看。让我对大局观、结构、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Must Read
0 有用 kingd 2019-12-03 08:48:11
实体,关系,增强调节延迟
0 有用 无少 2022-06-05 17:11:15
第一、二部分理论性强,通篇读下来并不顺畅,第三部分的应用实际上也没有太强的参考价值,全书唯有第7章的《如何绘制系统循环图》属于高度概况,具备一些可读性,其他的都没有太强的细读意义
0 有用 横扫万千萝莉 2022-06-21 00:41:14
“这幅图由5个相互连接的反馈闭环以及4个外部悬摆构成。在这5条反馈回路中,一条是增强回路,其他4条都是调节回路。 由于这些内部、外部的调节回路的刹车效应的存在,实际上这些回路无法实现永续的指数增长。 实际中,不可能只有3条调节回路在限制业务的增长,至少有上百条。但总的来说,只有一条增强回路在苦苦挣扎着去寻求发展。 管理的本质就是不停地为驱动你的业务成长的增强回路添柴,同时为层出不穷的限制业务... “这幅图由5个相互连接的反馈闭环以及4个外部悬摆构成。在这5条反馈回路中,一条是增强回路,其他4条都是调节回路。 由于这些内部、外部的调节回路的刹车效应的存在,实际上这些回路无法实现永续的指数增长。 实际中,不可能只有3条调节回路在限制业务的增长,至少有上百条。但总的来说,只有一条增强回路在苦苦挣扎着去寻求发展。 管理的本质就是不停地为驱动你的业务成长的增强回路添柴,同时为层出不穷的限制业务增长的调节回路灭火 从而形成如图所示的成长轨迹” 到最后一两章太枯燥了 (展开)
0 有用 无少 2022-06-05 17:11:15
第一、二部分理论性强,通篇读下来并不顺畅,第三部分的应用实际上也没有太强的参考价值,全书唯有第7章的《如何绘制系统循环图》属于高度概况,具备一些可读性,其他的都没有太强的细读意义
0 有用 如露亦如电 2022-05-16 20:06:59
不如系统之美
0 有用 哈哈哈 2022-05-07 10:13:05
工作迷茫中获取灵感,找寻方法
0 有用 可乐、可乐 2022-04-26 18:58:56
剿书记2022-04-05《系统思考》:豆瓣评分7.5,不信邪的我读了1夜晚又1个白昼。。。 已然阅读过半的我,终于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这本书真的不值得读。 首先,《系统思维》脱胎于《第五项修炼》中的系统分析工具,而《第五项修炼》师承于《系统之美》,这个大家是没有什么异议的。 问题在于,梳理介绍的系统分析工具-系统循环图其实并不适合于分析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变量和因素纷繁复杂,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界定... 剿书记2022-04-05《系统思考》:豆瓣评分7.5,不信邪的我读了1夜晚又1个白昼。。。 已然阅读过半的我,终于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这本书真的不值得读。 首先,《系统思维》脱胎于《第五项修炼》中的系统分析工具,而《第五项修炼》师承于《系统之美》,这个大家是没有什么异议的。 问题在于,梳理介绍的系统分析工具-系统循环图其实并不适合于分析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变量和因素纷繁复杂,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界定的,语言诡诈多变性,变量的罗列和关系分析,这两个就足以难倒绝大多数人了。。。 我甚至觉得豆瓣上面7.5分都是虚高。 我最多给5~6分。 (展开)